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华尔街日报广场

华尔街日报导读:习近平核心智囊从幕后走向台前,高层变动将如何左右中国经济?

习近平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刘鹤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中国高层人事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微妙关系,将如何影响经济改革面临的复杂局面?

2018年1月24日,瑞士达沃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出席并发表致辞。

2018年1月24日,瑞士达沃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出席并发表致辞。摄 : Imaginechina

刊登于 2018-02-05

#端 x 华尔街日报

在刚落幕不久的第48届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俗称达沃斯论坛),被视为习近平首席经济智囊的刘鹤出席并发表讲话,称“中国今年推出的市场开放措施或超出国际预期”,承诺中国将放宽外国企业在金融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市场准入。现年66岁的刘鹤目前担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财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消息指,他即将在3月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掌管中国的经济政策和金融。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打破了中共维持近20年的权力划分方式,他在上任第一年迅速确立对党和军队的权力后,还依靠刘鹤等智囊介入经济领域,被认为是继邓小平以来个人权力最大的领导人。与此同时,他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公开化,不过有分析认为习李二人虽然在具体政策上各执己见,但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二人并没有原则性分歧。

除了刘鹤和李克强外,十九大后退出领导层的前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仍有可能涉足经济和贸易领域。他最近在湖南当选人大代表,有消息指,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际﹐习近平打算重新起用这位可靠的政治盟友,协助处理重要但棘手的中美关系。

2017年12月,中共正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经济政策指导原则,这一被外界称为“习近平经济学”(Xiconomics)的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强化党对经济的领导。评论指,习近平打算维持牢牢掌控经济的局面,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然而,中国经济需要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才能达到政府的预定目标,但短期的迅速扩张又会加大未来经济持续减速的风险,这使得习近平的改革计划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

这一周,端传媒为你精心挑选了近年来五篇《华尔街日报》报导,了解中国高层人事与经济政策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复杂局面。我们强烈推荐您购买/升级成为“端传媒尊享会员”,以低于原价 70% 的价格,畅读端传媒和《华尔街日报》全部内容。

一、经济智囊

刘鹤被认为是习近平圈内成员,两人自1960年代在北京101中学上学时就已相识。2012年12月,刘鹤全程陪同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南下广东各地巡视。这趟巡视和20年前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路线相似,并多次释放“力推改革坚持开放”的信号,因而被称为“新南巡”。2013年3月,刘鹤升任中财办主任。

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

2013年5月,习近平告诉时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Tom Donilon

《华尔街日报》2013年10月曾发表深度报导 ,称“刘鹤的工作恰恰是勾勒中国的经济前景,而这一前景将指导中国未来10年的行进方向。”报导引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彭斯(Michael Spence)称,刘鹤是中国实用主义的一个例子,他认为市场是使经济有效运转的重要机制,但他并不是这种机制的信奉者。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表示,中国政府今年推出的市场开放措施,或将超出国际社会预期。
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日前在达沃斯表示,中国政府今年推出的市场开放措施,或将超出国际社会预期。

而刘鹤办公室在回复《华尔街日报》时称,“刘鹤认为外界对他在中国经济政策制定方面扮演的角色有许多误解,实际上,中国的经济政策是通过一个集体决策体系制定的,任何个人发挥的作用都是相当有限的。”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刘鹤及其同盟相信,使外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实现利率市场化等改革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民营高科技和服务企业,并且有助于重塑中国经济。

  • 在金融领域,刘鹤能够依靠颇有影响的盟友,尤其是央行行长周小川。刘鹤与周小川合作多年。2013年6月,两人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一道放慢向所谓的“影子银行”放贷的步伐。经济学家们担心,影子银行为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这可能产生坏账,存在引发一场金融危机的风险。据了解讨论内容的人士透露,银行没有遵照习近平秘密向银行发布的指示,没有转而向小企业和新建高科技企业放贷,这令刘鹤和周小川感到失望。刘鹤还曾支持过周小川有关允许外国人扩大在中国的投资以及允许中国普通投资者投资海外的计划。

  • 刘鹤曾与朱镕基共商经济政策,并且与朱镕基在如何推进改革方面有类似的想法。刘鹤2010年对财新《新世纪》杂志表示,从中国长期历史的进程来看,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相统一是事物成功的关键,内部本身的动力常常需要外部压力来激活。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2013年10月6日报导 Meet Liu He, Xi Jinping's Choice to Fix a Faltering Chinese Economy

二、习李分歧

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打破了维持近20年的权力划分方式,在上任第一年迅速确立对党和军队的权力后,还介入经济领域,成为继邓小平以来个人权力最大的领导人。他与李克强之间的分歧也逐渐公开化。

《华尔街日报》2013年12月报导指,习近平承担起监督经济改革以及向外国领导人介绍经济事务的主要责任,而李克强的工作“从很大程度上被缩减为实施习近平及其顾问所做的决定”。一些党内人士欢迎习近平集中权力的做法,认为这是一个防止官僚惰性的方式;但其他人士担心这可能导致冲动的、或者错误的决策。

