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評論

《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

維瑟爾說,「只要有一個持不同政見者還關在監獄裏,我們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要有一個孩子還在忍飢挨餓,我們的生活就依然有痛苦和恥辱。」

台灣教育實驗20年:給學生怎樣的自由

學生自主的界限在哪裏,教育中是否需要權威?

傳藝六百年,匠人的村莊

申村,一個距離南京250公里的村莊,600年間出了各種能工巧匠,而他們的記憶行將失落⋯⋯

十本書告訴你ISIS來龍去脈

我們邀請三位學者,分別從恐怖主義、ISIS、伊斯蘭主義推薦相關書籍。

一名軟心腸共產主義者的煉成與毀滅:瞿秋白

一位搞革命的抑鬱症患者;一個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唯美主義者;一個憎惡舊社會的多愁善感者......

捉住沙林傑,有可能嗎?

「沙林傑搬進新罕布什爾州林間居住,一部分就是因為想要躲避美國名人文化的入侵和輕侮」,而像薩雷諾拍的《沙林傑》這種東西,則正是「這種文化的復仇」。

你會選擇戒掉吃肉嗎?

作為肉類消費者,我們可以如何好好地利用手中刀叉以及投票權,做出一些改變?

「印第安黑土」──來自過去的贈禮

面對生態問題,印第安人的做法是想辦法解決。與其適應自然界,他們反倒創造了自然界。他們當時正致力於將亞馬遜地區的土壤改造成適合人類使用,結果哥倫布就在這時候出現,毀了一切。

令人肚子咕嚕叫的繪本

翻開書頁,展開一趟澳洲之旅,跟着袋貂祖孫,走遍七大省份,吃盡經典美食,尋找救回小袋貂的魔法⋯⋯

於淵:「自古以來的中國」,真的存在嗎?

中國──如果可以把帝制時期的中華帝國,也稱為中國的話──它的現代疆域是如何形成的?自古以來的中國,是現在我們經常說的中國嗎?

什麼叫「香港」,這些電影還記得

《港囧》中懷戀的港產片只是香港電影的一部份,不完整的香港电影、被曲解的本土文化才是真囧。

肚餓毛毛蟲冷麵

「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可還是好餓喔⋯⋯」毛毛蟲吃啊吃,這是一個吃出生命力和希望的經典故事。

如何書寫那沒人想再看的書

雨傘運動爆發一周年,檢視各種「雨傘後」書寫,展望前路,須得先整理概念。「雨傘」作為符號,愈書寫發揮,其正面價值便愈減弱。真實是如此殘酷,它召喚主體,而主體正是那敢於否定及超越自己所作的⋯⋯

8本書,帶你進入平面設計師王志弘的內在世界

211本書籍設計作品,不僅是王志弘個人創作生涯的集結,同時也是16年來台灣書籍設計百花齊放的最好史料。

一口吃掉「南瓜鬼」

自己動手耕作,除了能吃到不含農藥的有機食物外,也可把孩子從繁忙的學業和電玩的虛擬世界中釋放出來。《好一個瓜啊!》就是一本能引導孩子親近大自然的繪本,萬聖節將至,我們就用南瓜做個小鬆餅,一起閱讀這綠色繪本。

《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

編者按: 跟孩子看繪本,不為認字,不為面試,只為裏頭廣闊無邊的世界,和很多太值得珍重的美好價值。我們每周會挑出一本佳本,或回應時節,或與孩子身處的世界對話,希望你們今晚就能跳進圖文共舞的閱讀世界,與孩子打開遼闊的討論空間。

文革第一個冬天的血色浪漫

人們都曾充當文革的社會基礎,卻少有人反省自己當時的所為和不為,更少崇敬和懷念在其中反抗和為此付出代價的人。

《好一個餿主意》

編者按:與孩子共讀繪本,不為認字,不為面試,只為裏頭廣闊無邊的世界,和很多太值得珍重的美好價值。我們每周會挑出一本佳作,或回應時節,或與孩子身處的世界對話,希望你們今晚就能跳進圖文共舞的閱讀世界,打開遼闊的討論空間。

特朗普說自己很懂中國,他的書單你看過幾本?

「幾十年來,我讀過上百本關於中國的書。我知道中國人,我和中國人一起賺了很多錢。」特朗普列出二十本「中國閲讀清單」。

她聰明,她做過兔女郎,她是女權主義者

這是本屬於葛羅莉亞自己的回憶錄,卻因為她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對美國女權運動的回顧。

科學?偽科學?讓你發現生活已被「科學」包圍的8本讀物

8本科普讀物展示現代生活如何被「科學」所包圍,我們可用懷疑來保護自己嗎?

一人一票,就能有大眾想要的結果?選讀《理性選民的神話》

公民們參與投票,有可能不是為了讓政策勝出,而是為了感覺良好?

童偉格:奈波爾筆下的民主實踐與島嶼式歇斯底里症狀

帶偏見的孤立言說主體,才能於虛構中點出現實的荒謬諷刺

《那些異國玩意兒》——低等人種澳洲原住民?

在殖民者的眼中:「澳大利亞原住民長相奇特,乃是最低等的人種……他們是野蠻人,會吃人肉,得耗費許多功夫才能讓他們過文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