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入獄:薩科齊涉卡扎菲政治獻金案獲判5年,仍堅稱無罪|Whatsnew

這是法國1945年以來,首次再有前任國家元首入獄,前一位是與納粹德國求和而獲叛國罪名的維琪政權前總理貝當。
2025年10月21日,法國巴黎,法國前總統薩科齊離開住所前往拉桑特監獄自首,向支持者揮手致意。攝:Jerome Gilles/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國際 法國 非洲 政治 法律 選舉

端傳媒 10 歲了!一路走來,我們始終相信,有些故事必須被說出,真相需要被守護。這十年的堅持,來自讀者的信任與支持。未來的每一步,我們仍需要你同行。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一起訂閱守護獨立報導,讓真相持續被看見。

10月21日巴黎時間上午9點40分,法國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緊緊牽著妻子卡拉(Carla Bruni-Sarkozy)的手,坐上駛往監獄的汽車。四周街道站著上百位支持群眾,高喊他的名字「尼可拉」為其打氣,因為他可能將在牢獄中服刑至少5年。

卸任後官司醜聞纏身

薩科齊在2007年至2012年擔任總統,隨後在連任選舉中敗給左翼社會黨的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雖然任職僅僅5年,卸任後的薩科齊卻很快面臨官司纏身至今——他不只一次被控收受大筆政治獻金,此外還多次被控貪污、賄賂法官以取得機密資訊、妨礙調查等多項訴訟。

此次讓他正式入獄的指控來自一名軍火商爆料,揭露薩科齊曾在2006年底試圖收受利比亞強人前總統卡扎菲(Muʿammar al-Qaddafi,台譯格達費)提供的4000萬英鎊,作為競選資金之用。這筆款項曾嘗試透過中間人洗白再轉至薩科齊手中。

2025年9月25日,巴黎刑事法庭宣判薩科齊犯下共謀罪(conspiracy),因為他允許兩名幕僚前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參與談判,意圖取得卡扎菲的非法獻金。司法部門調查認為,最後這筆交易並沒有順利完成,但相關談判行動已經足以讓薩科齊獲處5年徒刑,另外繳交10萬歐元罰金,且5年內不得擔任公職。

《世界報》報導,這起審判共有8人遭到定罪,除了薩科齊之外,還包括前愛麗舍宮辦公廳主任蓋昂(Claude Guéant)遭判6年、前內政部長歐特佛(Brice Hortefeux)遭判2年等;另有5名牽線洗錢的中間人被判1.5至6年不等徒刑,最高罰款至400萬歐元。至於最初爆料的黎巴嫩裔法籍軍火商塔基丁(Ziad Takieddine)也被法庭視為共犯,但由於他已身故,法院宣告訴訟中止。

最令社會震驚的是,法官下令將薩科齊立刻收監,必須先入獄才能上訴。判決中指出,這是因為薩科齊所犯罪行「嚴重程度超乎尋常」並且「足以動搖公民信任」。

2025年10月21日,巴黎,示威人士舉著反對資本主義、薩科齊和法國富翁文森特·博洛雷的標語牌。攝: Laurent Caron /Hans Lucas via AFP/Getty Images

利比亞為何企圖收買法國?

France 24報導,根據多達70冊的卷宗與檢方起訴書顯示,這起交易背後的原由,是卡扎菲試圖以鉅資換取未來法國總統的全力協助,以期再被國際社會接納。

此前,1988年與1989年連續發生泛美航空洛克比空難(Lockerbie Air Disaster)與法國聯合航空772號班機空難,背後策劃者據信都是利比亞恐怖份子。卡扎菲政府雖然承擔了賠償罹難者家屬的責任,但因為拒絕引渡涉案利比亞公民,仍然遭到國際制裁。

因此,薩科齊身為總統候選人卻派遣親信與利比亞時任情報首長塞努西(Abdullah al-Senussi)見面,對於兩起恐怖攻擊中數十名法籍罹難者的家屬而言,不禁感到「背叛」與「蔑視」。今年1月,部分家屬也參與了庭審,罹難者之女迪亞西奧(Nicoletta Diasio)在法庭上質疑,薩科齊政權將罹難者的記憶當成了政治交易的籌碼。

在薩科齊之前,當代法國只有一位前元首曾經入獄服刑,即是二戰時期「維琪法國」領導人貝當(Philippe Pétain)。由於他帶領維琪政府主動向納粹德國妥協合作,又鎮壓內部異見人士,戰後在1945年因叛國罪獲判死刑,由戴高樂特赦改為終身監禁。

早在卡扎菲的政治獻金一案曝光前,薩科齊已因另一樁政治獻金醜聞而訴訟纏身。當時他剛剛卸任,就被指控競選期間收受法國萊雅(L'Oréal)集團女繼承人貝當古(Liliane Bettencourt)的大筆資金,但該案因證據不足,很快遭到撤銷。

