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深度

網易、高以翔、華為251⋯⋯中國網絡民族主義為職災「讓位」?

當中國互聯網上的民族主義話語「讓位」給階級話語的時候,真的做到了無縫切換嗎?

2019年12月7日,愛國團體在灣仔港灣道花園發起集會。

2019年12月7日,愛國團體在灣仔港灣道花園發起集會。攝:林振東/端傳媒

比利小子

刊登於 2019-12-08

#互聯網#比利小子#評論

過去半個月,中國大陸連續發生了三起與勞工權益有關的事件,其中一起還與明星企業華為有關——

11月28日,華為前員工李洪元在各大網絡平台稱,2016年他曾內部舉報所在部門的造假行為,2018年他未獲續約。他接受了這一決定,與公司談判後,他的離職補償金從通常的「N+1」(N為在公司的工作年限,以該年限加一再乘以月薪是中國大陸常見的離職補償金數額)調整為「2N」。

但在2018年底,李洪元被深圳警方拘留,前後共被羈押251天,警方變換了三種涉嫌罪名進行調查,檢方最終認為證據不足未予起訴。李洪元最後獲10.7萬人民幣的國家賠償金。中國網民將這件事稱為「251事件」。

網民針對華為的評論也經歷「逆轉」。過去一年,作為中美對抗標誌的「抗擊外敵的英雄」,華為人設一夜崩塌,變成了人人唾罵的「無良資本家」。然而,當中國互聯網上的民族主義話語「讓位」給階級話語的時候,真的做到了無縫切換嗎?本次事件給了我們一個不錯的觀察窗口。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