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端傳媒奪8獎

台灣新聞攝影協會「2023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公布得獎名單,端傳媒獲得八個獎項。 端傳媒攝影記者林振東獲得「年度...
2022年7月25日,苗栗,一名士兵在漢光演習期間用手機通訊。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 媒體

台灣新聞攝影協會「2023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公布得獎名單,端傳媒獲得八個獎項。

端傳媒攝影記者林振東獲得「年度最佳新聞作品集」,該組別規定攝影師提交全年拍攝的15-30張新聞作品。林振東參賽作品包括30張主要呈現2022年香港變幻的相片,這一年香港大規模慶祝回歸,到處旗海飄揚,香港迎來第一位警察出身的特首;嚴峻疫情自春節開始肆虐,許多長者染疫離世;在既祥和又沉痛的氣氛之中,香港政壇和公民社會繼續經歷震盪,這一年六四維園燭光晚會繼續缺席,超過70年歷史的珍寶海鮮舫離港後沉沒大海…..這一系列相片串起主權移交25年的香港瞬間。

同時,林振東亦以2022的12張紀錄香港的系列照片「25年後,香港所失去的」奪得系列照片冠軍。

端傳媒攝影記者陳焯煇憑拍攝轉型正義下台灣現存的蔣介石像,獲得系列照片亞軍,亦憑民進黨政治人物,總統蔡英文及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在大雨下的造勢活動,獲得「一般新聞類」亞軍。此外,他拍攝花蓮玉里大地震後的斷橋,獲突發新聞類季軍。於體育新聞類、圖文特寫類及當代熱點之系列照片,均奪優選奬。其中,當代熱點的系列照片拍攝於2022年間,台灣與中國的緊張局勢,島上的軍事或民安演習,捕捉台海危機下市民的狀態。

年度最佳新聞攝影作品經評審團一致肯定,由黃品維先生拍攝之一般新聞類獲得。評審認為該作品呈現了在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共軍實施一系列圍台軍演,而國軍也加強戒備。但台灣多數民眾並未受到影響,照片在基隆外木山海域遊玩的民眾,與遠方的海軍形成強烈對比。本屆台灣新聞攝影大奬共收到97名攝影師共1794張作品,由五位評審:攝影史研究者陳佳琦、影像工作者連慧玲、資深影像工作者黃子明、資深攝影記者許村旭、 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沈昭良評選。

支持我們、支持好新聞,請成為付費會員,即可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我們還有推出學生方案,一起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年度最佳新聞作品】黃品維/自由攝影師

一般新聞第一名,及年度最佳新聞攝影作品。2022年8月7日,共軍在裴洛西訪台後,實施一系列圍台軍演,國軍也加強戒備,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然而,多數民眾並未受到影響,在基隆外木山海域遊玩的民眾,與遠方的海軍形成對比。
一般新聞第一名,及年度最佳新聞攝影作品。2022年8月7日,共軍在裴洛西訪台後,實施一系列圍台軍演,國軍也加強戒備,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然而,多數民眾並未受到影響,在基隆外木山海域遊玩的民眾,與遠方的海軍形成對比。

本屆比賽亦增設當代熱點類照片,選出攝影記者前往烏克蘭紀錄戰爭的珍貴照片。本屆評審團主席陳佳琦老師表示:「這一次雖然參賽件數下降,但是整體攝影作品水準並未下降。肖像類的作品今年有許多不錯的作品,不論在構圖或人物表現上都頗為用心,所以今年多選出了一件優選作品。尤其當代熱點的類別,看見了台灣媒體對於國際新聞事件的積極參與,也照見了台灣在世界地緣政治的處境,帶回來更多元的觀點。」

