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 华尔街日报广场

华尔街日报导读:2018年,“习近平经济学”能为中国经济解围吗?

中国正面临整体债务高速攀升、绿色发展推进困难、美国税改和加息举措等内忧外患,首度提出的“习近平经济学”如何解开困局?

2017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7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摄:Seong Joon Cho/Getty Images

刊登于 2018-01-01

#端 x 华尔街日报

2017年底,十九大后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首度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媒体将之称为“习近平经济学”(Xiconomics)。

这一发展蓝图的基调是保持经济稳定,并未将两年前提出的“去杠杆”作为一项主要目标。对于基调的转换,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是考虑到围绕中国债务可能失控并殃及全球经济的担忧挥之不去;另一方面的担心是,超过半数的新增银行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而不是能提高中国竞争力的经济领域。

去杠杆

所谓杠杆,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去杠杆化则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这样一个潮流。(资料来自 MBA 智库百科)

降低污染也被列为重要任务之一,一项新的“绿色发展指数”试图敦促地方政府减少污染并促进经济更加可持续发展,但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速仍然被中国当局视为首要任务。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为应对美国税改和预期加息举措的潜在影响,中国政府不得不制定应急计划,央行预期将在2018年推出引导市场利率走高、加强资本管控以及增加外汇干预频率等“组合拳”政策,以确保资金留在国内。

这一周,端传媒为你精心挑选了四篇《华尔街日报》报导,一窥201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局。我们强烈推荐您购买/升级成为“端传媒尊享会员”,以低于原价 70% 的价格,畅读端传媒和《华尔街日报》全部内容。

一、“习思想”下的中国经济蓝图

中共十九大会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后,2017年底举行的习近平第二任期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首度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被媒体称为“习近平经济学”的经济蓝图包括: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进习近平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主体框架与十九大报告经济部分的论调基本一致。

剩下的,只是专制地自我定义人民的需求,罔顾社会的多元需求和潜在政治竞争者对人民需求的回应,以维持权力和政权为最终目标,而不惜使用任何手段。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度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华尔街日报》在近日报导中解读“习近平经济学”,指出这份经济蓝图“饱含政治色彩,突出了以习近平命名的一套理论,强调创新和‘高质量’增长”。

最令人惊讶的是,这份蓝图中没有将‘去杠杆’作为一项主要的政策目标,整个计划的基调是保持经济稳定。

麦格理集团驻香港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对《华尔街日报》表示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蓝图中几乎找不到中国政府将大力解决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国有企业臃肿问题的迹象﹐也没有期待已久的房产税方面的计划。

  • 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周三晚间结束后发布的这份计划重复了中国过去几年所做的一些承诺﹐例如控制风险、削减过剩产能﹐以及放宽外国公司市场准入。分析人士认为这其中的一些承诺目前还没有完全兑现。

  • 五年前﹐习近平上台后发布的首份经济蓝图承诺让市场在中国经济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共文件中通常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在最新的蓝图中提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已经找不到“市场”一词的踪影。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12月20日报导 China Shapes Economic Blueprint Around ‘Xi Jinping Thought’

二、弱化“去杠杆”目标的影响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此前一直敦促中国政府解决债务问题,但在中国最新的这份经济蓝图中,“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承诺取代了过去两年将“去杠杆”作为首要任务的说法。

习近平在十九大的报告,核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在十九大做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很难在不影响经济增速的情况下削减债务,通过缓和对债务问题的立场,中国仍希望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容忍更多债务。

中国政府正屈从于复杂的现实,虽然认识到债务驱动型经济增长存在的风险,却无法摆脱不断膨胀的债务规模。

前 IMF 驻中国高级官员 Eswar Prasad 对《华尔街日报》表示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对全球大环境而言,这意味着中国对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增加,但与此同时,围绕中国债务可能失控并殃及全球经济的担忧依然挥之不去。

