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天文台總部錄得59年來的最低溫——攝氏3.1°C,遠遠低於過往香港冬季平均氣溫的12°C-20°C。
入夜,屋外寒氣逼人,屋內黎廣德熱情地在自己的Facebook上轉發了一篇討論香港急凍與全球變暖關係的文章,並說:
正好說明香港人不能漠視巴黎氣候協議的劃時代意義:零碳革命,非馬上起動不可!
黎廣德,是「低碳亞洲」行政總裁,這是一間為客戶提供減碳服務、可持續發展策略諮詢的社會企業。他和該公司的董事會主席莊陳有,去年11月底率13人團,其中包括三位在讀學生,一同前往巴黎,參加舉世矚目的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
去年12月12日,COP21的195個與會國家,在長達12天的馬拉松式磋商後,一致通過歷史性的《巴黎協議》,同意控制温室氣體排放,以達到工業化前至2100年全球平均氣温上升不超過2°C,並努力控制在1.5°C內的目標。
比起2009年未能達成共識的哥本哈根會議(COP15),2015年的COP21成績矚目。對此,黎廣德、莊陳有二人,與其他著緊地球未來的三萬名與會者一樣,內心充滿喜悅。所以,當會議主席敲下綠色的小槌,宣佈協議獲得通過時,主會場內爆發了經久不息的掌聲與歡呼。
一回到香港,二人馬不停蹄,立即舉辦分享會,現場約三十個座位,座無虛席。不過,大多數都是環保團體成員,或一以貫之實踐理念的環保人士,他們在互動環節中熱烈地獻計獻策。而門外熙熙攘攘的街頭上,普通香港市民對氣候暖化議題依然冷漠。
回到香港,就覺得氣氛好冷,(香港人)好似覺得與自己無關。
兩週後,在「低碳亞洲」辦公室接受端傳媒時,莊陳有慨嘆。當天(1月6日)恰好是小寒節氣,最高溫度卻達到24.3°C,刷新了131年的記錄。
而採訪的前一日(1月5日),大雨傾盆,天文台先後發出了雷暴和黃雨警告。「一月(香港)應該是乾燥少雨的冬天,但昨天(1月5日)的氣候變得很極端,但香港人對此的警醒明顯不夠」,莊陳有道。
忽冷忽熱,極端氣候都與全球變暖有關
但近日那股突如其來的寒流,令香港人不得不正視氣候變化的危急。1月下旬,這股寒流突破北極圈,南下襲捲北半球,東亞的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日本,無一倖免。
1月21日16時20分,香港天文台發出了「寒冷天氣警告」。23日中午12時,霜凍警告生效,警示市民高山上或新界內陸地區可能出現地面霜。至24日下午,天文台總部錄得59年來最低溫3.1°C。
到昨日(26日)9時45分,霜凍警告才被除下,歷時長達69小時45分鐘,是自1991年天文台有完整紀錄以來最長的霜凍警告。
被冰封的,不僅香港一地。23日,北京的溫度降到零下17°C,刷新30年來最低記錄;處在亞熱帶的廣州,則在24日迎來了65年未見的降雪。24日清晨的臺北只有4°C,平了44年前的紀錄,大雪鎖峰,陽明山一片蒼茫。
「全球暖化」顧名思義是全球氣溫不斷升高,但此次襲捲中港台三地的都罕有寒潮,其實也極可能是「暖化」的副作用。氣候學者解釋,暖化的副作用是極地渦漩(polar vortex)減弱,鎖不住北極的極寒氣團向南撲去,造成北半球異常寒冷的冬天。(詳細成因,請參見此前報道《追完雪後要面對的事:十年,極端氣候預言成真》)
不過,在這股令香港人瑟瑟發抖的寒流過後,天文台26日預計,本週五本港氣溫將回升到19°C——由週一的最低4°C,到週五的最高19°C,溫度以每天4°C的增幅,連續跳升4天。
香港2015,131年最熱
忽而酷寒,忽而炎熱,都是全球氣候異常的症狀。去年11月至今,屬於冬天的六個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平均溫度高企在15.5-26.5°C之間,刷新了天文台有記錄以來多項溫度指標的最高記錄。
不止冬天暖,6-8月的夏天也尤其難捱,連破1884年來的10項紀錄,包括3個月的整體平均氣溫,6月的單月平均氣溫,以及8月內錄得的單日最高氣溫等等。
縱觀131年,比較同一日期的平均氣溫,最高的那天發生在2015年的,達到35天,遠遠拋離排在其後的1998年23天,以及2008年16天。而熱夜(日最低溫度不低於28°C)天數達到37天,刷新記錄。
整體而言,2015年也是自有全年完整記錄的1885年至今最熱的一年。其平均溫度24.7°C,比21世紀頭15年的整體平均溫度23.5°C高出1.2°C。
年平均氣溫的上升速度不斷加快,氣候變化愈發迅猛。天文台於2015年發表了《全球變暖下的香港》小冊子,其中提到:「21世紀第一個年代是自1850年以來最暖的年代。」。困住熱力的,是溫室氣體(GHG),而二氧化碳又是其中的最大宗,「現時的二氧化碳濃度是過去八十萬年以來最高」。
兩位香港人,為氣候變化奔走的8年
為此,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日俱增。199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的締約方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即COP1),其後每年舉行一次。
而黎廣德與莊陳有,一早洞悉香港的溫度變化,與全球氣候變暖息息相關。二人與其他同道中人,於2003年創辦了香港可持續發展公民議會(以下簡稱「議會」),並在2007年時成為聯合國氣候變化的觀察員。也是在那年,黎、莊開始以「議會」的名義參加氣候峰會,組織了10多位香港的大學生,同赴峇里島參加COP13。
該年的會議上,通過了《峇里島路線圖》,為兩年後的哥本哈根會議預熱。到了2009年的COP15,黎、莊再次率團參加。
