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美國
重磅:實驗室裏的政治陰影,被FBI瞄準的中國「千人計劃」
曾經被慶祝的項目開始被譴責,參與者變成了罪犯。在未來,科學還能否進行無國界合作?
評論|
50年來最嚴重邊境衝突:中印能避免熱戰「宿命」嗎?
在許多民族主義者心中,對另一場中印戰爭的想像並未遠去。在歷史死結下,中印邊境上,有一道無法迴避的熱戰陰影。
專訪政治學者方志恒:身處新冷戰原爆點,「弱者」香港如何生存?
「潘朵拉的盒子一旦打開,未來只會更差。不是只有香港,而是整個中國周邊,都可能進入非常動盪的時期。」
評論|
新冷戰的起源、演進和展望
新冷戰的開啟緩慢而模糊,沒有凱南式的長電報,也沒有杜魯門和邱吉爾的鐵幕演說,普通公眾甚至還未覺察而新冷戰就已經開始悄然進行了十餘年。
中國資金?矽谷投資者說:競爭為主,合作為輔
日趨緊張的中美關係觸發了民間投資的「防禦機制」,矽谷開始對中國資金高度警惕,「小心被中國人竊取機密」成了圈子裏常常談起的話題。
週末讀書:走向紅色中國——20世紀美國黑人的「國際陣線」
在這樣兩廂情願的連結中,「中國」超越地理概念,成為一些民權運動者眼中反資本主義和反種族主義的標誌。
歌單:黑人音樂中從來不缺席的社運呼號,就如同他們從未遠離的痛苦
近期非裔美國人的平權呼聲蔓延到文藝界,其實譴責與訴求從未在他們的音樂之中缺席。
評論|
明州黑人抗議,撐民眾還是撐國家?一個「民族國家」的陷阱
現實的刀懸在勇士的頭頂,逼他們按照遊戲規則互相廝殺。
評論|
舊傷復發、舉國共情、集體療癒:強健的美式抗爭和殘酷的美國史
美式抗爭的制度肌理依然壯實有力,它鼓勵人們用民間的強健,拖慢遺忘的腳步、對抗殘酷的歷史。
Are We One? 線上影展拆穿了多少多元化謊言?
如何才能避免落坑,不被爛片圍困,也不成為行業壟斷和白人中心主義的幫凶?
現場: 明尼阿波利斯市街頭的亞裔青年,「我們若沉默,等於默許」
「你不能在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才發聲。」
評論|
大流行病、中美脫鉤、明州抗議之後:美國想讓誰做總統?
美國今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詭譎多變。
1
...
48
49
50
...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