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還是普羅米修斯?人人影視所不能代表的字幕組評論

海盜還是普羅米修斯?人人影視所不能代表的字幕組

談論字幕組在中國的影響時,應該把字幕組和人人影視分開拆解。

《魔物獵人》電影風波:相比「辱華」,互聯網巨頭還有更大麻煩?

民族主義情緒暴漲並不稀奇,但除此之外,另一個聲音正在網絡輿論上逐漸崛起。

在央視投放廣告的B站,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B站把網站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作為最大的議價籌碼,用「幫助國家完成對青少年的意識形態教育」來換取一定程度上的「行政外包」權力。

自嘲反諷還是加油鼓勁?——流行網絡的熱詞「打工人」到底有何源起?

平台數據分析工具顯示,「打工人語錄」在10月中下旬突然在社交網絡刷屏,但它的起源則要追溯到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

網易、高以翔、華為251⋯⋯中國網絡民族主義為職災「讓位」?

當中國互聯網上的民族主義話語「讓位」給階級話語的時候,真的做到了無縫切換嗎?

中國大城市新貧困階級:「小鎮做題家」的選擇題

「入關學」是在幻想的層面搞對外侵略,「摸魚學」則是在實踐的層面對內搞「分布式罷工」。但它們有一個共性:都回避了推動當下中國的政治格局進行某種程度的改變這一問題。

舉報、燒書、改章程⋯⋯「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在中國遭遇了什麼?

或者,被期待的那種個體是——有用,能在996中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有用;但不需要自由,最好別有靈魂。

豆瓣的「無為而治」,最終也經不起時代的風浪

豆瓣沒變,只是水淹過後,它看起來不一樣了。

虎撲直男與飯圈女孩,誰才是更先進的愛國力量?

無論是誰,都已經明白一點:如果黨不喜歡我們喜歡的東西,那麼我們喜歡的東西可能瞬間消失,而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996工作制:東亞式工作倫理,面對互聯網時代拐點

相當多中國互聯網公司一方面口頭上宣稱崇尚「矽谷文化」, 但另一方面和上一代中國民營企業沒有太大實質區別,內心深處仍然信奉東亞式的工作倫理。

《流浪地球》評分攻防戰:「彌賽亞情結」與另類民主實踐?

回顧整個事件,只能說網友在太多的問題上有強烈的表達訴求,而中國大陸的輿論和政治環境沒有給他們表達的空間。最終,一部電影和一個網站承載了原本不應該由他們承載的任務。

面對騰訊霸權,社交媒體挑戰者為何「偏向虎山行」?

在挑戰者「多閃」、「馬桶MT」和「聊天寶」剛剛起跑的時間點,斷言這場戰爭的結果可能為時尚早,但分析這場戰爭為何為發生,對於我們理解當下中國大陸的互聯網行業仍然頗有幫助。

吳亦凡粉絲美國刷榜,一場輻射出亞洲的中國飯圈應援輸出

實際上,這些粉絲群體並不是不知道刷榜行為本身的不正當性。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腐女涉黃,同志背鍋?新浪微博「三日禁令」的動機分析

新浪微博四月中旬發布通告,聲稱將清理色情暴力及同性戀題材,三天後又將同性戀解禁,其間邏輯何在?同為整肅對象,「腐女」與「同志」之間又有何種緊張關係?

從「毅絲」到「段友」,兩千萬日活的手機應用為何被突然斬殺?

低調沉默的「內涵段子」被廣電總局斬殺事發突然,不同於通常先警告、整改,這次直接就是勒令關停,而「今日頭條」方面甚至完全沒有接到預警。其中原因何在?坊間說法不一。

中國乒乓球男隊「兵變」:一場國家和粉絲之間的風暴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包攬全部四枚金牌,這並不讓人意外。意外的是他們有了一個被稱為「迷妹」的愛好者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