【年度最佳新聞作品集】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三周年前夕,香港不少地區都一片紅色旗海,大紅星紅旗與小特區區旗相伴懸掛,北角英皇道的國旗亦在雨中飄揚。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三周年前夕,香港不少地區都一片紅色旗海,大紅星紅旗與小特區區旗相伴懸掛,北角英皇道的國旗亦在雨中飄揚。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4日,六四33週年,是香港維園沒有合法集會的第3年,亦是首次無人申請舉辦集會。戴上印有交叉的口罩的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在銅鑼灣進行默站,數分鐘後即被警察要求離開。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4日,六四33週年,是香港維園沒有合法集會的第3年,亦是首次無人申請舉辦集會。戴上印有交叉的口罩的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在銅鑼灣進行默站,數分鐘後即被警察要求離開。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10日,安老院的長者房間,房內的電視播放著特首林鄭月娥的疫情記者會新聞片段。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10日,安老院的長者房間,房內的電視播放著特首林鄭月娥的疫情記者會新聞片段。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7日,香港疫情嚴重,晚上7時的佐敦廟街人煙稀少。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7日,香港疫情嚴重,晚上7時的佐敦廟街人煙稀少。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5日,香港首個社區隔離設施的方艙醫院已經啟用。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5日,香港首個社區隔離設施的方艙醫院已經啟用。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18日,前《蘋果日報》記者陳珏明在沙田一條滿佈塗鴉痕跡的隧道之中。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18日,前《蘋果日報》記者陳珏明在沙田一條滿佈塗鴉痕跡的隧道之中。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2月18日,明愛醫院的醫護人員將戶外病人全部移入室內。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2月18日,明愛醫院的醫護人員將戶外病人全部移入室內。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2月2日,銅鑼灣有一塊未有廣告展示的白色廣告牌。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2月2日,銅鑼灣有一塊未有廣告展示的白色廣告牌。攝:林振東/端傳媒
紀錄片《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在他執導的新電影《1人婚禮》拍攝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紀錄片《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在他執導的新電影《1人婚禮》拍攝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5日,坪石邨金石樓懸掛了大量國旗及區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5日,坪石邨金石樓懸掛了大量國旗及區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3日,疫情期間,深水埗一間棺材房住戶正在查看連花清瘟膠囊。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3日,疫情期間,深水埗一間棺材房住戶正在查看連花清瘟膠囊。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5月24日,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舉辦「為中國教會祈禱日彌撒」,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主禮。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5月24日,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舉辦「為中國教會祈禱日彌撒」,由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主禮。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1月7日,前《立場新聞》署理總編林紹桐申請保釋獲批 ,離開法院登上私家車後,與妻子擁抱。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1月7日,前《立場新聞》署理總編林紹桐申請保釋獲批 ,離開法院登上私家車後,與妻子擁抱。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9月12日,民眾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獻花悼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9月12日,民眾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獻花悼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17日,一名70歲的長者因感染Covid-19離世,殯葬儀式中,禮儀師在封棺之前把100張由家人親手寫的《心經》,鋪在先人遺體上。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17日,一名70歲的長者因感染Covid-19離世,殯葬儀式中,禮儀師在封棺之前把100張由家人親手寫的《心經》,鋪在先人遺體上。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14日,有逾70年歷史的珍寶海鮮舫,由多艘護航船拖走離開香港仔。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14日,有逾70年歷史的珍寶海鮮舫,由多艘護航船拖走離開香港仔。攝:林振東/端傳媒

