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香港人的「中華意識」如何走向本土?從TVB電視劇說起

從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受港人歡迎的電視劇題材種類發生巨大的轉變,有理由推斷,港人的集體意識的轉向在這段期間發生。
通過對TVB電視劇集的分析,能反推出平民階層的普遍意識,更可把它應用於考察回歸前港人的「中華意識」與「本土意識」的流變上。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 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今年是香港無綫電視(TVB)建台五十週年大慶。半個世紀以來,TVB一直是香港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即便近年來網絡對傳統電視發起挑戰,又有更多免費電視台加入競爭,TVB仍在收視率上獨佔鰲頭,而且保有一個相當大的基數,黃金時段的收視率經常能穩定維持在20-30點之間(按照其算法,1點約代表6.5萬人收看)。

TVB長盛不衰的最大武器就是電視劇。TVB劇集大部分是自家製作,一星期播五天(現在有的更是播七天),每天三線劇集。如此持續幾十年,真是一個輝煌的成就。電視劇作為一種通俗文化,反映了社會平民階層的普遍思維與口味。電視劇能否取得高收視率,很大程度依賴於其與平民心聲能否取得共鳴。因此,市場化的電視劇集只有緊貼平民心聲才能取得成功。於是,從宏觀看,通過對TVB電視劇集的分析,能反推出平民階層的普遍意識。承認這個框架與邏輯之後,就可把它應用於考察回歸前港人的「中華意識」與「本土意識」的流變上。

TVB(乃至其他香港電視台)的電視劇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古裝、民國(香港習慣稱為民初)、與時裝劇。其中古裝與民初劇裏面,絕大多數都以中國為題材。而除了極少數的合拍片(主要是21世紀之後),時裝劇無一不以香港本土為中心。

最早的TVB劇集,以處境劇及改編自小說或戲劇的民初和時裝劇為主。這是因為民初及時裝劇成本較古裝低,又有大致可用的劇本基礎。這些早期劇集已經有不少中國元素,因為不少劇本改編自中國作家的小說或戲劇,如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都被改編為電視,此外台灣瓊瑤的小說也有用於改編。有趣的是,一些電視劇還改編自西方古典戲劇,這在以後極為罕見。早期劇集中最出名的可能是直到今天還時常被提及的,1974年改編自張恨水小說《啼笑因緣》的同名民初劇集,這當然也是大陸題材的劇集。1974年開始播出的系列單元劇《民間傳奇》是最早的古裝劇集之一,內容主要改編自中國古代的各種民間故事與傳說,也帶有濃濃的中國味。1974年的30集《烏龍劍客》與1975年的45集《清宮殘夢》可能是最早的古裝長劇的嘗試。自此古裝劇也成為TVB劇集中重要一部分。

從長劇製作開始成熟的1976年開始,香港本土時裝劇開始出現一系列經典,如《家變》、《狂潮》、《奮鬥》、《網中人》等。但古裝劇集也毫不遜色,特別是金庸與古龍作品改編的武俠劇如《書劍恩仇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鹿鼎記》、《陸小鳳》、《楚留香》等。它們掀起收視狂潮,其他電視台也都有各自的版本,TVB此後也不斷翻拍。古裝的另一種劇集神話劇也大放異彩,比如《無雙譜》;歷史宮廷劇也有《楊門女將》、《決戰玄武門》等力作。

80年代初期是原創民初劇興起的年代。《上海灘》講述上海的江湖爭鬥故事,掀起新的「上海灘」黑幫的劇種。描述發生在廣州的《千王之王》則是賭片的開端。《京華春夢》與《萬水千山總是情》則是民初軍閥——反日片類別的名作。《萬水千山總是情》的插曲《做個勇敢中國人》堪稱粵語愛國歌曲的典範之作。「本土民初片」只有《香城浪子》堪稱代表(實際改編自日本漫畫)。

電視劇的本土化過程

這樣,在7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期,不少TVB的古裝劇與民初劇集都帶來高收視(1992年之前沒有正式的收視統計)與高影響力。值得指出的是,當時與TVB競爭的佳視與麗的(亞視)用於對抗TVB的劇集大部分也是古裝片或根植中國的民初片,甚至有「古裝看亞視」的說法。如《大地恩情》、《天蠶變》、《大內群英》、《霍元甲》、《再向虎山行》、《秦始皇》、《滿清十三皇朝》等都取得極大的成功。
八十年代中後期,警察片《新紮師兄》、家族情仇片《義不容情》、《流氓大亨》等本土時裝片再次令本土劇佔據上風 。八十年代末,香港人的口味開始「本土化」了。到了90年代,本港題材的家族片(《大時代》、《大家族》、《天地男兒》)、警察片(《刑事偵緝檔案》、《陀槍師姐》、《鑑証實錄》)、專業片(《壹號皇庭》、《妙手仁心》)佳作頻出,收視爆表。古裝片,特別是武俠片仍然佔重要地位,比如各種新改編版本的金庸武俠劇層出不窮,但大都難稱經典。雖然《西遊記》 、《大鬧廣昌隆》、《狀王宋世傑II》等中國題材劇集都排年度收視率的首位。但總體而言, 92年之後(這時開始有正式收視統計),古裝與民初片在收視率排行榜上已經大幅落後於本土時裝片了。

統計76-89年代的TVB劇集,古裝片與中國題材的民初片之和,大致略少於時裝片與香港題材的民初片之和。但時裝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低成本影響力小的作品,影響力大的電視中,中國題材比例更高。可是到了90年代的TVB劇集,則時裝片佔明顯優勢。
新加坡曾經評選過20世紀百部華語經典電視劇,絕大部分是香港劇,見證了香港大眾娛樂事業的輝煌。其中70-80年代古裝劇佔26部,民初劇佔9部,時裝劇佔22部。90年代情況有了很大逆轉,古裝與民初劇只有1部,時裝劇與懷舊劇共有23部。這個評選結果與以上的分析完全一致。

可見,從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受港人歡迎的電視劇題材發生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大眾口味的轉變肯定是極為重要的原因。有理由推斷,儘管七十年代起,香港正在形成「香港人」集體意識,但這種香港人是「香港的中國人」。到了九十年代,更加本土的香港人意識才逐漸湧現。這個轉變是否與政治因素有關,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7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这种文章就不要发上来了吧。浪费我时间

  2. 雖然文章說不到甚麼所以然, 但至少作者疏理了港劇的劇種趨勢脈絡, 這對於後續研究是有幫助的。

  3. 所以結論是什麼呢?通篇衹是TVB連續劇歷史

  4. 結論寫了需要進一步研究 那為什麼不先好好研究了才寫 只是寫了一大段資料整合???????lol😂

  5. 语焉不详 论据不足 结论草率.....

  6. 美国还拍大量外星人的电影电视剧,那这是不是美国人的外星人意识崛起?LOL😂

  7. 不知其他端友意見如何,我個人覺得讀完此文並不能信服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