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度

“无人经济”与新零售,一场腾讯与阿里巴巴点燃的“战争”

新零售,自然属于这种“全新的模式”,但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很少有人可以言简意赅地给出答案。

截至2017年9月,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当中最高的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图为上海自助便利店“猩便利”。

截至2017年9月,已经有至少16家无人货架获得投资,当中最高的达到3.3亿元,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图为上海自助便利店“猩便利”。摄:Imagine China

季文仪

刊登于 2018-02-21

#评论#季文仪

2017年8月,我和同事做了一个小实验:把总价值500元(人民币,下同)的零食摆在货架上,安放在北京三里屯一家电影院的入口处。我们用马克笔标出了每件商品的价格,并在最显眼的位置放置了一个付款二维码。

这个货架放置了24小时,其间没有任何人看管。如果经过的行人想要购买货架上的商品,只需要自己挑选后计算总价,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付款。24小时后,我们回到电影院统计剩余货品和销售情况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一共卖出了价值201.9元的商品,实际收入比这一数字只少了0.4元,几乎可以撇除货品偷窃的可能。可以预计的是,如果这一货架继续被摆放在原处,销售额将会继续增长,且货损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

以上,就是中国零售行业去年最火的概念──无人货架──的原型。这些货架一般被放置在办公室等人口高度密集的空间,售卖的商品从水果、酸奶到便当、杯面一应俱全。对于缺乏Coffee Break这一欧美商务文化的中国白领而言,无人货架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茶水间的位置。每天下午3点,不少人会离开自己的格子间,来到货架面前挑选食品。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