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Catherine約了五名朋友在她家打邊爐。大伙兒先把餐桌搬到大廳中間,隨即發現,剩下的空間只能多放三張椅子,於是有兩位朋友只好坐在窗台,Catherine更索性站着吃。
接著問題又來了。朋友們很快又察覺,每當有人要出入洗手間和廚房,坐椅子的人都要站起來讓開,很麻煩。看到這情況,坐窗台的不禁打趣說:「還是坐窗台好,可以靠邊坐,不會擋着洗手間和廚房。」
Catherine的家實用面積只有285呎,卻有獨立廚廁和兩個房間,放了必要的傢具後,已沒有多少空間可言。因此,搬進這個蝸居的三年來,她只曾兩次招待朋友。「居所太小了,很少請朋友來玩。」Catherine無奈地說。
在這個狹小的客廳,角落還突兀地放着一個雪櫃。Catherine解釋,那是因為她的廚房都太「迷你」了,雪櫃和洗衣機之間,只能二選一:「我不喜歡去洗衣舖,於是選了洗衣機。如果我搬來時已經有自助洗衣店,我就可以不要洗衣機,把雪櫃放進廚房了。」
端傳媒製作互動遊戲蝸居大作戰
「紫禁城這麼大,皇帝也睡一張床」
30歲的Catherine在2013年,以282萬元購入這個大圍金獅花園單位,呎價約一萬元。
金獅花園在1980年代落成,主要提供實用面積約300呎的單位。但30年後的今天,這些單位已經不算「小型」,因為近一年推出的新樓盤,實用面積還要更小。
還未正式開售的屯門菁雋,最細的開放式單位僅128呎,扣除廚廁後,可用空間只有71呎,比一個標準私家車位的135呎還要小,是名符其實的「上車盤」(廣東話中泛指價格低、讓首次置業人士購買的樓盤)。
你看,從來不會有家長投訴學生宿舍很坎坷,紫禁城這麼大,皇帝真正睡覺時都只有一張床。
菁雋由發展商俊和牽頭。董事潘志才在樓盤命名儀式中揚言,樓盤設計是以學生宿舍為範本:「你看,從來不會有家長投訴學生宿舍很坎坷,紫禁城這麼大,皇帝真正睡覺時都只有一張床。」
蝸居360影片
而稍早前在10月2日開售的何文田加多利軒,最小的開放式單位,實用面積也只得162呎。
加多利軒的發展商恒基地產,開放了190呎單位做示範單位。端傳媒記者參觀時發現,單位約一半面積,即88呎是露台,餘下一半則包括了客飯廳、開放式廚房和洗手間。
現場所見,單位未有放置睡床。負責推銷的職員說,發展商在交樓時會送梳化,可拉開變成床—— 原來單位太狹窄,梳化和床只能二選一。
洗手間更是「名不符實」,連洗手盆都容不下,要放到走廊去。淋浴間和馬桶則以玻璃門分隔開,但一旦有人坐在馬桶後,玻璃門便無法關上。
越住越細,方能一圓上車夢?
