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选战

端传媒特首民调出炉:曾俊华领跑,本土派支持率高

雨伞运动过后,2017特首选举仍维持小圈子模式,但真实民意如何?民调显示曾俊华高票抛离众人,但建制派市民仍力挺梁振英。

端传媒记者 陈嘉茵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6-10-12

#香港特首#2017香港特首选战#香港

香港特首选战尚未正式开幕,舆论战已经打响。

曾俊华、梁振英、曾钰成、梁锦松、林郑月娥、叶刘淑仪……他们或曾暗示过可能竞逐香港特首,或坚持被舆论认为有意参选,距离2017年3月26日的特首选举还有半年时间,他们谁有可能出线?香港民众又更希望谁上马? 端传媒委托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就“2017年特首选举”进行民意调查。调查于2016年10月3至5日进行,以随机电话访问形式访问了521名18岁以上使用粤语的香港居民。民调结果显示:

  • 曾俊华的民意支持度最高,32.4%的受访者希望他当选。

  • 若比较受访者的主观希望与现实预测,落差最大的是梁振英和梁锦松:只有10.5%的受访者希望现任特首梁振英连任,但是有20.7%认为他有机会当选。相反,有14.1%的受访者希望梁锦松当选,但只有5.1%认为他有胜算。

  • 自称建制派的最多人支持梁振英;曾俊华则在自称本土派和泛民主派的受访者中获得压倒性支持。

  • 30.1%的受访者认为非建制派不应该派人参选。

  • 主打经济发展议题的现任和前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和梁锦松最受欢迎,合共取得46.5%支持率;但同时过半数受访者认为特首政纲中民生议题才最重要,而非经济。

三年前,全国人大831决议出台了香港特首选举的政改方案,因被不少人质疑“假普选”,遭遇强烈反弹,在民间爆发的长达79天占领运动之后,香港立法会否决了该政改方案。2017年香港特首选举,依然维持由1200人选委会投票的“小圈子”选举模式。

虽然香港绝大部分市民没有投票权,但在直接影响香港未来至少五年走势的特首选举中,民意仍是最重要参考因素。

端传媒详细分析了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做的此次电话民调结果,如下文。

同时,为进一步了解读者及更多网民对香港2017年特首选举的意见,《端传媒》启动“2017年特首选举网上问卷”,希望获得读者的宝贵意见,稍后亦会进一步分析所得结果。

市民“换特首”意欲高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的民调结果显示,32.4%受访者最希望曾俊华当选特首,大比例抛离排名第二、获14.1%支持度的梁锦松。曾钰成及林郑月娥以相若的支持度,分别排名第三及第四。排第五的梁振英有10.5%。5.1%受访者支持叶刘淑仪,排在末尾第六位。

对于是否参选特首,他们各自的表述亦值得玩味:

现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参选表态最为积极。他10月4日他深夜出访美国,离港前被记者问到“会否提早辞职参选特首”、“是否即是你不会参选”时,均回应说:“无咁嘅计划(没有这计划)。”但曾俊华飞抵美国洛杉矶后,再度回应出选特首时却表示︰“如果我觉得我对香港是继续有贡献的,这方面我会很认真考虑。”

现任特首梁振英未有正面回应过会否连任的问题,仅只表示“有消息马上通知大家”。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则于9月29日重申,已多次表示不会参选行政长官,但传媒却没认真处理,所以不打算再作任何回应。

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7月28日在电台节目透露,如果梁振英以外,没有其他人参选特首,他会考虑加入角逐;及至9月22日,他却指特首“这个位置不好做”、“当然不肯”。新民党立法会议员、保安局前局长叶刘淑仪,9月28日在电台节目上指特首选举是大事,直言自己“无理由不考虑(参选)”﹔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10月5日出席活动时,未有正面回应参选特首,只说要“看上帝安排”。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分析说,在众多潜在候选人中,曾俊华在民调中领先,首要原因是曾俊华的个人形象较好,亦较幽默︰“他感觉上比较独立,不似梁振英般紧贴中央意志。他会说一些支持香港体育赛事、支持香港队的说话,感觉上比较愿意去讲一些香港社会及香港人(合心意)的话。”