不過,薩科齊又因為試圖賄賂法官獲知更多案情,面臨妨礙調查等罪名。巴黎法院2021年為此判處他3年徒刑,其中2年獲緩刑,剩下1年則需佩戴電子腳鐐居家軟禁。此判決於2025年2月生效,服刑期間除去法庭受審之外,薩科齊只能在上午8點至晚上8點間出門,但他居家服刑三個月後便獲得有條件釋放。

此外,薩科齊還因為另一樁2012年競選的政治獻金案獲判1年徒刑,其中6個月得以緩刑,但另外6個月必須入獄服刑。他也因此判決失去了法國榮譽軍團勳章。這是法國政府表彰特殊貢獻者的最高榮譽。

面對司法指控,薩科齊從頭到尾都堅稱自己無罪。21日他在前往監獄途中,還在社媒平台X上發文表示「被關押的不是前總統,而是一位無辜者。」

「我堅信真相自明,但這代價多麽沈重。......別為我感到難過,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在身邊,只是今晨的我深深感到悲傷,因為法國被復仇的意志給羞辱了。」

薩科齊的律師英格瑞恩(Christophe Ingrain)已在他入獄後立即申請釋放,批評將其收監的決定是法國的「恥辱」。原則上,法院將有2個月時間做出裁決,但也可能更快。英格瑞恩則表示,無論如何薩科齊至少都要被拘留3至4個星期。

坐監特殊待遇引關注

現年70歲的薩科齊,服刑地點位於法國第14區的拉聖特監獄(La Santé),從19世紀啟用至今,拉聖特監獄與許多監獄一樣人滿為患。根據法國司法部數據,拉聖特僅能收容657人,目前卻關押了將近2倍人數。

綜合各家報導,薩科齊明確表示「不要特殊待遇」,但該監獄有不少受刑人是因販毒或恐怖行動而入獄的罪犯,獄方考量到人身安全,仍將他安排至單人牢房。薩科齊的牢房面積約為9至11平方公尺,包含一張小床、小書桌以及每房都有的獨立衛浴間。若每月付費14歐元,還能提供電視和冰箱。薩科齊每天可擁有1小時的散步放風時間,亦可使用健身房和圖書室,親友探視時間是每週3次。

現任內政部長呂涅茲(Nuñez)22日表示,有鑑於薩科齊身分及安全威脅,他在獄中仍然享有前元首的安保機制,至少將有2名警官隨時守在他的牢房外,日夜輪班保護其安全。這項安排也引發監獄管理員工會代表不滿,認為這是對獄警專業的侮辱。司法工會(UFAP UNSa Justice)主席方克(Wilfried Fonck)受訪時說,這兩位「平民」(指警察)根本不了解監獄系統的運作方式,不該出現在此。方克說:「我從事這份工作25年,沒見過這種情況。」

身為法國右翼元老級人物,薩科齊的特權也體現在社交方面。現任總統馬克龍上星期還在愛麗舍宮接見了薩科齊,具體談話內容沒有公開。接受外界質疑時,馬克龍稱自己尊重司法機構獨立性,但堅稱他與前元首會面屬「正常人際交往」。曾是薩科齊親信的現任司法部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還表示會親自去監獄探望薩科齊,引發檢查總長海茨(Rémy Heitz)批評,海茨指出此案尚在上訴期間、未完全定讞,這些「人際往來」恐將妨礙司法公正。

復仇之書

法廣報導,薩科齊隨身帶了三本書入獄閱讀,分別是法國政治學家Jean-Christian Petitfils著作的《耶穌傳》(Jesus)、《基督山伯爵》前兩卷(Le Comte de Monte-Cristo,台譯基督山恩仇記),以及著名的叛國罪平反者,阿爾弗雷德・德雷福斯(Alfred Dreyfus)被關押時寫的書信。

薩科齊所選的書籍毫不掩飾其「鳴冤」之意,頗符合他高調的政治作風。除了以歷史和人類學角度 (而非宗教觀點)寫成的《耶穌傳》之外,《基督山伯爵》是法國文豪大仲馬的經典小說,故事情節正是主角被誣陷入獄多年後成功逃獄,並對陷害他的人施以復仇。

第三本書信集的作者德雷福斯是19世紀末法國軍官,1894年因猶太裔身份被懷疑向德國提供情報,被流放至魔鬼島單獨監禁。德雷福斯之案的平反論戰曾掀起大規模社會運動,促成法國許多進步改革,他的故事也成為法國一戰前社會蓬勃發展的「美好年代」重要象徵。

薩科齊在訴訟期間經常將自己比作德雷福斯,巧合的是他本身也有猶太血統,並且也將關押在單人牢房。據稱,薩科齊也打算在獄中撰寫一本書籍。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