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
-
同志不分藍綠?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被批為藍營站台,你如何看?
祁家威其後公開宣布挺蔡英文,呼籲大家打破藍綠情結,還有哪些議題的推動需要打破藍綠情結?
-
林心如遭誹謗台獨勝訴,成為首位「中國法院認證非台獨人士」,你怎麼看?
此「法定」的政治取態會成為藝人與「台獨」割席的趨勢嗎?
-
台兒福聯盟斥資3.7億購屋引爭議,公益組織運營資金該如何分配?
有學者認為是次爭議恰體現出公眾對社服團體的刻板印象與NGO困境,最應聲討的是政府在此處的缺位,你怎麼看?
-
台灣「網紅」歡樂無法黨引熱議,你如何看待這個新世代的政治嘗試?
如何喚起年輕世代的政治熱情?新世代的政治型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消失22年的販賣機重返台北校園,被指個資外洩、圖利廠商,你怎麼看?
柯文哲前早曾提及不應讓販賣機進入校園,現在話風急轉彎;在大數據時代,以人工智慧之名為一切行為開脫是否可行?
-
在台港陸學生連儂牆衝突愈演愈烈,校方應如何處理爭端?
你怎麼看撕毀連儂牆貼紙的行為?文化衝擊下該如何進行異議表達?
-
邦交國數量不斷下降,台灣外交何去何從?這會對總統大選帶來變數嗎?
索羅門群島與台灣斷交,將引起怎樣的國際政治變動?
-
郭台銘退出國民黨並批評其腐朽,他參選總統將對局勢有何影響?你怎麼看?
郭台銘的退黨意味著參選總統嗎?這對於2020台灣大選局勢有什麼影響?
-
台灣兒童公益劇團紙風車劇團取消在台中的演出,是誤會一場還是政治綁架?
「政治不是就是在為這群沒有票的拼未來嗎?」如果選舉造勢會變為給孩子的演出,將會變成什麼樣?
-
中國國家電影局宣布暫停大陸參加台灣金馬影展,我們該如何理解藝術與政治?
限制自由行、暫停參展金馬影展,這對台灣局勢釋放了什麼信號?這樣的信號會有什麼走勢?
-
台灣大選前夕,47個中國大陸城市居民赴台旅遊受限,將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被指「過於依賴政府及大陸市場、產業類型單一」,台灣的旅遊觀光業是否存在缺陷?
-
韓國瑜將代表國民黨對決蔡英文,他們各代表了台灣民眾的哪種聲音?
柯文哲及郭台銘是否參選仍未明確,他們對明年的總統選舉將帶來甚麼影響?
-
台灣調查指逾5成上班族擁有網紅夢,你怎麼看網紅現象崛起?
生活方式、語言學習、好物評測、影視吐槽、電競直播……你有收看「網紅影片」的習慣嗎?
-
長榮罷工關鍵「禁搭便車條款」:非工會成員應否共享工會所得成果?
「禁搭便車」有助工會團結、提高工會協商籌碼;長榮公司則認為需重視非工會人員的聲音與權益,並避免同工不同酬的問題,反對「禁搭便車」,你如何看?
-
世新大學性別氣質歧視霸凌爭議:性平課程應該列入必修課嗎?
有人認為對施暴者人肉搜索的行為是在「以暴制暴」,你怎麼看?
-
就算貓咪跟政績無關,但你還是點讚了?你如何看台灣行政院的「幼貓宣傳片」?
以萌寵為主角的官方解釋性宣傳片可以更好貼近民眾嗎?你怎麼看這種類型的嘗試?
-
台灣同婚專法親子關係問題暫未達成共識,LGBT撫養問題為何頻起爭端?
「同性婚姻」、「同性家屬」、「同性結合」,你對台灣同婚三草案協商怎麼看?
-
兩岸三地勞工齊控訴工時長薪低欠保障,我們該如何反思今日的勞資關係?
你認為近年勞工運動是愈發成熟,還是愈發缺少參與和關注?勞動節的意義在今日應如何得到重視和反思?
-
韓國瑜稱「無法參加現行制度的初選」,你如何評價其五點聲明?
郭台銘、韓國瑜、吳敦義,國民黨總統初選暗流湧動,對於其間關係及不同人優劣勢你怎麼評價?
-
台灣教師法修訂,評審委員會組成受爭議,「不適任教師」應由誰決定?
有教師團體認為,修訂條例中大幅增加解聘情形且極為嚴苛,是政府對教師團體的污名化,你怎麼看?
-
倫敦政經學院地球儀藝術品引發主權爭議,你怎麼看?
西方在處理兩岸問題時如何避免尷尬?
-
NCC裁定中天新聞涉失實和偏頗報導,是干涉新聞自由,還是堅守新聞價值?
台灣高校發起罷看中天新聞以抗議報導偏頗,台大學生會與校內餐廳達成共識,將餐廳電視機播放頻道的選擇權交給學生,有人認為學生的抵制有損言論自由,你怎麼看?
-
韓國瑜在「經濟之旅」中會晤中聯辦官員掀爭議,你怎麼看?
有評論指,韓國瑜進入中聯辦有直接承認「一國兩制」的意涵,亦有指韓的訪問乃正常行程,不應「上綱上線」,你如何評價韓國瑜此行?
-
台灣數位身份證擬不現國旗、隱藏性別和配偶,你認同嗎?
有民調顯示,七成人認為身份證上應顯示「姓名」、「身份證字號」及「出生年月日」,過半數認為「相片」、「性別」、「配偶」、「住址」應保留,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