今年9月21日,行政长官梁振英联同曾俊华召开记者会,交代横洲发展计划,曾俊华否认与梁振英“唱反调”时说︰“You always agree with your boss(你永远同意你的老板)”。

李立峰认为,这句说话讽刺意味很浓,“很明显并非曾俊华的真实感受,而曾俊华那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与梁振英真的很不同。”

李立峰说,梁振英的整体支持率只有10.5%,反映大部分受访者不希望梁振英连任。因此“与梁振英不同”,也可能成为一个优势。“当要再选时,选一个差不多的干什么?自然是想选一个不同的。”李立峰说,民调结果反映香港市民“换特首”的意欲很高。

曾俊华在非建制派中支持度高

深入分析受访者背景,以政治立场分类的话,曾俊华在自称本土派和泛民主派的受访者中,获得压倒性支持,支持率分别有59.3%及40.3%。他在自称中间派及报称无任何政治倾向的受访者中,支持度也是最高,但优势缩窄。

相比之下,在建制派受访者中,曾俊华仅仅获得15.7%支持度,落后于梁振英的27.5%。这个组别也是曾俊华唯一未能取得最高支持度的组别。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以年龄层计算,曾俊华在所有年龄组别的支持度都是最高,但受访者越年轻,曾俊华的优势越明显——在18至29岁的受访者中,有36.5%支持曾俊华出任特首;林郑月娥、梁振英及叶刘淑仪,则分别只有5.9%、4.1%及3.8%。曾俊华在高学历受访者中,支持比例也相对较高。

李立峰分析,现时所有潜在候选人均属建制派,但当中却分了两个派别——梁振英、林郑月娥及叶刘淑仪予人感觉处事强硬,属于“鹰派”﹔而曾俊华、曾钰成及梁锦松,给人的感觉则是“开明建制派”。

李立峰指出,从民调结果来看,“非建制派倾向选择开明建制派”。 “获第二高支持率的梁锦松,任财政司司长期间因偷步买车而离开政府,但他有承认错误,最后更辞职。不能排除有些香港市民回想时,会觉得这比现在的(官员)好很多。大家不会觉得梁锦松与梁振英是同一路人,所以梁锦松可能因此有一些得分。”李立峰说,但他认为,梁锦松实际出选的机会不大,“讲中央支持度,未轮到他;讲民望高,又未轮到他。”

支持梁振英连任比率低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是次民调中,当被问及估计谁人最有机会当选时,曾俊华仍然领先,有35.6%认为他会当选;20.7%认为梁振英会当选,其余依次序为曾钰成、林郑月娥、梁锦松及叶刘淑仪。

梁振英支持度不高,只有两成人认为他会连任,李立峰认为,以一名现任特首来说,这个比率可谓颇低,“想像与实际是有分别的,大家都知道去到谁最有机会当选,大家都会假设是中央的旨意,对于这刻中央会否支持梁振英连任,大家都仍在估计中央想什么?”

他续说,8月底至今或多或少也有“Signal(讯号)”,例如亲建制报章《成报》多次批评梁振英,以至前律政司司长、《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开出下届特首四大条件,包括对中央及特区有承担、有管治能力、有民望及团结港人,“很多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话,多多少少都好像对梁振英不太有利。”

在预测中央意向时,李立峰相信,市民也会参考建制派内部声音:“自由党直接明言不想他连任;曾钰成可能用词上还有一点保留,但跟明言没什么分别。所以当整个新闻媒体每天的报导,都反映着开宗明义反对梁振英连任的有,半公开地反对的也有,公开支持他的人反而很少,大家得到一个整体印象,是没什么人支持他,所以判断时会觉得,他未必真的能够连任。”

踢走梁振英VS把议题带入选举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在上两届2007年及2012年特首选举中,泛民主派均有派代表出选,避免建制派候选人自动当选。这次民调结果显示,53.3%的受访者认为非建制派今届应继续派人参选,30.1%认为不应该。

李立峰认为在传统意义上,非建制派参选可以把一些议题带入特首选举,迫使建制派候选人回应。“例如今届选举议题,可能是2047前途或官商乡黑等,你可以想像,如果没有非建制派候选人,那些议题是不会被提及的,即使曾俊华也不可能提及这些议题。”李立峰说。

然而,今届特首选举却浮现一个新讨论——泛民主派应该派人参选,抑或当“造王者”?

