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Opinion:「既然活著,就活的精彩,或許慢慢會明白吧。」廣場

Your Opinion:「既然活著,就活的精彩,或許慢慢會明白吧。」

我們在圓桌問了桌友一個問題:「你遇到的第一個哲學問題是什麼?」

Peter Wong:紙媒積累20年後,我加入新媒體戰圈

科技不僅改變了閱讀平台、週期,也改變了內容生產思路。最新最快未必是重點。

轉型三年,三份報告,紐約時報遇到的空前阻礙是什麼?

三份報告揭開紐約時報數碼化道路的覺醒、確立及自我批評,傳統與創新的拉扯衝擊著百年老報,也成為傳統新聞業者共同面對的問題。

給H的回信:怎樣面對無處安放的憤怒

保有對自由堅定不移的信念與堅持,用閲讀和寫作實現靈魂的高潔,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爭取自由,一定是可能的。

給Z的信:我們都曾困惑

困擾人們的總是類似的主題:個人選擇的迷惘,信賴的價值觀與現實世界的摩擦。那些看上去有能力擊破一切的人,也不過是恰好在某個位置而已。

讀者來函:國際不再恐同日,同志需要「政治出櫃」

中國同志社群的命運,需要和不同群體聯結,需要「政治出櫃」──公開、勇敢地談政治。

作者手記:為什麼檳榔業應該且值得探索?

鄉村社會的空缺,只能讓穩定而具有社會意識的鄉村產業來補位。

五幅圖告訴你:香港媒體玩完了?我Sh*t!

世道如此,媒體人更要鼓起勇氣,大聲說 “Sh*t !”,其實是不認命,不妥協!

如何使用網絡論壇、社交平台,發現讀者關心的新聞?

如何第一時間發現讀者關心的潛在熱門話題,是新聞工作者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有顆訓練員的心,處處都是小精靈?真實世界可能剛好相反

國際新聞形勢愈烈,但「難民」、「穆斯林」、「伊斯蘭國」這些慣用關鍵詞早就射不準事件的靶心。如何與心中的偏見做鬥爭?

讀者來信:我怕他們毫無預感,在溫暖中大難臨頭

我看到模糊間,所有人都在打擦邊球的熱鬧,越來越多人質疑紀念六四是一種莫名其妙的狂歡。

為什麼二十多年過去,紀實攝影我們還在說《人間》?

端嘗試用「距離」體察影像:盡量接近新聞的人和事,聽他們説故事,然後輕輕走遠一點,去觀察,或許加一點想法,或許像根本不存在於現場,然後拍攝。

面對女性身份的傳統設定,亞洲女記者做了什麽選擇?

在今天,女記者的工作仍舊受性別影響,家庭與事業的兩難抉擇依然奏效,但亞洲女記者們卻幾乎有著相似的選擇。

讀者來函:民主的台灣,請不要用我老家的方式對待我

承諾書不是一紙空文。雖然我只來台灣停留一百天,但我也有權利在這片土地上和任何人一樣呼吸自由的空氣。

記者手記:我生活在美國最大的自由派泡泡中

媒體逐字逐句地分析特朗普,但不把他當一回事;他的支持者正好相反,認真看待他,但不對他的用詞吹毛求疵。

給A的回信:這世界的歌聲,當然與你有關

生活不總是勵志,但不要因此懲罰自己。

記者手記:聽難民傾訴白白等待的痛苦

這一年來,香港公眾把在港難民與大壞蛋畫上等號。記者想知道的是,怎樣的社會和制度因素,才令這些本來算是逃出生天的人又走上這條違法絕路?

記者手記:該怎麼看待一個進入癲狂的法務部長?

台灣法務部長羅瑩雪這四、五天來的表現,給新聞工作者最嚴酷的考驗就是:究竟該怎麼看待一個進入顛狂狀態的法務部長?

給K的回信:誰來決定智識的邊界

個性定製將喜愛的新聞送到身邊,滿足之餘卻又隱隱不安,演算法影響認知的邊界,片面的消息讓人蒙蔽在舒適圈,我們要怎麼辦?

記者手記:在李波的謎之微笑中,向真相突圍

從書商李波「被失蹤」到「被出現」,三個多月來,記者眼見此案在明處的一幕幕變化,更感到暗角中不可測的現實。

編輯手記:政治文明都不同,政治評論怎麼會相同?

台灣的知識分子,可以兼具社會運動者和立法委員的雙重身份,可以自由發言。作為一個生長在大陸的媒體人,面對這樣的真實個案,我羨慕,更為大陸的環境感到屈辱。

讀者來函:台灣為何與中國大陸漸行漸遠

大陸已經給台灣這麼多好處,為什麼台灣人仍然不買單?答案其實很簡單,大陸人給的不是台灣人真正最在意的。

美國新媒體Axios誕生,要為碎片化新聞正名?

媒體寒流中逆勢誕生,Politico 原班人馬試圖打造長得像 Twitter 的專業新聞。

尼泊爾的年輕精英,會因為熱愛尼泊爾語歸來嗎?

如果尼泊爾的年輕精英紛紛出走,不再回來,甚或不懂、不用尼泊爾的語言,那麼這個2600多歲的古老文明,誰來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