【系列照片】第一名 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0月7日,一名香港市民在天星小輪遙遠欣賞維港景色。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0月7日,一名香港市民在天星小輪遙遠欣賞維港景色。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5日,坪石邨金石樓懸掛了大量國旗及區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5日,坪石邨金石樓懸掛了大量國旗及區旗。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4日,六四33週年,是香港維園沒有合法集會的第3年,亦是首次無人申請舉辦集會。戴上印有交叉的口罩的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在銅鑼灣進行默站,數分鐘後即被警察要求離開。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4日,六四33週年,是香港維園沒有合法集會的第3年,亦是首次無人申請舉辦集會。戴上印有交叉的口罩的社民連主席陳寶瑩在銅鑼灣進行默站,數分鐘後即被警察要求離開。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2月6日,小學生在創科博覽 2022會場欣賞中國太空人的模型。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2月6日,小學生在創科博覽 2022會場欣賞中國太空人的模型。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8月8日,香港畫家高立舉行畫展,其中一幅作品《黑暗過後》,乍看是接近鐵鏽色,透過掌心溫度或任何熱力,畫面上的鐵鏽色會漸漸褪去,螢光色的畫面浮現,寄意留下來的人要好好活著,帶著期盼,美好的一天終會到來,黑暗過後會有彩虹。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8月8日,香港畫家高立舉行畫展,其中一幅作品《黑暗過後》,乍看是接近鐵鏽色,透過掌心溫度或任何熱力,畫面上的鐵鏽色會漸漸褪去,螢光色的畫面浮現,寄意留下來的人要好好活著,帶著期盼,美好的一天終會到來,黑暗過後會有彩虹。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7月22日,香港書展有不少書商都在宣傳架上擺放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市民站著在檔位閱讀。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7月22日,香港書展有不少書商都在宣傳架上擺放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市民站著在檔位閱讀。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5日,香港首個社區隔離設施的方艙醫院已經啟用。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3月5日,香港首個社區隔離設施的方艙醫院已經啟用。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0月31日,香港中環蘭桂坊有不少市民穿上特色裝扮慶祝萬聖節,其中有年輕人穿上防護衣以「大白」身份在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10月31日,香港中環蘭桂坊有不少市民穿上特色裝扮慶祝萬聖節,其中有年輕人穿上防護衣以「大白」身份在現場。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6日,食客在尖東一間酒樓晚宴,窗外有一幅國旗在風中飄揚。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6日,食客在尖東一間酒樓晚宴,窗外有一幅國旗在風中飄揚。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9月19日,民眾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獻花悼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9月19日,民眾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獻花悼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18日,前《蘋果日報》記者陳珏明在沙田一條滿佈塗鴉痕跡的隧道之中。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18日,前《蘋果日報》記者陳珏明在沙田一條滿佈塗鴉痕跡的隧道之中。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1日,一雙情侶在落馬州邊境遙看深圳。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2年6月21日,一雙情侶在落馬州邊境遙看深圳。攝:林振東/端傳媒

【系列照片】第二名 陳焯煇/端傳媒

宜蘭大溪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宜蘭大溪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北投的國小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北投的國小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北食肆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北食肆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内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慈湖雕塑紀念公園内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北一所大學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北一所大學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花蓮玉里的國中。
花蓮玉里的國中。
三重馬路旁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三重馬路旁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苗栗一間荒廢廟宇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苗栗一間荒廢廟宇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桃園大溪公園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桃園大溪公園內的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北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北中正紀念堂蔣介石像。攝:陳焯煇/端傳媒

【一般新聞類】第二名 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11月25日,大雨下,台北民進黨總部外舉行陳時中的選前之夜競選集會,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為其站台。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失利,台北市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最終敗選。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11月25日,大雨下,台北民進黨總部外舉行陳時中的選前之夜競選集會,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為其站台。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失利,台北市市長候選人陳時中最終敗選。攝:陳焯煇/端傳媒

【突發新聞類】第三名 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9月18日下午2時44分,台灣台東縣池上鄉發生了規模6.8的地震;雖然震央位於池上,但受創最深的地區為花蓮玉里周邊,並傳出建物倒塌、橋樑斷裂與人員受困的消息。圖為2022年9月20日,玉里高寮大橋。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9月18日下午2時44分,台灣台東縣池上鄉發生了規模6.8的地震;雖然震央位於池上,但受創最深的地區為花蓮玉里周邊,並傳出建物倒塌、橋樑斷裂與人員受困的消息。圖為2022年9月20日,玉里高寮大橋。攝:陳焯煇/端傳媒

