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
-
香港人移台數量創紀錄,台灣審查定居許可趨嚴,你怎樣看?
基於國安考量,台灣收緊香港人定居許可審查,你如何看?
-
《時代革命》在台上映,再度引發台灣對港人道救援的討論,你如何看?
你認為台灣政府有沒有道德義務為流亡港人提供政治庇護?
-
台劇《初擁》拍攝期間發生致命意外,你如何看影視業基層勞工的權益問題?
事件揭發外景拍攝欠缺安全措施,你認為製作公司應負上責任嗎?
-
台灣出版社校對新書把「大陸」換成「中國」,鬧出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笑話,你如何看?
一本書在兩岸都遭遇篡改,作者批評「海峽兩側各有各的崩壞」,你如何看?
-
台北一所高中近日高票通過取消強制早自習、朝會規定,你支持嗎?
部分人視早睡早起為一種美德,認為推遲上學可能助長懶惰,你如何看?
-
長榮海運給員工發放高額年終獎金,平均金額達「40個月」薪金,你如何看?
有分析指海運行業的龐大盈利是由壟斷而來,你如何看?
-
台灣新北有中學頒布「禁愛令」,禁止學生之間的親密行為,你如何看?
你曾在學生時期遇過不合理的校規嗎?
-
台灣社交平台推出新型職業「掛睡師」,你如何看「躺著就能賺錢」的職業?
情感上的需求可否用買回來的「陪伴」服務去填補?
-
國立臺灣大學採用音譯作為教學樓的英文名稱,稱有利推動外籍師生溝通,你如何看?
面對各地學生對教學樓中英名稱理解的差異,你有想到解決方法嗎?
-
台灣YouTuber利用Deepfake技術將名人臉孔合成色情片販賣,你如何看當中倫理問題?
你認為換臉技術造成的濫用和私隱問題可以如何防範?將AI技術犯案刑事化能杜絕相關情況嗎?
-
台北六公園安裝三分鐘盪鞦韆計時器,能有效解決「一位難求」的問題嗎?
有時事評論者認為,孩子之所以會把鞦韆交給下一個孩子,僅是因為「三分鐘到了」,而不是為了分享,你覺得呢?
-
台北倡議月經平權為女國中生提供免費生理用品,月經污名現象會否被終結?
來月經就是不乾淨和應該羞恥?你還聽過哪些月經污名化標籤?
-
台灣藝人陳建州被揭發使用非法機上盒收看奧運引爭議,你如何看?
一個盒子就可以擁有許多收視內容,你有使用機上盒嗎?你知道當中的運作原理嗎?
-
高玩、二外、我giao、幹飯人?你能看懂2021年時下年輕人的網路用語嗎?
長期使用網路用語是否會令年輕人詞彙匱乏、影響表達能力?
-
台中男童柔道課被重摔27次入院70日後不治,兒童體能訓練尺度該如何把握?
市場上有許多兒童興趣培訓機構,政府如何規範管理?培訓機構又應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
-
台大學生會提案廢除國文必修改為通識失敗,你如何看大學國文教育之必要?
國文課改通識是讓學生能學其所好、提高課程品質的好方法嗎?你如何看?
-
台灣四年內兩度大停電,你有受到影響嗎?
一宗人為失誤的電廠跳機事件為何造成全台停電?
-
美日聯合聲明52年來再度提及台灣,聲明將如何改寫中美日關係?
聲明中日本一改過去對台海問題中立的態度,這意味著「中日友好」的策略已徹底轉向「美日同盟」了嗎?
-
台灣零食「綠乖乖」能保機器「乖乖」運行?你相信這股神奇力量嗎?
有學者指出,擺放綠乖乖是一種「文化心理」,能撫平不可預知的部分,你同意嗎?
-
小端網絡觀察:看得到的台灣「鮭魚之亂」 ,看不見的原住民改名困境?
當大家都開心地討論「鮭魚之亂」,也有網民質疑,為何漢人隨便改名,然而原住民卻無法改他們自己的傳統姓名?
-
中國稱因檢出介殼蟲暫停台灣進口菠蘿,是健康考量還是外界說的「以商圍政」?
有論者指出大陸相關做法是慣用的「以商圍政」,過往還有哪些例子?此舉將會如何影響兩岸的經貿關係?
-
搶救大潭藻礁:台灣環團發起連署反對天然氣接收站興建,開發與保育如何平衡?
平均10年才能長1公分、外表像珊瑚礁一樣的藻礁,到底何以珍貴?
-
台灣藝人鄭家純揭性騷擾掀熱議,你如何看這場 #metoo 風波?
為何在亞洲性平路上擔當資優生的台灣,仍然出現各種厭女惡言?
-
台灣學測作文考題:「如果你有一座新冰箱」,你會___?
「當你打開冰箱,通常想尋找甚麼?又看見甚麼?假如有一座屬於你的新冰箱,你會有怎樣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