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网路媒体上,似乎从未停止争论谁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近日端传媒刊登孙金昱的文章,当中直接使用了“女权主义者”这一字眼进行批判,让大陆女权圈子再次掀起相关讨论。
针对孙的文章,董一格撰文《论社会运动的正确打开方式》进行反驳,认为应该区分“女权运动者”和“女性发言者”,且批判女权时应注意场域和对象,避免污名。这种观点获得不少大陆女权主义者,特别是女权行动者的支持。
女权运动三百多年来席卷全球,不同性别的人们不断加入思考和行动,争取女性权益,追求性别平权。然而,董一格的文章忽而提出关于女权主义者的“资格论”,似乎要在众多女权主义者中划出一条身份界线,令人忧虑:这真的是在团结女权主义者、为女权主义运动去污名吗?有见及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讨论:一、谁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者?标准何在?二、女权行动者因应不同行动策略对权利进行排序,存在何种问题?三、因女权运动被污名化,我们就不应该批评女权行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