【體育新聞類】優選 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4日,花蓮,11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一名原住民拳擊動運員在熱身,台灣持續天氣炎熱,花蓮地區達40度高溫。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4日,花蓮,11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一名原住民拳擊動運員在熱身,台灣持續天氣炎熱,花蓮地區達40度高溫。攝:陳焯煇/端傳媒

【系列照片之當代熱點】優選 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9月17日,為強化全民國防,國防部在桃園馬祖文創園區舉辦「進擊的迷彩」活動,市民拿著槍觀看。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9月17日,為強化全民國防,國防部在桃園馬祖文創園區舉辦「進擊的迷彩」活動,市民拿著槍觀看。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2日,新北八里,坦克在漢光演習前走在街道上。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2日,新北八里,坦克在漢光演習前走在街道上。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7日,台中,漢光演習期間,模擬傷兵進入醫院。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7日,台中,漢光演習期間,模擬傷兵進入醫院。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0日,新北八里,漢光演習前,軍隊的鐵絲纏繞一棵樹。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0日,新北八里,漢光演習前,軍隊的鐵絲纏繞一棵樹。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5日,台北,萬安演習期間,市民走進防空洞避難。
2022年7月25日,台北,萬安演習期間,市民走進防空洞避難。
2022年7月25日,苗栗,一名士兵在漢光演習期間用手機通訊。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5日,苗栗,一名士兵在漢光演習期間用手機通訊。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7日,新北八里的漢光演習。
2022年7月27日,新北八里的漢光演習。
2022年8月4日,新北市,一間早餐店播放中國軍隊台海海空實彈演練的新聞。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8月4日,新北市,一間早餐店播放中國軍隊台海海空實彈演練的新聞。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10月10日,雙十國慶典禮期間,一名參與者手上印上台灣國旗,及“護國衞土你我同行”的標語。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10月10日,雙十國慶典禮期間,一名參與者手上印上台灣國旗,及“護國衞土你我同行”的標語。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8日,桃園,漢光演習期間,一名軍人在廟宇內演習。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7月28日,桃園,漢光演習期間,一名軍人在廟宇內演習。攝:陳焯煇/端傳媒

【圖文特寫類】優選 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11月24日,基隆,一間市場內的美容店播放高虹安的記者會,一名顧客正在店內護膚。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11月24日,基隆,一間市場內的美容店播放高虹安的記者會,一名顧客正在店內護膚。攝:陳焯煇/端傳媒

【藝術與娛樂新聞類】第一名 吳柏源/自由攝影師

藝術與娛樂新聞類第一名。高偉恩是一名變裝皇后,也是一名演員,他在單人戲劇作品《我是既快樂又悲傷》的評審試演會結束後必須與評審們進行演後座談。因此在演後大汗淋漓的同時,走向一旁輕扶著牆壁,喘口氣並緩和剛才演出時激動的情緒。在那當下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手印,也許不是演出的橋段,但卻相當契合演出的核心,在不同性別角色裡的衝突與調適。
藝術與娛樂新聞類第一名。高偉恩是一名變裝皇后,也是一名演員,他在單人戲劇作品《我是既快樂又悲傷》的評審試演會結束後必須與評審們進行演後座談。因此在演後大汗淋漓的同時,走向一旁輕扶著牆壁,喘口氣並緩和剛才演出時激動的情緒。在那當下留下了一個深深的手印,也許不是演出的橋段,但卻相當契合演出的核心,在不同性別角色裡的衝突與調適。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一名 張良一/自由攝影師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一名。地區一處種植高麗菜的山坡地,鋪滿了一袋又一袋的雞糞,作為種植高麗菜的基肥。而其上的中橫公路邊坡,崩塌不斷擴大。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一名。地區一處種植高麗菜的山坡地,鋪滿了一袋又一袋的雞糞,作為種植高麗菜的基肥。而其上的中橫公路邊坡,崩塌不斷擴大。

