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香港区议会选举

钟剑华:区选结果有启示性吗?

今届区议会选举无法改变既有格局,但市民求变之倾向却也甚为明显,应该可以让坚持不懈争取民主的香港市民看到一丝希望。

刊登于 2015-11-23

#2015香港区议会选举#香港

2015年11月22日,区议会选举当晚,冯 检基因选情告急,傍晚到丽阁村拉票。摄:罗国辉/端传媒
2015年11月22日,区议会选举当晚,冯 检基因选情告急,傍晚到丽阁村拉票。

回归之后,第一任香港特首董建华开历史之倒车,在区议会重新加入委任议席,直到今年区议会选举才能重返九七年的原点,所有议员均由直接选举产生。

区议会曾经是香港民主发展的火车头,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是推动市民参与地区事务及民主选举的第一道平台。但直到今天,区议会在性质上仍然离不开只是“地区性的咨询组织”,除了“文娱康体、环境改善”这些基本的工作之外,实质则权力仍然十分有限。政府虽然一再表示会扩大区议会的权力,例如把政府的一些地区服务及公共设施的管理权交予区议会,但过去几年都没有明显的进展。过去几年,政府无疑也是增加了区议员的薪酬及津贴,也向区议会增加了拨款,但在权力及职能没有相应扩大的前提下,新增资源只是更有利于原有的地区势力,令地区议会由建制力量主导这一种格局更难扭转。

这一局面当然是对政府的施政较有利,政府事实上也往往利用区议会由建制力量主导到的优势,来增加政府的施政本钱。例如在政改争议中,甚或其他具争议性的全港性事务上,政府都不得不以争取区议会的支持来抗衡立法会及民意的压力。政府的弱势与纵容,后果是令区议会的操作也越来越偏离规范,议会文化不但没有得到提升,更是每况愈下。难怪有人说香港的区议会,虽然符合“一人一票、全面直选”的普选原则,选举产生的却只是一个徒具议会之名,没有实权,议事水平每况愈下,最多只能算是点装民主的“伪议会”。

2015区议会选举是雨伞运动之后第一次大型的选举活动,也是重回九七回归原点的、全面普选的区议会选举,能够把上述倒退中的区议会重新纳入发展正途吗?经历了雨伞运动的冲击及政改争议,有人期望透过这一次区议会选举来表达对香港政府及政治体制的不满;也有不少人期望被压抑了的政治诉求及提升了政治文化可以透过这一次区议会选举中展现出来,亦有人憧憬可以“重夺区议会”或起码在某个选区再一次见到民主派主导议会的局面。

类似这一些渴望求变的情绪投射于这一届区选是可以理解的,但选举的结果大体上却没有太大的意外。建制派仍然主导区议会,在庞大的资源及动员基础下,其夺取的议席比例也有轻微的提升。泛民主派一方面需要面对庞大的建制力量进迫,内部也因为意识型态及策略之分歧而难以统合,继续处于弱势,令人毫不意外。泛民主派其中两位透过上届超级区议会晋身立法会的议员也在今次选举中被拉下马,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了。全港性的政治争议也没有成为主导这一次区选的议题。在雨伞运动后纷纷涌现的伞兵组织在缺乏地区工作基础的前提下,也未能够令区议会翻盘。

不过,这不等于说区议会选举的结果可以预视来年的立法会选举。区议会的选举与立法会的选举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选举。区议会的制度安排是要以真的普及选举,来产生一个没有实权、兼且由建制主导的“伪议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政府可以容忍区议会不断腐败,因为一个腐败、没有公信力、可以靠蛇斋饼糭争取选票的议会,对不民主的政府最有利。而且,区议会越腐败越无能,越能证明“真的选举”有问题。立法会就明显不同,拥有实质的权力,可以监察政府,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制衡政府。政府只能接受有限制的立法会选举,令这种制度上的制衡难以有效体现。香港市民对此应该心里有数。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今届区议会选举虽然难以改变既有格局,市民求变之倾向却也甚为明显。投票率有所突破;个别年轻的、没有基础的参与者可以突围而出,个别在立法会中丑态百出的双料议员,纵然得到建制政治资源的大力支持,也受到选民的惩罚而败选。个别泛民的元老级人马选虽然受到挫败,但新生的力量却仍然可以承接补回失去了的议席;民主派政治人物及组织新增的议席比例甚至比建制所增的幅度更大。凡此种种,虽然不一定能够预示明年立法会的选举情况,但应该仍可以让坚持不懈争取民主的香港市民看到一丝希望。

(钟剑华,香港理工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