风物深度

专访《中英街1号》导演赵崇基:是历史推动他们,人很少会自己走出来反抗

参与六七的都是暴徒,他们却自觉英雄?现在的抗争青年是理想主义者?导演说:我在戏中没下定论。

《中英街一号》导演赵崇基。

《中英街一号》导演赵崇基。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特约记者 黄咏欣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8-03-23

继去年《一念无明》后,大阪亚洲电视节“The Grand Prix最优秀作品大赏”今年再度由港产片夺得,获此最高殊荣的是香港导演赵崇基执导的《中英街1号》。电影题材触及六七暴动与雨伞运动,描述了6个年轻人于两个时代下作出的抉择及不同命运。因题材重大,赵崇基明言此片是其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希望它不会如电影《十年》般,因题材敏感而影响在港公映安排。

将六七与伞运并置,赵崇基说:“有人认为参与六七的都是暴徒,他们却自觉是英雄;亦有人说现在的抗争青年是理想主义者。我心中有数,但在戏中没下定论。”由此,电影《中英街1号》分为两部分,前半部讲述3个年轻人卷入六七暴动漩涡,对这场席卷全港的运动各有取态;后半部分设定于2019年、一场大型社运的两年后,在政权打压下,3个抗争大学生思索前路,戏中虽没点明是雨伞运动,但流露着一种沉重的伞后氛围。

不同年代,相近画面

生于1961年的赵崇基于台大外文系毕业,拍过17出电影,较为人熟知的有《三个相爱的少年》(1994)、《三个受伤的警察》(1996)、《天有眼》(2000)、《兄弟》(2007)等,作品具娱乐性之余亦关注社会。他自言石中英(六七少年犯杨宇杰的笔名)可能是看过其作品才会找他拍关于六七暴动的电影。“2010年认识他,他是YP仔(Young Prisoner),1967年他16岁,在天台印传单,被警察拘捕,坐了18个月监狱。他一直不明白反英抗暴为何要入狱,想让更多人了解六七。”石中英觉得中港政府不愿重提旧事,便成立“火石文化”出版公司,联同学者及文化人搞研究、舞台剧、纪录片及电影。后来赵崇基跟“六七动力研究社”(注:成员多为67风暴参与者,成立目的是“还67历史一个真相,给数十年被污蔑的参与者一个公道”)成员见面,发现不少六七参与者都愤愤不平,认为被中国、香港及英国政府“遗弃”。

他们大谈当年的铁窗经历,但赵崇基无意拍摄暴动过程,或六七版《监狱风云》,他跟出任编剧的作家谢傲霜一起构思剧本,正是在这期间,香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社会运动。“看着守护菜园村、保卫皇后码头到雨伞运动,都让人觉得似曾相识。”揭开剧本《中英街1号》,头几页是六七与雨伞的新闻照,催泪弹、市民被捕、警察举旗,不同年代,相近画面。“两个运动的参与者都被警察打、被拘捕,亦被人指是暴徒。”于是他决定讲六七也讲当下,“大家都经历过雨伞,再讲没意思”,于是讲伞后,社运份子坐牢的坐牢,逃避的逃避,像今日香港的一面镜子。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