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那一天,追捕非法捕撈的巡邏艇跟丟了……

在海上執法,成本高昂。巡邏艇儀器一夜全壞、執法人員在海上迷航、捕撈證名單錯誤,各種失誤,在西非海面上層出不窮。如何制定捕撈標準、公正執法?

 綠色和平的「希望號」在西非海域巡邏,監察在那裡非法捕撈的情況。

綠色和平的「希望號」在西非海域巡邏,監察在那裡非法捕撈的情況。攝:Pierre Gleizes / Greenpeace

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 發自幾內亞比索

刊登於 2017-08-28

#我們會吃光海洋嗎 II

【編者按】去年八月,端傳媒製作《我們會吃光海洋嗎?從太平洋到西非,兩岸漁業全景調查》。在動態頁面中,小船最終停在西非海岸:「中國近海早就無魚,而管制落後、對海洋保護意識薄弱的中國漁民卻去往了全世界。」西非,由此成了我們的下一個計劃的採訪地。在那片遙遠、豐饒卻又疏於管理的海域上,中國漁船真的參與進全球遠洋漁業的爭霸戰嗎?他們一起撈光了當地的魚蝦嗎?

今年三月,端傳媒記者得到機會,參與綠色和平「希望號」在西非海岸的巡航,自茅利塔尼亞(毛里塔尼亞)登船、於幾內亞比索(幾內亞比紹)上岸,途經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達卡)。為了更深入回答「我們會吃光海洋嗎?」記者攀上中國漁船、與當地漁企幹部碰面、訪問遠赴重洋的大連水手、俄籍船員、西班牙船長……製作海洋調查第二季。面對海洋生態浩劫,多數人的直覺反應,是要求當地政府加強執法。不過,執法成本高昂,貧窮的沿岸國家是否可以負荷?執法路上,會有多少困難?


究竟誰是吃光西非海洋的兇手?歐、俄、中、日、韓各國都有責任,卻也都忙著抨擊他國必須為當地海洋生態危機負責。要阻止歐亞互打、非洲遭殃的惡性循環,最好的做法本是應加強執法,無論哪國漁船,都一視同仁,才能解決問題。但要西非諸國認真落實執法,十分困難。

以綠色和平本次的西非航程為例,「希望號」上租有南非來的直升機協助巡邏,直升機上有一位駕駛、一位技術維修員。在自動識別系統(AIS)上看見疑似非法漁船時,直升機會鎖定目標、出動到船隻上空,由攝影師在空中拍攝畫面。

接著,直升機將攝影師送回希望號上,將高畫質照片不斷放大,確認船隻是否真的有違法行為:未經許可在此海域捕撈、船身未漆上英文船名、使用違規漁法等。接下來,希望號再全速接近這艘船隻,放下小艇至對方船沿,同時,當地執法人員也開始要求停船、登船臨檢。

監控成本高、暴利豐富,要求貧窮、政治不穩定的西非政府執法,更是緣木求魚。

3億歐元
歐盟與北大西洋漁業組織曾給自己的監控成本算過一筆帳,前者要監控自己成員國的捕魚活動,必須付出3億歐元,相當於漁獲總產值的5%;後者算出的比例更高,監控歐盟船隻的成本超過了總產量價值的7%。

巡邏所需的裝備、專業人員所費不貲。登船臨檢通常會花去半天的時間,一天往往只能登上一艘漁船,能登上兩艘已是萬幸。若遇上有些船隻加速前進、拒絕臨檢,或者拒絕放下繩梯讓執法人員上船,小艇便在大海中追逐漁船,顛簸起伏,險象環生。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