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深度

到底谁吃光了西非海洋?中国、欧盟与列强争霸

“你说那鲨鱼吧,就抓到了能怎么样呢?已经死了啊,难道要放回去吗?放船上也不行?排污,在海上怎么能一点都不排污呢?”刚收了三张罚单的中国船长石进一边说,一边把手上的塑胶袋揉成球,扔进西非海里。

 西非海域上,一名非裔渔民在中国渔船上捕鱼。

西非海域上,一名非裔渔民在中国渔船上捕鱼。摄:© 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端传媒记者 何欣洁 发自几内亚比绍

刊登于 2017-08-28

#我们会吃光海洋吗 II

【编者按】去年八月,端传媒制作《我们会吃光海洋吗?从太平洋到西非,两岸渔业全景调查》。在动态页面中,小船最终停在西非海岸:“中国近海早就无鱼,而管制落后、对海洋保护意识薄弱的中国渔民却去往了全世界。”西非,由此成了我们的下一个计划的采访地。在那片遥远、丰饶却又疏于管理的海域上,中国渔船真的参与进全球远洋渔业的争霸战吗?他们一起捞光了当地的鱼虾吗?

今年三月,端传媒记者得到机会,参与绿色和平“希望号”在西非海岸的巡航,自茅利塔尼亚(毛里塔尼亚)登船、于几内亚比索(几内亚比绍)上岸,途经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达卡)。为了更深入回答“我们会吃光海洋吗?”记者攀上中国渔船、与当地渔企干部碰面、访问远赴重洋的大连水手、俄籍船员、西班牙船长……制作海洋调查第二季。这篇文章带你一窥,列强如何在西非海上争霸。


自从欧洲议会在2012年6月公布《中国在世界渔业中的角色》,中国在西非的“绝后式捕捞”、“吃光海洋”且让“西非人民没鱼可吃”引起世界广泛争议。但情况实际上比这更严重,因为在这片“海洋净土”的争霸者,绝不仅仅中国一家。

1950年代开始,欧洲便已在这“殖民地”上发展渔业,西班牙甚至迄今仍在西非外海保有一小岛,Las Palmas自治区,用以修缮船只、转运渔获。另一强权苏联也未放过此一机会,大批的俄罗斯与乌克兰借渔船、渔工前进西非,捕捞海鲜。亚洲国家中,只有日本在此一时期还能在西非占有一席之地。自1970年开始,韩国渔船开始在西非海域捕捞,称霸一时。中国远洋捕捞虽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急起直追,在近三十年来急速发展。

欧洲把这里当后花园,中国人却留下来开枝散叶

《纽约时报》记者Howard W. French出书称非洲是“中国的第二块大陆”,虽引起当地人不满,却非完全空穴来风。这对于只习惯将西、北非当做“后花园”的欧洲渔企来说,恐怕有点难以适应。

欧洲距离西非近,但因为远洋渔业而留下生活的人并不多。西班牙籍船长Vladimir告诉我,即便在非洲捕鱼多年,“我不会考虑留在非洲生活,回去欧洲很快,我退休了,生活可以过得不错,我还是会回去(欧洲)。”但不远万里到此的中国人,选择留下的人不在少数。

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中国移民在这全世界最后一块还未开发的处女地上开枝散叶,改写了当地的社会结构。《纽约时报》记者Howard W. French出书称非洲是“中国的第二块大陆”,虽引起当地人不满,却非完全空穴来风。这对于只习惯将西、北非当做“后花园”的欧洲渔企来说,恐怕有点难以适应。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