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經常來這裡游泳?』、『因為毛主席喜歡游泳,所以我也游泳。毛主席游的是長江,我游的是珠江。』」今年72歲的劉博智憶述,文化大革命演得最烈的時候,有大量中國人從內地游水偷渡來港,當時的香港流傳著這段廣東人應付公安的對話。
出生於1950年的香港,父母祖籍台山,家中有七兄弟姊妹,家人在九龍太子花墟道經營士多維生。他從小就要騎單車送貨幫補家計,認識不少街坊鄰居,那時候發現,他們都是來自中國不同地方的中下階層,從番禺、客家、上海、東莞都有,「那時候完全沒意識到他們是逃避共產黨而離開。」
記憶中,母親擔著擔挑,把餅乾、糖、油、壽星公煉奶等副食品、貼身衫褲帶上廣州給親戚。劉看到這些東西,明明都是中國造的,不明白為甚麼它們送回中國去。他們士多也會幫客人寄郵包回內地,寄的物品也是與媽媽帶回廣州的一樣。
好喜歡這訪問,謝謝。
好喜歡最後一張在天台拍攝的相片。
白色牆身做背景,代表了劉博智遊走國際,不再拘泥於國籍。
很好的报道,阅读过程特别有趣~!最后看出来摄影师已经看淡了很多,波澜壮阔的是往事了。
纪录片中的叩问跟结尾的豁达形成了对比,也许是摄影师终于看开了,豁达了。我也曾想过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去国外?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把成长的土地建设成想要的样子?为什么放任他们为所欲为?
謝謝。
很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