2013年,時任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立法會議員謝偉銓發表報告,指香港人均居住面積是161呎;如果願意搬到一河之隔的深圳,即可住大一倍,達312呎。而在英國,平均一人能住1054呎。
不過,香港人似乎只能接受「越住越細」的命運。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每年發佈的「香港物業報告」顯示,2010年時,面積少於430呎的小型單位,落成量是689個,佔全港總單位落成量約5%,當中12個單位面積更少於230呎。
到了2015年,小型單位落成量上升至2135個,佔全港總單位落成量約19%,面積少於230呎的單位亦升至79個。
外界形容這些新落成的單位為「私樓劏房」(廣東話中指將一個住宅單位,再分間成多個獨立單位)。不過事實是,樓盤一樣備受追捧。
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地產經紀解釋,入場費低是「私樓劏房」大行其道的要因。以加多利軒而言,呎價高達兩萬多元,但由於單位只有180呎,折實後樓價約為400萬。「如果首次置業,首期只需40萬,情侶兩人儲5年,一個月只需儲約3400元,不困難啊!」這名經紀輕鬆地說。
2015年2月,金管局向銀行發出指引,700萬元以下自住單位,可承做按揭由七成降至六成。但首次置業人士,仍有機會透過按揭證券公司申請九成按揭。
因此,他認為只要年輕人不要「太大想頭」,上車不是夢,而且還可為將來「樓換樓」鋪路:「買了一層樓後,等於有錢在手,要換中型單位時,由於呎價比較便宜,換樓會容易點。」
你不是買我才對你說,其實兩萬元一呎真的不值得,如果不是客人,我真的不會叫人買。
可是完成訪問後,放下了地產經紀身份的他,卻這樣對記者說:「你不是買我才對你說,其實兩萬元一呎真的不值得,如果不是客人,我真的不會叫人買。」
預期樓換樓,是假設樓價一定升
回歸十九年,香港樓價曾經跌至2003年低位,但之後逐步攀升。現時全港平均住宅呎價是10030元,較1998年上一個樓市週期高位的6088元,高出64.8%。其中,小型單位升幅更大,以金獅花園為例,呎價由4750元升至10383元,升幅達到118.6%。
不過,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買家如果抱着「樓換樓」的心態入市相當危險,因為這是假設了樓價會一直升。但如果樓價跌了,買家蝕了錢,換樓的資金反而比不上未入市的人,還可能變成負資產。
「賣樓後都不夠還給銀行,首期沒了,可能是你或父母的一生積蓄,還不起更要申請破產。」潘永祥說。
儘管如此,不少「私樓劏房」樓盤一推出就被掃清。建築設計師吳偉麟,可說是這個扭曲市場的受惠者。他對端傳媒說,近年多接了這類「蚊型」單位的室內設計工程。
除非送給我,我當然要!不過也只能當它是一個酒店房間,不可能長住。
那他對這些新樓盤感興趣嗎?吳偉麟搖着頭說:「其實很慘,為什麼要買這些樓盤?要想很多方法設計。」但他想一想後,再打趣地道:「除非送給我,我當然要!不過也只能當它是一個酒店房間,不可能長住。」
「你看,從來不會有家長投訴學生宿舍很坎坷,紫禁城這麼大,皇帝真正睡覺時都只有一張床。」
第一,家長不投訴宿舍是因爲這只是一個宿舍」,學生假期會回家,那為何要投訴?學生也是,心想只是我平時讀書時才會回的一間「房間」,書總有一天會讀完,所以不去計較是很正常的吧!
第二,「紫禁城這麼大,皇帝真正睡覺時都只有一張床。」我真的呵呵,皇帝就寢的地方都會叫作一個殿!
「家」這個家在以前都能容得下一隻豬……現在呢?但求塞得下一個人就可了,還拿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包裝!!!
沒有覺得是問題才是問題!!!
難怪家境清貧的年青人會那麼仇富仇政府,義無反顧地上街抗爭
只觉得悲哀和心痛,想不出别的形容词了。
如果沒有政策可以管制,感覺只會越來越嚴重。
x
so sad
其實倫敦有一些Borough對每個人擁有的平均住宅空間有嚴密的規管,所以倫敦的私樓空間才會那麽大。但當然,後果就是密度低,但住得起倫敦市區的人就相對少了。
同意第一個評論說的英國 倫敦樓價也很貴 租的地方也都很小 在倫敦租一個flat的價錢換了在威爾士都可以租一棟house了 差別很大的
在認識香港人之後覺得住在臺北的房子挺幸福的。
其实挺好的啊。小房子比较温馨
幾百萬買啲咁嘅豆腐潤, 我情願留番去第二啲地方買間退休屋
這種吸血鬼的共犯結構,行之多年,莫非媒體不知道嗎??只是報導有用嗎?
香港 上海 深圳 新加坡,拿來和「英國」比較是否不恰當,換成「倫敦」更好?畢竟大的國家,城市和鄉下差別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