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
-
中國稱因檢出介殼蟲暫停台灣進口菠蘿,是健康考量還是外界說的「以商圍政」?
有論者指出大陸相關做法是慣用的「以商圍政」,過往還有哪些例子?此舉將會如何影響兩岸的經貿關係?
-
搶救大潭藻礁:台灣環團發起連署反對天然氣接收站興建,開發與保育如何平衡?
平均10年才能長1公分、外表像珊瑚礁一樣的藻礁,到底何以珍貴?
-
台灣藝人鄭家純揭性騷擾掀熱議,你如何看這場 #metoo 風波?
為何在亞洲性平路上擔當資優生的台灣,仍然出現各種厭女惡言?
-
台灣學測作文考題:「如果你有一座新冰箱」,你會___?
「當你打開冰箱,通常想尋找甚麼?又看見甚麼?假如有一座屬於你的新冰箱,你會有怎樣的想像?」
-
老高談尼采惹爭議,哲學研究者回應,你如何看一場意外掀起的尼采購書潮?
網絡炎上,老高的影片到底要不要較真?
-
台灣網絡聯署通過國高中推遲至9點半上課,這樣有助於學生發展嗎?你怎麼看?
老師在黑板前講課,學生在座位上睡意漸濃,如果能晚點上學,這樣的情況會改善嗎?
-
台灣網絡節目《木曜4超玩》走出 YouTube 開演唱會,這是網絡綜藝的新型態嗎?
當線上免費影片蓬勃,網絡節目會跟傳統電視節目形成競爭嗎?
-
北一女學生在園遊會「擺攤陪聊」,你看到的是創意、父權經濟,還是性別歧視?
「自我物化」、「陪聊就是風俗」,在性平排名位居亞洲之冠的台灣,為何事件中仍會浮現眾多針對女性的惡言?
-
中天新聞台換照遭否決,這是打壓新聞自由還是維護民主?你如何看?
有人指中天早應被除牌以防虛假報導,有人指是政府打壓異議者,你如何看?
-
台灣戒嚴時期監控檔案逐一釋出,假如你曾被監視,你會想看自己的檔案嗎?
面對過去的陰霾,有人選擇掀起歷史,有人選擇不回頭往前走,你如何看他們的選擇?
-
台灣「鄰居月薪25萬」一文引發網友爭議,高薪與低薪的煩惱真的一樣嗎?
薪金高低除了世俗定義的階級差別之外,還有哪些根源性的分別?你是如何定義「快樂」呢?
-
台灣記者透露曾協助港示威者偷渡到台,要求政府訂立援助機制,你如何看?
鍾聖雄指控民進黨未有盡力協助示威者而公開信息,被批令救援工作更困難,你如何看?
-
台灣歷史書整改:不提三國、「略古詳今」,這是去中國化還是提高台灣意識?
近年來,中港台均對中國歷史課程作出調整,你如何看待各地調整角色的分別?
-
台灣「威力彩」31億新台幣獎金兩人平分,你也有被捲進過「彩劵瘋」嗎?
公益彩劵屬於賭博形式的一種,那你如何看待彩劵對社會整體的利與弊?
-
台立法院提案增加華航和護照的本土元素,有指加快「去中國化」,你怎麼看?
「去中國化」是強調台灣的國家身分認同,還是會讓台灣陷入意識形態對立的舉動?
-
台灣推國民法官制:抽選民眾與法官合審合判,有助提升社會對司法的信任嗎?
你知道「參審制」和「陪審制」的區別嗎?你所在的地方正在實施哪一種審判制度?
-
國民黨立委佔領台灣立法院,抗議陳菊出任監察院長,你如何看?
藍營認為政府的做法是「酬庸行為」,政府則批國民黨「把台灣的民主當人質」,你如何看?
-
台灣反骨男孩模仿黑人抬棺塗黑臉引爭議,原為反映趣味的影片為何備受爭議?
你如何看待一些黑人特有的文化脈絡和歷史遺留問題?華人以及西方社會對待黑人的態度和有色人種的刻板印象該如何得以消弭?
-
台灣擬就自費醫材收費設上限,由政府管制價格是惠民做法還是阻礙醫患選擇權?
各醫院間自費醫材收費不一,背後反映的是醫院對設備品質的定位或是由患者需求引發的競爭?由政府出手管制市場定價能解決問題嗎?
-
「港版國安法」審議在即,蔡英文發文稱或停用《港澳條例》,你怎麼看?
《港澳條例》廢止掀起討論,這會促進台灣重新審視並促使通過擱置14年的《難民法》嗎?
-
從失去邦交國,到疫情防控獲國際認可,你如何看蔡英文執政四年的「成績單」?
蔡英文就職連任台灣總統,中美台三角關係將會如何發展?你怎麼看?
-
台北車站大廳擬永久禁止席地而坐,有網友號召「坐爆台北車站」 ,你怎麼看?
外界針對大廳空間的使用屢有爭議,你如何看待台北車站大廳作為公共空間的論述?
-
美日等8國發聲支持台灣,你怎麼看台灣加入世衛大會的前景?
世衞稱成員國對此台灣問題「缺乏政治共識」,總幹事「沒有授權」決定邀請台灣參會,你如何看?
-
太陽花學運、反修例案件判決引爭議,你如何看社會運動中的「罪與責」?
在公民抗命中,示威者往往會面臨是否違法的考慮,公民抗命可以與法治兼容嗎?你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