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疫苗之殇

当疫苗出问题之后,我们跟四位中国妈妈聊了聊

社会阶层的分裂,让不同的中国妈妈为了儿女的健康,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端传媒记者 张妍 实习记者 林一方 发自北京、天津、香港

刊登于 2016-03-30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国大陆

“在中国做一个妈妈好难”,一位母亲如此向端传媒抱怨。在山东疫苗脱离冷链的新闻传播一周之后,尽管从个体案例来看,过期疫苗在目前尚未引起严重的人体不良反应案例,但无可避免地,再次引发父母对药物和整个医疗监管体系的信任危机。

在这一轮由过期疫苗事件引发的言论风暴当中,有的母亲揪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的母亲自愧科学知识的缺失,有的母亲向国家监管体系发问,有的母亲在第一时间寻找最优的替代方案。端传媒记者采访了四位来自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母亲,请她们结合各自的生活来谈,中国妈妈是如何面对疫苗危机的。

过期疫苗带来的言论危机引发了中国妈妈的信任危机。端传媒采访了几位处于中国社会不同阶层的母亲,请她们来谈是如何应对疫苗问题的。

农村妈妈:“疫苗分花钱的和不花钱的”

“我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小学二年级了,一个差三个月两岁。都是女孩。我的老家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下面的乡村里,公婆、孩子现在都在那边。”

“我结婚之后就出来打工了,孩子生下来就送回老家,现在也是爷爷奶奶带着,像疫苗这些也是爷爷奶奶给弄。”

“我是从微信上知道疫苗有问题的。我们盲人也可以有特殊的工具帮我们看微信朋友圈的。但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在村里,从来没听到过这些。还是我打电话告诉他们的。”

“孩子从出生到一岁半的这段时间,打疫苗打的很勤。国家为了普及疫苗,所以村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和身份证明相对应的疫苗记录,一个孩子对应一个卡片,打过的疫苗都在卡片上有记录。要是到时间该打疫苗了,村里的卫生所就会打电话来。”

“疫苗分花钱的和不花钱的。不花钱的疫苗就是那些必须打的。我们村里大多数人都是不花钱的打,花钱的就不打。”

一类疫苗、二类疫苗

李莹提到的“花钱的和不花钱的”疫苗,即指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按照疫苗接种费用支付主体的不同,中国人用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由政府制定使用计划并集中采购。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供需主要依靠市场调节。(资料来自:《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

“但是实际上管理没那么严格。小孩不去打,也没所谓。我大闺女都打了,但是小女儿打过疫苗有反应,她发烧,所以就没再去打了。”

“花钱的疫苗挺贵的,有80元一针的,有150多元一针的。像预防腮腺炎的疫苗,我就觉得没必要,就不让爷爷奶奶给孩子打。预防流脑(即流行性脑膜炎)的,我觉得必须打,我害怕孩子脑子坏了。”

“我们那边也有计划生育,但是农村的政策是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就可以再生一个。我们的生活水平在老家算是不错的,爷爷奶奶在村里卖烧鸡,生意还可以。两个小孩的视力没有问题。大女儿已经上学了,小女儿也快上幼儿园了。”

“是听说现在疫苗有毒了。幸亏我小女儿现在不打疫苗了。”

(随后端传媒记者告知李莹,并非疫苗有毒,而是保存不当)“我记得在医院里,那些疫苗不都是放在外面的吗?反正我女儿现在不打疫苗了,不打就没事了。”

工薪妈妈:我觉得进口疫苗就是医院为了赚钱

“疫苗那个新闻爆出来以后,先是我老公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查查孩子打的都是什么疫苗。我们发现不在问题疫苗的行列,就觉得没事了。”

“但我最近一直在看这个事情。一刷微信朋友圈,全是这类的新闻。微信里的‘妈妈群’也会有,说什么的都有。但我也不可能都看过来,弄孩子也没时间玩手机。反正挺气愤的吧。”

“我们去妇幼保健院打疫苗,人家会问‘打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啊?’国产的是国家掏钱,进口的要自费。我选的国产疫苗,毕竟是国家的、权威的。我觉得进口疫苗就是医院为了赚钱,其实不一定多好,我总觉得进口的就像商品一样了。疫苗并不是商品。”

“我们只打了一类疫苗。妇幼保健院一直推荐我们打二类疫苗,预防流行病那些,我觉得他们就是为了赚钱。你知道吗,其实疫苗也是病毒,打进人体之后产生抗体,抵抗其他的病,但我跟你说,‘是药三分毒’,所以我们没打那些自费的。”