「哥本哈根那次COP15,是第一次有好多國家元首、總統參與的氣候峰會,非常重要」,莊陳有告訴端傳媒,「但當時奧巴馬剛上台,將責任推給中國,而代表中國出席的溫家寶,對氣候變化的責任也並非心悅誠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談不攏」。
《哥本哈根議定書》最終胎死腹中。
對於這個結果雖然早有預期,當時仍感到很失望。我覺得這個世界,又失去了一次為美好未來共同努力的機會。
多年後回想,莊陳有仍舊為錯失的6年時光感到遺憾。
但莊、黎二人沒有因會議結果氣餒,反而更加著力公民社會對氣候關注的培育。哥本哈根的失敗後的這6年,二人一邊在外國參加重要的氣候會議,一邊在香港本地宣講氣候議題,提高市民對全球變暖的意識,也做籌備工作,如在2009年創立「低碳亞洲」,其後在香港賽馬會的贊助下,成立「低碳想創坊」,「培植及發展充滿創意的方案,應對現今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挑戰」。
哥本哈根後的氣候峰會,都未能為緩解全球變暖開出良方,直到2015年底召開的COP21,才出現實質突破。莊也感覺到,近年社會上確實有越來越多人出聲講全球變暖議題,「因為極端氣候已經『殺到埋身(殺到眼前)』」。
「會議期間,場館遍佈整個巴黎,感覺全巴黎的人都沉浸在COP21的氛圍之中。各國政府代表都在討價還價,商議出路,令人覺得這個世界就要變天了」,莊陳有憶述,但另一邊廂,「香港政府好靜,太不進取,而市民也鮮有給政府壓力」。
香港碳排放量低,因為高度依賴商品進口
在莊陳有、黎廣德出發前,環境局於去年11月發表了《香港氣候變化報告2015》。報告指,香港2012年共排放了4,3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其中以發電為最主要源頭,佔總排放量約68%,其中90%供給了全港42,000座建築物,即「建築物的能源消耗佔香港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61%」。
緊隨其後的排放來源,包括佔17%的運輸,以及廢物處理5%,工業過程4%等等。
報告中又指,「1990至2012年期間,香港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界乎5至7.4噸二氧化碳當量之間」。
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好多,雖然不是在香港產生,但最終是為香港人排放,難道不應計算嗎?
黎廣德直斥政府在統計上避重就輕,「環境局會說,我們的碳排放並不算高,平均每年每人排放6噸,但我們其實用好多進口貨品,包括蔬菜瓜果、三文魚、豬肉牛肉,以及傢俬、服飾等等,都靠海陸空運來。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好多,雖然不是在香港產生,但最終是為香港人排放,難道不應計算嗎?」
根據學術論文研究(Carbon Footprint of Nations:A Global,Trade-linked Analysis),2001年時,將進口產品及運輸過程的碳排放計算在內,香港平均每人全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相當於29噸,僅次於盧森堡的33噸。其中,83%來自進口。
另一份採用了不同的統計口徑的學術報告亦指,2004年香港人均淨輸入碳排放量達到9.2噸,排名世界第二,比排名第三的新加坡整整多出1噸。上述結論,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010年,第107卷的第12期。
水浸眼眉,香港不能獨善其身
「城市較富裕,也應負更多責任。好多城市都自願訂定更嚴格的『碳中和』目標,諸如紐約、倫敦、奧斯陸等國際都市,香港作為發達地區,是否有志向接受這個挑戰、負起自己的責任呢?」莊陳有嚴肅發問。
事實上,就算不願負起責任,擁有綿長海岸線的香港,面對全球暖化波及,本身也是首當其衝。
根據香港天文台位於維多利亞港的驗潮站資料顯示,香港「平均海面高度有明確上升」,每十年上升約30毫米。若溫室氣體濃度保持在高水平,2081-2100年時,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0.45 - 0.82米。屆時,本港的260餘個島嶼,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但對於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18歲女孩Selina Leem而言,海平面上升,無異於滅頂之災。馬紹爾群島曾在二戰時期作為美軍試爆核子彈的地方,Selina的祖輩為此尚且可在島嶼間遷移,而當來勢洶洶的海水威脅著要淹沒所有島嶼時,Selina及其後代,將流離失所,背井離鄉。
她在COP21上說:「自我記事起,就不斷為我的家園感到焦慮……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延續拯救地球的期望,並告訴諸位的子孫後代,你們曾在今天,拯救了一個太平洋上的島國以及全世界」。
「這位女孩是COP21得以成功簽訂協議的英雄」,黎廣德在分享會上說,「她描述自己家園所面臨的危機,對與會國家代表都是龐大的道德壓力」。
莊陳有接過話頭,解釋他們每次去COP,都會帶上香港年輕人的原因,亦是希望下一代傳承道德責任。
「因為未來的世界屬於他們,而氣候變化是跨代問題。香港年輕人不能那麼狹隘,要開闊眼界,因為好多問題無疆界之分。同一個世界,大家一齊住」。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