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顾尔德:双十节,台港中意外的交叉点

双十国庆只是历史留下的交叉口,三地有各自的前程的奔赴。可以彼此借镜打气与合作,殊道却难同归。

刊登于 2015-10-10

2015 年10月10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中)出席台湾的双十国庆典礼。摄:Pichi Chuang/REUTERS
2015 年10月10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中)出席台湾的双十国庆典礼。

今年台湾的双十国庆,总统马英九发表的演说,只是不断地为他过去七年政绩辩护。他说,7年多来,马政府推动两岸和平,将台海从东亚战争热点转变为“和平大道”,而得到国际肯定。他说,“维持现状”已成为台湾共识,证明了其两岸政策没有“亲中卖台”或“矮化主权”。不过马英九也承认:7年来,“确实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跛脚总统最后一次双十演说无甚新意。今年双十国庆的亮点是,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特别缩短访日行程,赶回来参加国庆大典。这是马英九执政七年多来,民进党主席首度参加国庆大典。

蔡英文四天日本行算成功,蔡英文在东京密会了日相安倍,两人谈了安保法案与TPP议题。为了赶回台湾参加国庆大典,她特别公开向旅日台湾侨胞致歉,称更动行程为台侨们带来麻烦。可见,这次双十国庆对蔡英文意义重要。一方面,她要藉此举向中间偏蓝选民招手;同时也暗示了当选后,不会天翻地覆地大改建这个“中华民国体制”。

在日本时,安倍晋三的代理人、亲弟弟岸信夫全程陪同她参观安倍故乡山口县。在这个推动明治维新重镇长州藩所在地,蔡英文强调的不是民进党要效志士“一新”推翻幕府,而是“在立场上不一样的政治的团体,但是为了国家可以团结,让日本的维新可以往前进行。”俨然是领导人的口吻。

双十节象征着“中华民国体制”犹存。除了台湾,双十国庆对中国大陆与香港也都有其重要意义,只是三地三样情。

对香港而言,调景岭的双十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海,是港人印深刻的奇景,而老一辈港人对一九五六年的“双十暴动”更余悸犹存。当年国府难民居住的李郑屋徙置区热烈庆祝国庆,但徙置区办事人员移除了悬挂在小区的中华民国国旗及和“双十”符号看牌,进而引发香港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暴动,60人丧生,比1967年的左派暴动更多。

一九九六年香港调景岭拆除寮屋重新开发,之前这个国民党旧属旧部猬集的地区,每年双十节旗海飘扬的盛况不再现。而九七之后,香港社会从民间到舆论场的亲共与亲国府的对峙,逐渐转化了议题──港中关系是现实的焦点。

中国民众的双十想象

而对中国大陆而言,民间对双十节感受的转变更耐人寻味。善于爬梳“旧闻”的资深媒体人、新闻学者钱钢,十年前在“旧闻记者”专栏里描述一九四五年双十年前后的情景:

一九四五年十月,报上随处可见大大的“V”字和“青天白日”图案。胜利!胜利!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双十节到来,国人本当享受苦尽甘来的喜悦,可是他们等来的,却是“胜利的灾难”(《大公报》语)。国民党对沦陷区的“接收”,招致民怨沸腾。

钱钢回忆他在一九九○年代初访问巴金老人时,问老人对一九四五年到一四九间的感受,“老人说话已很艰难,他颤动着嘴唇,吐出两个字:‘民心’。”

钱纲当时感慨到:“国民党首先是被自己打垮的。当年许多知识分子,包括思想独立的知识分子,是被国民党的专制和腐败推到共产党那边去的。”

不料半个多世纪之后,民间类似情绪在中国大陆再现,进而吹起了“民国怀旧风”,双十国庆翻身,成了让一些中国民众投射想象、发泄不满的象征。

有人把民国时代的1928至1937年间容为中国经济都曾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而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只是回归到历史正途。中国旅美异议人士辛灏年还倡议“光复民国”运动,他估计在中国一百个人大学生当中至少有三到五名是“民国派”、“国粉”。

“民国怀旧风”连带引发一个有趣现象,中国大陆民众、甚至一些改革异议人士对台湾国民党政府的寄望,远高于台湾民众对这个政权的期待。不少人还想望中国也出现一位蒋经国般的领袖,带领中国稳定走向政治改革。他们也对台湾年轻一代如此高的比例主张独立感到不可思议,也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民国风撼动旌旗,让旗帜鲜明的《环球时报》三年前双十隔天,也用社论批判“美化当年民国是公然撒谎,是对历史的侮辱”。社论指出,中国大陆正在迅速赶上台湾,而台湾经济大滑坡已成事实,“台湾有过去,但大陆有今天和明天……。”

回到现实,巴金老人口中的“民心”,也正是今日台湾国民党风雨飘摇的原因。“民国”对中国的未来只能当做一种隐喻,回不去了!而对台湾,“中华民国体制”或许像个告朔饩羊,还难丢掉,即使不合身、不合台湾现状,连民进党也只能“藉壳上市”。这也让蔡英文得风尘仆仆从日本赶回来参加双十国庆。

《环球时报》当年的社论也非一无是处的辩护。它指出:“台湾这杯水载不起大陆这条巨船。”也许其本意在贬抑台湾,却指出了一个重点:香港、台湾与中国大陆,都有自己的问题、议程与路径,双十国庆只是历史留下的交叉口,交会之后,三地有各自的前程的奔赴。可以彼此借镜打气与合作,殊道却难同归。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