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里約奧運閉幕,另一具奧運聖火再次點燃,宣告2016里約殘奧會的揭幕。這項為期十天的國際綜合賽事,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共 159 個國家的 4342 名殘疾運動員,一同在奧運的舞台上展現努力的成果。
運動員在台下以密集與艱苦的訓練輔助身體缺憾,到了比賽場上,除了需要面對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是對自身極限的一種挑戰。參與殘奧的運動員,有的需要綁著單臂或坐在輪椅,上身肌肉力量成為致勝關鍵;有的要與義肢裝置融為一體以發揮最好表現;有的運動員失去雙臂,用口咬著乒乓球拍作賽;亦有失去四肢的運動員靠著擺動身驅完成一個又一個的游泳比賽;而在1500米視障比賽中,頭四名跑手成績更比明眼的奧運金牌得主優越,同時亦刷新世界紀錄。
全球一起面對的難民議題,讓史上首支難民代表隊在「沒有國旗、沒有國歌但有一個夢」之下參與奧運,與此同時,也與此前的里約奧運會一樣,本屆殘奧會也首次有一支難民代表隊參與,進一步散發「任何人都可憑藉天賦、技能和精神意志對社會作出貢獻」的精神。
人人都该为生命本身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