2018年1月31日,李克强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会见。
2018年1月31日,李克强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会见。

《华尔街日报》2016年7月的报导称习李分歧公开化,并举例称7月4日中国国务院的官员们获悉了习近平和李克强对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的指示和批示:习近平在指示中呼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而李克强的批示则强调,需要对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在改革国有企业时要“遵循市场规律”。

习李二人可能在具体政策上各执己见,但从更宏大的角度看,二人的分歧并不算大,并非原则性的龃龉。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Scott Kennedy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习近平自上而下的改革策略有别于他的前任们。他的前任们鼓励地方进行试验,在中共领导集体达成一致意见后,可能扩大试点范围。很多中国官员和学术人士现在用“顶层设计”或“自上而下的设计”来指代这些计划。这是习近平最高经济顾问刘鹤的口头禅。

  • 党内人士和经济学家说,李克强的一些首要经济政策被搁置。2013年3月,在作为总理召开的首次记者会上,李克强强调城镇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推动力。但中共不久前召开的一个会议重申了发展中小型城镇的长期政策,而不是允许中国农村居民更容易地移居到机会更多的大城市。新华社的报道更多描述的是习近平在主持此次会议,而非李克强。中国政府的一位顾问说,城镇化并没有像李克强所希望的那样被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 习近平逆转了这种集体领导模式,把包括经济决策在内的决策权集中到由他担任组长的一系列领导小组手中。习近平的支持者称,在上一届政府中,党的领导层变得不再强有力,并且出现了严重的腐败问题,现在需要一位强有力的核心人物来维系人心,同时大力改革经济。

  • 批评者认为习近平包揽太多而致无法有效治国理政,与此同时李克强和其他更能胜任经济管理工作的官员则被剥夺了权力。李克强的支持者说,(2016年)过去两三年中李克强已默认了这种安排,但最近几个月他的地位更为频繁地遭到削弱。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2013年12月20日报导 Xi Weakens Role of Beijing's No. 2 及2016年7月22日报导 Discord Between China’s Top Two Leaders Spills Into the Open

三、王岐山重新出山?

在中国经济和贸易领域,除了刘鹤和李克强外,十九大后退出领导层的前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仍然受到瞩目。他近日在湖南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华尔街日报》引述中国官员称﹐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之际﹐习近平打算起用其可靠的政治盟友王岐山协助处理重要但棘手的中美外交关系。

上述官员表示﹐习近平正在为王岐山考虑几个去向﹐包括出任国家副主席。这些官员称﹐无论是出任国家副主席还是作为习近平的顾问承担其他工作﹐王岐山的部分职责将是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中国官员和中国政治专家表示﹐国家副主席虽然只是一个象征性职位﹐但有了这个头衔以及人员班底﹐王岐山就有了从事外交工作的正当理由。

2017年10月18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
2017年10月18日,时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出席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特朗普政府官员认为﹐有望被政府任命的王岐山以及其他官员属于经济改革派﹐这些人上台有助于推动中国的开放进程。但美国官员表示﹐希望中国在政策上作出重大改变。官员们认为﹐往届美国政府为了维持中美关系的平稳﹐过于轻易地相信了中国做出的承诺和渐进式改革方式。

  • 据知情人士﹐中国官员正在分析与美国进行贸易战的代价。这些官员正施压美国公司以告诫华府﹐不要走向贸易战﹐还在制定针对美方潜在行动的报复措施。美国财政部官员称他们会与中国会谈。不过美国政府官员曾表示﹐他们更倾向对中国制裁而非谈判。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1月29日报导 China’s Xi Looks to Ally to Fix U.S. Relations

四、错综复杂的经济局面

2017年12月,中国公布了2018年经济发展规划,正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经济政策指导原则。这一被外界称为“习近平经济学”(Xiconomics)的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强化党对经济的领导。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称,习近平打算维持政府牢牢掌控经济的局面,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短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才能达到政府设定的一些目标,而短期的迅速扩张会加大未来经济持续减速的风险,这使得习近平的改革计划“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报导指,近年的情况表明,让市场力量在经济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相关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很大难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眼下,中国的改革话题更多是关于对政府主导的经济模式进行微调,而不是邓小平时代那种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新任期后,习近平已多次提到要“轻增速、重质量”,比如放慢扩张速度以减缓债务增长,以及降低污染水平。

  • 中国在这方面呈现一些积极迹象。去年12月末,中国首次公布了绿色发展指数,以敦促地方政府减少污染,促进经济更加可持续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关部门正采用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迫使生产企业升级其设施,否则将面临被关闭的风险。

  • 此外,过去两年间,习近平还将削减债务作为其经济规划的一项核心内容。然而,不仅债务水平继续升高,中国政府内部还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实际上无法在不伤及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削减债务水平。去杠杆的目标已被淡化成一项控制债务增长的任务。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1月22日报导 China Sends Mixed Messages About Economic Policies

以低于原价 70% 的价格,同时畅读端传媒和《华尔街日报》全部内容,立即升级成为“端传媒尊享会员”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