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ON风物

消逝的武林:如何用二十年玩一款电子游戏?

从痴迷武侠游戏的中学生,到热情不再的上班族,所有疯狂,都已化作“那些年”。

端传媒记者 马家豪 发自香港

刊登于 2016-07-10

#Game ON

Steam 《侠客风云传》页面
《侠客风云传》在 Steam 平台的贩售页面。

《侠客风云传》在知名游戏贩售和社交平台 Steam 上架了。

华人地区出产的中文游戏竟然在 Steam 出现,而且是单机游戏、武侠游戏,还是经典游戏《金庸群侠传》的后代,对我而言足够震撼了。

如今中文单机游戏难寻,举目都是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当每天啃著无味耗时的游戏时,《侠客风云传》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单机武侠游戏浴火重生了?别骗自己了,毕竟《侠客风云传》仅是前作《武林群侠传》的重制版,并非完全的新作。纵是河洛工作室的新作《侠客风云传前传》值得期待,但单机武侠游戏在市场份额还是小得可怜,小船在大海,远远看不到岸。

作为一个武侠游戏粉丝,突然惊觉,如果不立刻买了这游戏的话,小船或许很快就翻了,随即看看 Steam 账户结余,不由为自己早前在《DOTA》买 Skin(角色外观)的无谓消费默哀半秒,刷一声……也没有,《侠客风云传》就进了我的游戏库了,鹤立鸡群地处于《侠盗飞车》(Grand Theft Auto)、《DOTA》、《全境封锁》(Division)等英文大作之间。

经典的续作

听听开场声轨,有印象吗?

作为当年台湾著名游戏公司智冠的后期产品,《侠客风云传》一开场就勾起老玩家对《金庸群侠传》的集体回忆,播起耳熟能详的经典配乐。

游戏开始处就是智冠巅峰作品《金庸群侠传》的结尾剧情:在名为“圣堂”的奇怪空间中,武功盖世的“小虾米”用野球拳“虐待”十大恶人,可惜十大恶人名字全非,左冷禅变了“左盟主”、岳不群成为“岳掌门”、金轮法王的新名字则是“金轮国师”……

《侠客》开场重温了《金庸》结尾情节,小虾米大战“十大恶人”。
《侠客风云传》开场重温了《金庸群侠传个》结尾情节,小虾米大战“十大恶人”。

《侠客风云传》作为《金庸群侠传》的延伸,玩家再次饰演一名江湖小人物,他仰慕一百年前叱咤风云后突然消失的“小虾米”,大言不惭要跟随偶像步伐,在江湖闯出名堂。

游戏场景洛阳城中,安置了一尊“小虾米”雕像,是主角不断提及的“朝圣”目标。作为《金庸群侠传》的代表,这尊雕像或许稍稍流露游戏开发者的态度:《金庸群侠传》的成就是多么惊世骇俗,现在想要再碰触当年高度,又是多么遥不可及。

《侠客风云传》与《金庸群侠传》玩法并不相似,有别于解谜、跑地图、练功的经典套路,这款游戏加入了小游戏等新元素,增强角色育成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最为玩家津津乐道的是它的大量剧情分支,通过不同的对话选项、主角能力值,最终会引导至多达数十个不同的结局,把游戏通关十数遍的玩家举目皆是。

闷游戏让人玩不下去,普通的游戏在通关后就被关进冷宫,唯有好游戏才有让人不断刷新重玩的魔力。《侠客风云传》虽然受到不少追捧,但在我个人看来还是无法取代《金庸群侠传》。

一张20年前的江湖地图

人长大了,好像都会近乎病态地认为,东西是旧的好,总爱回味昨天。

“那时候的我在做什么?”这样想著,我立刻随手在键盘上敲敲,原来《金庸群侠传》发行于1996年,距今刚好20年。“已经这么久了?”感觉这个游戏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呢,这样就20年了?

《金庸群侠传》除玩家控制角色外,角色全部来自金庸小说,图为专门贩卖装备药品的韦小宝。
《金庸群侠传》除玩家控制角色外,角色全部来自金庸小说,图为专门贩卖装备药品的韦小宝。

《金庸群侠传》是由台湾智冠科技发行的中文角色扮演游戏,玩家扮演一个从现代穿越到金庸小说世界的小人物,与十四部小说里的人物打交道、冒险,为寻找“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天书而努力。

1996年,我的初中时代,家里没有电脑,就为了玩游戏,每天放学跑去有电脑的同学家中,三五成群把椅子搬来,围著 MS-DOS 系统的486电脑、14吋CRT显示屏,几个人,一只滑鼠,一个键盘,就这样玩起来。

《金庸群侠传》里,玩家所控制的主角,名字可由玩家自设,这款台湾出产的游戏强制玩家用注音输入名字,但是我们香港学生并不懂得台湾注音,当然也不会输入法,于是就拿著字典研究了许久。小时候大家都爱用自己的真实名字玩游戏,面对一众从未接触的注音符号,最后大家都学会打自己的名字,直至现在,我还记得组成我名字的英文数字组合呢,但就没有再用自己的名字来创作游戏人物了,难为情啊。

