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蘇聯史專家祖博克:在一場失敗改革中利用知識分子,是件危險之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分子從來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運動。知識分子組成了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在革命之前,在共產主義歷史後期,知識分子都可能很容易激進化,從改革的力量變成毀滅的力量。
暴動小貓闖進世界盃冠軍賽,她們想讓你看見怎樣的俄羅斯? 在世界盃冠軍賽中,俄羅斯龐克樂團暴動小貓(Pussy Riot)突然闖入賽場抗議。暴動小貓想說什麼?她們想用這段非正規的「暫停時間」讓你看見怎樣的俄羅斯?
從冬奧會到世界盃,俄羅斯「舉國之力」政治表演 俄羅斯在冬奧會和世界盃上的投入令人咂舌。這在意料之內——頂級國際賽事本就是一種「賠本賺吆喝」的政治景觀。畢竟,國家也是這些「表演賽」的主角。而構建和展示現實的技能,俄羅斯早已練得爐火純青。
評論|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三):後革命政治劇場,意識形態的角色扮演 面對歷史上的曲折反覆、鬥爭、衝突、死亡,普京以強人姿態將四分五裂的俄國歷史「打通」、縫合。在這背後最大的公約數,其實是「拒絕激進」……
評論|記憶廢墟上鋪設的普京之路(二):列寧去死,史太林萬歲 普京為史太林悄悄的恢復名譽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事情,秩序、穩定與強權,是普京政權與史太林政權的內在聯繫,在公眾的意識中,普京是史太林正面遺產的繼承者,更令人欣慰的是,這是一個沒有冷戰、鎮壓和清洗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