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
-
情緒辨識技術被用於「反恐」,是打擊犯罪的有效手段還是侵犯人權之舉?
當人臉識別和情緒辨識技術結合起來監測人們的犯罪指數,這將對人的自由及權利構成何種威脅?
-
大陸推「肛拭子篩檢」稱可以提高準確率引多國抗議,你能接受這種檢測方式嗎?
有意見指肛拭子篩檢是「無休止的羞辱」,你認為特定群組該有權利選擇以何種方式進行檢測嗎?
-
227大團結:抵制肖戰行動一年過去,牆內的同人文化創作環境有變得更好了嗎?
從對創作自由的呼喊,到反對飯圈亂象與資本下場的疾呼,事件造成的撕裂是否已經無法癒合?
-
貴州茅台總工程師入圍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質疑「釀酒也能做院士」,你如何看?
王莉曾與她的團隊研發鑑定真假茅台等新技術,你認為她的貢獻足以入圍院士嗎?
-
小端網絡觀察:愛情童話到家暴地獄,前記者金瑜的故事為何引發網友批判?
為了世外桃源的愛情理想放棄事業遠嫁藏區,你認同馬金瑜這種愛情觀嗎?
-
中國大陸禁用膠飲管,新令會成功減塑還是適得其反?
你有用過紙飲管或其他可分解的飲管嗎?用後感如何?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
「人人影視字幕組」涉嫌侵權遭查封,網民大呼開放海外影視平台,你如何看?
人人影視近年以廣告及會員制度收費,營運方式被指走向商業化而觸及到紅線,你同意嗎?
-
B站up主墨茶之死,網友為何先懷念後痛罵,媒體拼命打假?
一個普通的B站up主玩遊戲、救小貓,他的死為何被網友先懷念後痛罵?
-
打不掉,棄養,送人?中國女星鄭爽被指通過代孕棄養引爭議,你如何看?
有意見認為,鄭爽漠視生命是受父母長期以來教育方式的影響,你認為她的原生家庭應該對此負責嗎?
-
拼多多員工猝死,你如何看公司回覆「底層人民哪一個不是用命換錢」?
在中國大內捲的背景下,有網友認為「慢慢的996是一種必然」,打工人們真的只能止於感嘆和無奈嗎?
-
南京大學教授發表研究,稱中國流浪貓每年捕百億野生動物威脅生態,你如何看?
有論者批評將生態威脅的原因推到個別動物身上既不科學、也不道德,你如何看?
-
作家郭敬明與製作人于正多年後終承認抄襲並道歉,你接受嗎?
你如何看抄襲者對創作者「遲來的道歉」?道歉過後,他們值得被原諒與重新支持嗎?
-
中國製 COVID-19 疫苗將在國內上市,價格由四百到八千不等,你會接種嗎?
中國過往多次發生疫苗事故,該如何建立民眾對國產疫苗的信心?
-
女性凝視、顏值至上和貼身份標籤?你如何看藏族男生丁真憑抖音意外走紅網絡?
有聲音將丁真與楊超越對比,認為現時社會以顏值取勝,你怎麼看?
-
浙江女大學生於微博撰寫援交日記引發網友熱議,你如何看?
涉事學生覺得援交並沒違反法律,網民卻認為女生做法不合乎道德,你如何看?
-
民警未能拯救溺亡惹爭議,你如何看央視主播「挽救生命不應以犧牲另一生命為前提」一說?
不愔水性的民警面對跳水輕生者,除安撫勸導外,你認為還可以怎麼做?是網民過度苛責了嗎?
-
平淡生活卻處處流露高尚物質的優越感,你如何看走紅網絡的「凡爾賽文學」?
有論者認為「凡爾賽文學」的背後,是中產階級太過在意且克服不了的生活追求,你認同嗎?
-
你是「打工人」嗎?打工人一詞走紅網絡,年輕人自嘲的身份認同該如何理解?
這一略帶自嘲和調侃的稱呼反映了哪些深層次社會問題?
-
刷臉時代:淘寶上兩元就能買到千張人臉照,大數據時代下私隱安全該如何破局?
收集人臉信息的渠道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當中有哪些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的細節?
-
當「內捲」社會已從幼兒園開始,我們該如何擺脫惡性競爭?
在全員「內捲」的圖景下,有人選擇「佛系下沉」與「退賽」,你又會如何選擇?
-
正當中國軍事風險日益增大,「逃兵役」現象卻屢有發生,你如何看?
由對軍隊趨之若鶩的風氣到現在拒服兵役事件,你如何看年輕一代對中國解放軍的觀感變化?
-
「上海名媛群」拼單共享奢侈生活,這是感受上流生活的方式還是虛榮心作祟?
近年來,「精緻窮」消費也被認為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你如何看人們對消費觀念與生活追求的轉變?
-
台灣藝人將出席央視「國慶晚會」,陸委會指有違兩岸條例規定,你怎麼看?
在兩關係漸趨緊張的情況下,台港藝人參加中國大陸節目,是否一定避免不了「站隊」的選擇?
-
打破刻板印象與資本市場的藍海,你如何看銀髮族網紅?
近年越來越多銀髮族成為網紅,甚至開啟直播帶貨模式,你是他們的粉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