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普立茲獎於公布了得獎名單,《紐約時報》攝影師 Doug Mills 拍攝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遇刺過程的組圖,奪得「突發新聞攝影獎」。從凝住子彈呼嘯而過的瞬間、中彈後手掩耳朵、血流披臉並舉拳、被特勤人員簇擁下台到散場後一片狼藉的畫面。攝影師在《紐時》報導中提及,當時是以 1/8000 秒快門拍攝,一名退休 FBI 特務證實 Mills 拍到子彈飛過的瞬間。







贏出今年普立茲獎和世界新聞攝影獎(荷賽)兩大新聞攝影重要賽事的作品,均不是目前流傳最廣,由美聯社攝影師 Evan Vucci 捕捉到特朗普高舉拳頭吶喊,背面美國國旗飄揚的照片。
這張照片充滿符號或有愛國及英雄主義的意味,而 Mills 的作品則比較中性地記錄事件,捕捉到左右世界命運的突發性瞬間。
Mills 於 1983 年開始進入白宮拍攝美國總統,曾為合眾社(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駐華盛頓攝影師,其後在美聯社任職15年,2002年起為《紐約時報》工作。這不是Mills 首次得獎,1993年Mills 憑克林頓和戈爾的選戰報導,得到第一座普立茲攝影獎。克林頓和萊溫斯基婚外情的調查報導,讓他獲得第二座普立茲攝影獎,而今次是他第三度獲獎。

入圍「突發新聞攝影獎」決選的另外兩個團隊,包括法新社攝影師 Mahmud Hams、Omar Al-Qattaa、Said Khatib 及 Bashar Taleb 的以哈戰爭系列,報導圍繞以色列轟炸加沙市面慘況和反映當中災民的困境,當中獲獎攝影師均為巴勒斯坦人。

另一入圍團隊是《紐約時報》攝影師 Tyler Hicks、David Guttenfelder 、特約攝影師 Nanna Heitmann和Nicole Tung,他們鍥而不捨持續報導烏克蘭戰爭,這場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和受傷,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雙方經歷過的恐佈時刻。













今年「普立茲攝影特寫獎」則由 《紐約客》特約攝影師 Moises Saman 奪得,他用強而有力的黑白影像,拍攝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下,惡名昭彰的塞德納亞監獄狀況。家屬尋找失蹤者、亂葬崗和刑具、堆滿了房間的屍首等畫面,迫使觀眾直視酷刑室裡的原始恐懼,令人沉思社會的傷痕。評審將作品從突發組別轉到特寫組。
紀實攝影師 Moises Saman 於1974年在秘魯利馬出生,是馬格蘭圖片社成員。過去20年專注拍攝中東地區,從911後的伊拉克、阿拉伯之春、ISIS冒起、敘利亞內戰,他不只採訪戰場前線,更記錄戰爭和革命下的人民故事。

入圍「普立茲攝影特寫獎」決選的另外兩個團隊,是美聯社攝影師 Fatima Shbair、Leo Correa、Abdel Kareem Hana、Maya Alleruzzo 和 Oded Balilty,他們記錄從加沙戰火前線到當中災民的日常生活,評審表揚他們勇敢報導和扣人心弦的影像。

另一位入圍者是《紐約時報》特約攝影師 Lynsey Addario,她拍攝患有罕見眼癌的烏克蘭女孩,因為戰爭而治療受到阻礙。攝影師紀錄她的治療、日常玩耍到下葬,短暫而美麗的一生。評審形容作品細膩而令人心痛。
評論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