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读者来函:香港人的“中华意识”如何走向本土?从TVB电视剧说起

从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受港人欢迎的电视剧题材种类发生巨大的转变,有理由推断,港人的集体意识的转向在这段期间发生。

通过对TVB电视剧集的分析,能反推出平民阶层的普遍意识,更可把它应用于考察回归前港人的「中华意识」与「本土意识」的流变上。

通过对TVB电视剧集的分析,能反推出平民阶层的普遍意识,更可把它应用于考察回归前港人的「中华意识」与「本土意识」的流变上。摄:Stanley Leung/端传媒

李芄紫

刊登于 2017-11-18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 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今年是香港无线电视(TVB)建台五十周年大庆。半个世纪以来,TVB一直是香港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即便近年来网络对传统电视发起挑战,又有更多免费电视台加入竞争,TVB仍在收视率上独占鳌头,而且保有一个相当大的基数,黄金时段的收视率经常能稳定维持在20-30点之间(按照其算法,1点约代表6.5万人收看)。

TVB长盛不衰的最大武器就是电视剧。TVB剧集大部分是自家制作,一星期播五天(现在有的更是播七天),每天三线剧集。如此持续几十年,真是一个辉煌的成就。电视剧作为一种通俗文化,反映了社会平民阶层的普遍思维与口味。电视剧能否取得高收视率,很大程度依赖于其与平民心声能否取得共鸣。因此,市场化的电视剧集只有紧贴平民心声才能取得成功。于是,从宏观看,通过对TVB电视剧集的分析,能反推出平民阶层的普遍意识。承认这个框架与逻辑之后,就可把它应用于考察回归前港人的“中华意识”与“本土意识”的流变上。

TVB(乃至其他香港电视台)的电视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古装、民国(香港习惯称为民初)、与时装剧。其中古装与民初剧里面,绝大多数都以中国为题材。而除了极少数的合拍片(主要是21世纪之后),时装剧无一不以香港本土为中心。

最早的TVB剧集,以处境剧及改编自小说或戏剧的民初和时装剧为主。这是因为民初及时装剧成本较古装低,又有大致可用的剧本基础。这些早期剧集已经有不少中国元素,因为不少剧本改编自中国作家的小说或戏剧,如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都被改编为电视,此外台湾琼瑶的小说也有用于改编。有趣的是,一些电视剧还改编自西方古典戏剧,这在以后极为罕见。早期剧集中最出名的可能是直到今天还时常被提及的,1974年改编自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的同名民初剧集,这当然也是大陆题材的剧集。1974年开始播出的系列单元剧《民间传奇》是最早的古装剧集之一,内容主要改编自中国古代的各种民间故事与传说,也带有浓浓的中国味。1974年的30集《乌龙剑客》与1975年的45集《清宫残梦》可能是最早的古装长剧的尝试。自此古装剧也成为TVB剧集中重要一部分。

从长剧制作开始成熟的1976年开始,香港本土时装剧开始出现一系列经典,如《家变》、《狂潮》、《奋斗》、《网中人》等。但古装剧集也毫不逊色,特别是金庸与古龙作品改编的武侠剧如《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鹿鼎记》、《陆小凤》、《楚留香》等。它们掀起收视狂潮,其他电视台也都有各自的版本,TVB此后也不断翻拍。古装的另一种剧集神话剧也大放异彩,比如《无双谱》;历史宫廷剧也有《杨门女将》、《决战玄武门》等力作。

80年代初期是原创民初剧兴起的年代。《上海滩》讲述上海的江湖争斗故事,掀起新的“上海滩”黑帮的剧种。描述发生在广州的《千王之王》则是赌片的开端。《京华春梦》与《万水千山总是情》则是民初军阀——反日片类别的名作。《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插曲《做个勇敢中国人》堪称粤语爱国歌曲的典范之作。“本土民初片”只有《香城浪子》堪称代表(实际改编自日本漫画)。

电视剧的本土化过程

这样,在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期,不少TVB的古装剧与民初剧集都带来高收视(1992年之前没有正式的收视统计)与高影响力。值得指出的是,当时与TVB竞争的佳视与丽的(亚视)用于对抗TVB的剧集大部分也是古装片或根植中国的民初片,甚至有“古装看亚视”的说法。如《大地恩情》、《天蚕变》、《大内群英》、《霍元甲》、《再向虎山行》、《秦始皇》、《满清十三皇朝》等都取得极大的成功。 八十年代中后期,警察片《新扎师兄》、家族情仇片《义不容情》、《流氓大亨》等本土时装片再次令本土剧占据上风 。八十年代末,香港人的口味开始“本土化”了。到了90年代,本港题材的家族片(《大时代》、《大家族》、《天地男儿》)、警察片(《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鉴证实录》)、专业片(《壹号皇庭》、《妙手仁心》)佳作频出,收视爆表。古装片,特别是武侠片仍然占重要地位,比如各种新改编版本的金庸武侠剧层出不穷,但大都难称经典。虽然《西游记》 、《大闹广昌隆》、《状王宋世杰II》等中国题材剧集都排年度收视率的首位。但总体而言, 92年之后(这时开始有正式收视统计),古装与民初片在收视率排行榜上已经大幅落后于本土时装片了。

统计76-89年代的TVB剧集,古装片与中国题材的民初片之和,大致略少于时装片与香港题材的民初片之和。但时装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成本影响力小的作品,影响力大的电视中,中国题材比例更高。可是到了90年代的TVB剧集,则时装片占明显优势。 新加坡曾经评选过20世纪百部华语经典电视剧,绝大部分是香港剧,见证了香港大众娱乐事业的辉煌。其中70-80年代古装剧占26部,民初剧占9部,时装剧占22部。90年代情况有了很大逆转,古装与民初剧只有1部,时装剧与怀旧剧共有23部。这个评选结果与以上的分析完全一致。

可见,从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受港人欢迎的电视剧题材发生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大众口味的转变肯定是极为重要的原因。有理由推断,尽管七十年代起,香港正在形成“香港人”集体意识,但这种香港人是“香港的中国人”。到了九十年代,更加本土的香港人意识才逐渐涌现。这个转变是否与政治因素有关,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