那也是盗版猖獗的年代,穷书生负担不起动辄数百元的舶来品游戏,于是每个朋友电脑桌上,要不是一盒盒的3.5吋磁碟,就是一排排数十合一那种“XX游戏大全”精选光碟。

《金庸群侠传》却是特别的、大部分朋友都拥有的正版游戏,它好玩、耐玩、便宜,里面还附送一张宝贵的地图。

地图有多重要?《金庸群侠传》沿用大地图模式,角色要不停在图上行走,或乘船出海。地图除了能协助玩家找到华山、黑木崖、冰火岛等各大场景的地理位置外,还提供了一份拿著地图闯荡江湖的投入感。在我看来,《侠客风云传》最大的缺失是消去了大地图模式,把活动空间限制于一个城池里、一个固定场景里,而非一片开阔大陆。

一整个夏天,地图从簇新到满是皱折,带我们走遍整个金庸武侠世界,做尽疯狂的事:拉著淫贼田伯光从沙漠跑到雪地、为了武功挥刀自宫、带著坏人殴好人……

在大地图漫游的小虾米(玩家控制角色)。
在大地图漫游的小虾米(玩家控制角色)。

回不去的“那些年”

就算电脑系统从 MS-DOS 转到 Windows 95,从 Windows XP 去到 Windows10,《金庸群侠传》始终没有从游戏玩家的萤幕中退隐江湖。

在 Google 搜索“金庸”,第一个出来的提示是“金庸”,第二个就到“金庸群侠传”,然后才到“金庸小说”;闲逛各大游戏直播室、YouTube 频道,也不时有主持人重新介绍这个游戏;忠实玩家自制的 MOD(Modification,增加游戏内容)也让游戏不断重生并散发更多的活力。

《金庸群侠传》游戏玩家制作了大量 MOD 版本,图为其中之一《金庸群侠传X》场景图。
《金庸群侠传》游戏玩家制作了大量MOD版本,图为其中之一《金庸群侠传X》场景图。

这个游戏,似乎比我们的热情要长寿。

20年,对游戏迷来说有多长?从中学、大学到成为社会人,深深感受到自己对游戏的执著大减,热情也无法像游戏一样存档,挤在上班路上慌忙地打著手机游戏,心情不好就砸一笔钱下去“抽蛋”,换回一片空虚。

早上爬起来玩游戏、努力翻攻略求完美通关、偏执地把主人公练上99级……所有疯狂,一概成为“那些年”。

“玩游戏应该‘沉迷’才是嘛。”

元祖《金庸群侠传》玩家都是70﹣80后,已经算是中年或是几近中年吧,你们现在还有能力沉迷游戏吗?

跟年纪相若、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追寻无法再次“沉迷”游戏的原因,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要不是游戏变得没趣了,就是我们变得没趣了”。

热情总是给成年人的生活浇熄,“不玩了,Baby 在哭”、“亲爱的,你好像玩了很久(笑脸)”、“等一等,老板给我发讯息”……游戏体验持续地遭生活打断,像一个需要时间吟唱才能施法的魔术师,花了一整天没能施展出甚么来,最后弃杖投降。

“岁月神功”的确威力惊人。

江湖变了,人面全非

《侠客风云传》设计图。

随著互联网普及和电脑机能的进步,绝大多数游戏厂商把资源投向更能赚钱的网络游戏开发,华语单机游戏因为玩家口味单一、销售管道不畅和盗版等原因而逐渐没落。而专注研发单机游戏的河洛工作室,也曾一度解散,退隐十多年,直至2014年在网友不断推动和得到投资方支持下,才重新回到战场。

河洛工作室创办人徐昌隆在工作室重开前在微博说道,“看来还是有好多玩家怀念单机,喜欢那种纯真的游戏感,真感情,能感受到设计者的用心。而不是在网路上去重复做每日任务,互相PK,去打币赚钱,或是被挑动到去消费。我们何尝不想继续做单机游戏呢,像仙剑一样继续他的传奇。只是目前台湾没游戏公司愿意支持单机。”

从90年代起,台湾游戏开发人以武侠作为主打题材,制作了诸多单机游戏;20年后,华语单机游戏奄奄一息,但“武侠”的招牌依然被擦得光光亮亮,两岸三地出产、标榜武侠为题的网络游戏、手机游戏不计其数,也为游戏公司赚取巨利,但是,能赚钱的游戏就好玩吗?

网络游戏商,除了标榜这是武侠游戏外,近年还爱强调是“真武侠”(或者未来武侠还有终极武侠),那换言之,即是有“伪武侠”游戏的存在吗?

爱玩游戏的朋友大概也能看出,网络武侠游戏大多是旧瓶新酒,换一套模组,换一套画风,把武学换个名字,又是一个新游戏,创意不到之处,就让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弥补;游戏的目的不是单纯给玩家畅快的体验,而是通过每日任务、疯狂打怪,千方百计把玩家留在线上,再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好胜心,逐步把玩家拉到能让他瞬间武功大进横扫武林的商城......

“你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你?”这问题很重要,不但要说很多次,还要贴在电脑屏幕前。

江湖变了,人面全非,情怀该安放在哪里,还是让它随风消逝呢?

我还是憧憬著当初那片单纯的武林。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