  • 过去两年,去杠杆一直是习近平政府经济政策的一项核心。可尽管监管机构收紧了让小型银行得以增加高风险借贷的银行间贷款,中国的整体债务攀升速度仍高于经济增速。

  • 对日益扩大的中国债务的另一个担心是,超过半数的新增银行贷款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而不是那些能提高中国竞争力的经济领域。包括建房和家庭装修在内的房地产市场占中国总体经济增速的三分之一。中国政府正在思考如何遏制房地产投机,同时不引发楼市崩盘以至于破坏经济局面。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12月19日报导 China, Seeking Growth, Softens Focus on Cutting Debt

三、绿色发展的“囚徒困境”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降低污染列为首要任务之一,并承诺将采用“可衡量的绩效指标”来追求更高质量的增长。

中国政府近日发布各地“绿色发展指数”,首都北京位列榜首,在环境治理指数、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三项细分指数上均排名第一。为治理空气污染,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北方多地铁腕推动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在引起巨大争议的同时令北京等地空气品质明显改善。不过自2017年12月28日开始,由于北风减弱,污染物扩散条件转差,重度雾霾再度侵袭北京数日。

2016年12月12日,中国北京,一个老人戴著口罩乘车。
图为2016年12月12日,中国北京,一个老人戴著口罩乘车。

《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相关报导指,由于“绿色发展指数”还不是评估官员个人绩效的正式指标,一些经济学家怀疑其在改变中国增长模式上能起到多大作用。

这有点像‘囚徒困境’:对于环保政策,当人们并未看到它起作用时,没人会热心参与。没人愿意当实验的小白鼠。

Trivium/China 咨询公司经济学家 Andrew Polk 对《华尔街日报》表示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虽然官员们多年来一直对环境普遍恶化深表惋惜,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仍是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主要衡量指标。据参与编制该指数的官员称,中央政府将根据这一绿色发展指数每年对地区进行评级,但这还不是评估官员个人绩效的正式指标。

  • 中国政府还另外发布了公众满意度报告。尽管绿色发展指数排名第一,但在该项调查中,北京排名倒数第二。政府几乎没有提供有关该项调查方法的细节,只是表示,调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评估公众对污染控制和卫生措施的感受。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12月26日报导 China Takes Another Green Step Forward

四、应对美国税改及加息冲击

近些年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骤增,资本外流明显,其中一部分源于国内企业以各种名义进行的境外投资。特朗普政府税改计划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预期的加息举措,将给中国经济带来重要影响,美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增强,将导致更多资金流出中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1月8至10日国事访问中国。图为2017年4月6日,习近平与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的马拉阿拉戈地区举行双边会议。
图为2017年4月6日,习近平与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的马拉阿拉戈地区举行双边会议。

中国政府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收紧了国内企业对外投资,2017年8月中旬开始限制国内企业进行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近日又发布《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以“加强境外投资宏观指导,完善境外投资全程监管,促进境外投资健康发展”,新规将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华尔街日报》近日报导指,中国政府正制定应急计划,以应对美国税改和预期加息举措的潜在影响,包括中国央行的引导市场利率走高、加强资本管控以及增加外汇干预频率等“组合拳”式政策,以确保资金留在国内并支撑人民币汇率。

端 x WSJ / 原文重点

  • 一位参与中国政府政策商议的官员将美国税改计划称为“灰犀牛”,认为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明显威胁,不容忽视。这名官员称,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可能要打几场硬仗。

  • 中国政府官员最担心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在政府诸多举措的提振下,人民币刚刚站稳了脚跟。一般的思路是,若人民币汇率再度失去动能,有可能加剧中国的资本外流,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 中国政府对任何可能导致2015年和2016年市场动荡一幕重演的风险都十分敏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公开敦促有关部门控制海外政策行动可能产生的“溢出效应”。

节选自《华尔街日报》12月11日报导 Beijing Develops Plan to Counter Trump Tax Overhaul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