二类疫苗的市场化

二类疫苗属于自愿接种,消费者自己买单,所以销售数量比较难控制,很容易出现接近有效期期限的疫苗库存。为了处理这些库存,疫苗市场就会出现‘大甩卖’,疫苗从而流向个人代理,然后再以比较低廉的价格进入接种点。在这些环节中,临期疫苗的的保存、监管有可能出现漏洞。(资料来自维基百科、《文汇报》、《第一财经日报》)

“天津这种大城市还好,社区和医院还算比较负责的。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要打的,如果小孩不打的话,人家还会来家里问,怎么不去打。而且小孩三岁上幼儿园时,要交材料,里边就会有打疫苗的记录。如果没有打,或者打的不全,会影响上幼儿园的。”

“既然现在疫苗有问题,那以后就打进口的呗。肯定会考虑进口疫苗,自费就自费吧。就跟奶粉必须买进口的一样,不然不放心。”

“但我不会考虑去香港打疫苗的。现在孩子小,一个月就要打一针,频次很高,怎么去香港啊,对我们来讲根本不现实。”

中产妈妈:什么疫苗北京打不到?

“北京的选择比较多,可以去社区医院,也可以去和睦家这类的私家医院。我们会在打疫苗之前作对比,如果是一样的东西,就会在社区医院打,因为离我家比较近;如果是不一样的,我就会在和睦家打。”

“和睦家打疫苗比较贵,有的疫苗要六七百块一针,但是整体环境和服务都比社区医院好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研究过,国产疫苗都是用的比较老的技术,很多疫苗国外已经不用了,但是国内就好像没怎么更新过,我们的疫苗基本停留在80年代的水平停滞不前。那我肯定首选进口疫苗了。为了孩子的健康,这点成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作为家长是愿意承担的。”

“一两年前我就知道疫苗出事的新闻了。自从生了孩子,我每天都关注这些信息的。2013年我就看过相关报道,这些事情很早了啊,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引起大家注意。”

“我是不会考虑去香港或者国外打疫苗的。小孩3岁之前有很多针要打啊,还不够折腾的呢,加上机票和其他费用,不划算。再说了,什么疫苗北京打不到?我就不去给香港人民添堵了。”

“孩子马上要选幼儿园了,这是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比较好的幼儿园,生源都会很好,都是家庭出身不错的孩子。每个孩子带着原生态家庭的东西在一起,大家相互学习影响。”

“我对孩子的总体规划是快乐成长,将来他肯定是要出国念书的。总之现在的父母刚好是婴儿潮那一批,那作为婴儿潮一代的子女也不会容易的。”

全职妈妈:香港打针并不贵

“我家孩子的一类疫苗都是在北京的社区医院里打,二类疫苗就去香港打。”

“最初想要给孩子打二类疫苗,就是因为关注了很多医生的微博账号,每天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到二类疫苗挺重要的。”

“但二类疫苗在国内一般是自费的,比较像是商品,我就不信任了。国内的我真是不信任。”

“我们在香港有朋友,他会帮我们预约私人诊所。那些诊所都是很袖珍的,但是服务很好,普通话也行得通。我们遇到了很多去香港打针的内地小孩,大多数都是住在深圳的,像我们这样从北京飞过去的就很少。”

“香港打针并不贵。举个例子,小孩打一针预防肺炎的疫苗,对我们这样的内地居民,就是700港币左右,再加上私人医生的挂号费,一共一千港币左右。”

“其实在北京的一些私立医院,也有进口的疫苗,据说就是从香港进口的,和香港的一样,但是并不便宜,有的比香港更贵。况且,进口疫苗也有保存和运输不当的隐患。”

“我的儿子第一次去香港打针时是他八、九个月的时候,那时是秋天,香港的温度很宜人,我很喜欢那边的气候和环境。当时我为儿子选的是肺炎疫苗,这个是最实际需要的,因为北京环境差、病菌多,而且香港的这种肺炎疫苗,国内的私立医院也还没有。我也会有选择性地给孩子打针,像轮状病毒这一类的我就没有让孩子打。”

“有时候我也会担心这些外国产的疫苗,会不会不适合中国的小孩。因为我儿子打完针有时会发烧或者起疹子,但是我没有当面和医生求证过。”

“为什么会信赖香港呢,因为香港的疫苗对香港居民来说都是免费的,是福利性的,造假代价并不高。”

“我小孩平时生病了,感冒或者拉肚子,我们都会去私立医院,图清净、环境好,贵点也无所谓。我们只去过一次公立医院看病,前提是有人帮我挂号、排队,不然我真是等不起,孩子太受罪。但是如果孩子将来有比较复杂的病情,我还是会选择公立医院的,毕竟那里接触的病例多、经验丰富。”

(因涉及隐私,文中的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