【當代熱點類】第一名 Daniel Ceng/ZUMA Press

2022年5月13日,烏克蘭,葬禮上14歲的亞歷山大(前右)在媽媽的陪同下撫摸她的父親,他是一名烏克蘭士兵,在與俄羅斯軍隊的戰鬥中被殺。攝:Daniel Ceng
2022年5月13日,烏克蘭,葬禮上14歲的亞歷山大(前右)在媽媽的陪同下撫摸她的父親,他是一名烏克蘭士兵,在與俄羅斯軍隊的戰鬥中被殺。攝:Daniel S.Y. Ceng

【體育新聞類】第一名 李睿哲/AM730

體育新聞類第一名。2022年10月9日,香港桌球大師賽,世界第一的奥沙利文(後)和香港球手傅家俊(前)在決賽相持不下。攝:李睿哲/星島日報/am730
體育新聞類第一名。2022年10月9日,香港桌球大師賽,世界第一的奥沙利文(後)和香港球手傅家俊(前)在決賽相持不下。攝:李睿哲/AM730

【肖像類】第一名 楊子磊/報導者

肖像類第一名。2022年9月25日,一本烏克蘭本土雜誌創辦人斯拉瓦(左)與17歲兒子在烏克蘭基輔家中受訪。從俄國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父子倆便透過臉書直播陪觀眾聊天或示範伸展放鬆以協助他人照顧心理健康,有些影片的觀看次數高達數百或上千。斯拉瓦說這個點子是源於自身的經驗,他在2014年烏東衝突期間曾遭俄軍逮捕和凌虐,後來深受創傷症候群所苦。他說擁抱能在受苦時帶來安慰,尤其是戰爭這種艱難痛苦的時期。
肖像類第一名。2022年9月25日,一本烏克蘭本土雜誌創辦人斯拉瓦(左)與17歲兒子在烏克蘭基輔家中受訪。從俄國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父子倆便透過臉書直播陪觀眾聊天或示範伸展放鬆以協助他人照顧心理健康,有些影片的觀看次數高達數百或上千。斯拉瓦說這個點子是源於自身的經驗,他在2014年烏東衝突期間曾遭俄軍逮捕和凌虐,後來深受創傷症候群所苦。他說擁抱能在受苦時帶來安慰,尤其是戰爭這種艱難痛苦的時期。

【肖像類】第二名 黃建賓/親子天下

肖像類第二名。睡眠其實是人最接近死亡的狀態,對比生與死,浴火與重生,被火焰燒燙傷的夫妻懷中,即將滿周歲的兒子正一天天的成長茁壯。經歷八仙塵爆生死難關的兩個年輕人,復健之路讓他們身心煎熬,是彼此互相鼓勵讓他們決定好好活下去。順著生命走,意外留下的是,更強的挫折忍耐力。
肖像類第二名。睡眠其實是人最接近死亡的狀態,對比生與死,浴火與重生,被火焰燒燙傷的夫妻懷中,即將滿周歲的兒子正一天天的成長茁壯。經歷八仙塵爆生死難關的兩個年輕人,復健之路讓他們身心煎熬,是彼此互相鼓勵讓他們決定好好活下去。順著生命走,意外留下的是,更強的挫折忍耐力。”攝:黃建賓/親子天下

【藝術與娛樂新聞類】優選 吳柏源/自由攝影師

藝術與娛樂新聞優選。民族舞蹈的舞者們在上台演出前,於側台進行暖身,為正式演出做好準備。
藝術與娛樂新聞優選。民族舞蹈的舞者們在上台演出前,於側台進行暖身,為正式演出做好準備。

讀者評論 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恭喜端和 林振東先生。
    期待 林振東的攝影集早日出版。

  2. 真的是很棒的新闻摄影了👍🏻 感觉这个话已经说了好几年了,但希望能一直做赞美的留声机 😊

  3. 恭喜端和各位摄影师!新闻影像就像是某种共同记忆被压缩到瞬时的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