2016年10月3日,民主思路召集人、前立法会议员汤家骅表示,泛民主派如果派人参选特首,有可能令北京认为选举已有竞争,而不再容许其他建制派候选人入闸。然而,在现行选举制度下,泛民候选人没有出胜机会,梁振英作为建制派唯一候选人,将会顺利当选。另一种说法是,泛民主派如果能在选委会1200席中,取得200至300张选票,可以投票给梁振英的对手,或能成为“造王者”。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这种策略性讨论,在社会上暂时未带起热烈讨论,但如果仔细分析民调数据,在泛民主派的支持者中,也有3成人不支持泛民主派参选。

“我相信在2012年,问泛民主派支持者同一条问题,不会有3成人表示不支持。”李立峰说,“大家慢慢看到一个政治形势,泛民主派不参选可能对整体形势更有利。因为想防止梁振英连任的话,不参选在策略上更make sense(合乎逻辑),所以可能泛民主派支持者,都是思考到这个问题。”

市民普遍对政府官员的认知度不太高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一旦公布参选后,候选人即将打出政纲,市民对此有什么期望?民调结果显示,56.3%受访者认为民生最重要,其次是经济,而对于政治及政制发展,仅有15.3%认为“最重要”,为三个选项中最低。

李立峰认为这结果合乎预期,“对一般市民而言,民生及经济是较贴身的事,至于政治,始终不能否定是相对抽象及离身。”

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支持度最高的潜在特首候选人曾俊华和梁锦松,分别是现任及前任财政司司长,二人合共取得46.5%支持率。但两人较为市民熟悉的,都是他们经济理念和推行的经济政策,而在民生政策上却并非特别显著。换句话说,最多受访者认为候选人政纲应以民生为重,但较受欢迎的候选人,却并非主打民生政策。

李立峰解释,香港市民普遍对政府官员的认知度不会太高,未必清楚一个官员的背景,也未必知道他们推行过什么民生或经济的政策。相反,市民对官员的认知,大都是以往涉及多少宗大新闻,“大新闻不外乎是大丑闻或大争议,而大争议大多关于政治,甚少是关于民生的。”

“无论候选人有什么背景也好,他去做特首,大家对他的expectation(期望),就是要处理民生、经济、政治等不同问题。就算如以往是商人的董建华当上特首,不等于他一定全部只谈经济的事。”李立峰说。

首要改善行政与立法关系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图:Leumas To / 端传媒

在现时社会分化的情况下,特首候选人的政治能量也成为是比拼重点。37.9%的受访者认为,“改善行政立法关系”最重要,其次是“重启政改推动双普选”,支持者有32.8%,而“同中央有良好关系”和“同公务员有良好关系”则排第三及第四。

李立峰解释说,行政立法关系变差,是回归后大家有目共睹的问题,但过去几年特别严重,“越来越多拉布,议会内部越来越多抗争,而不是真的是议政,加剧行政立法关系差的观感。”

根据民意调查,在本土派、泛民主派、中间派以至建制派中,认为需要改善行政立法关系的,都占至三至四成,但不同光谱的市民对此的理解却可能有所不同。“再问如何改善时,亲建制想的可能是如何阻挡拉布,亲非建制的可能觉得没有改善的话,什么也做不到,所以亦认为需要改善行政立法关系。”

至于获第二多受访者视为最重要的“重启政改、推动双普选”,李立峰指出,要留意当中除了泛民主派和本土派的支持者外,亦有31.9%自称中间派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未来特首上任后的首要任务。“过去一个月,传统建制派人物如曾钰成,也曾表示政改很重要,相信这是令更多中间派认为需要重启政改的原因。”李立峰说。

但他强调,与改善行政立法关系一样,不同政治光谱的受访者,对所谓“重启政改”很可能会有不同想像,“例如我相信中间派会很大机会接受‘袋住先’,而泛民及本土派所想的一定不一样。”

(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所做的本次电话民调的回应率为44%,抽样误差则为±4.3%以内。)

(为进一步了解读者及更多网民对香港2017年特首选举的意见,《端传媒》启动“2017年特首选举网上问卷”,希望能获得您的宝贵意见,我们将分析所得数据并发布结果。)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