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兩岸三地勞工齊控訴工時長薪低欠保障,我們該如何反思今日的勞資關係?

你認為近年勞工運動是愈發成熟,還是愈發缺少參與和關注?勞動節的意義在今日應如何得到重視和反思?

2019年5月1日,香港勞工社團聯會發起「尊嚴勞動」大遊行。

2019年5月1日,香港勞工社團聯會發起「尊嚴勞動」大遊行。圖:端傳媒

端小二2019-05-02 發起

你如何看待勞動節港台兩地的勞工遊行?

你認為近年勞工運動是愈發成熟,還是愈發缺少參與和關注?

勞動節的意義在今日應如何得到重視和反思?

五一勞動節前後,香港、台灣多次發起遊行,爭取勞工權益。

作為全球80多個國家共同紀念的國際性節日,勞動節背後代表的是工人階級多年來一直受剝削的辛酸,以及其反抗史——在1886年5月1日,以芝加哥為中心,美國爆發了30多萬人的罷工遊行,其目的是為了改善勞動條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直至今天,勞動節的真正意義應該是什麼,還需要共同反思。

今年,兩岸三地均就本土勞工問題發出抗議之聲:香港打工仔「谷到爆」,台灣僱員要求多休息多保障,中國大陸企業員工群起反抗「996工作制」......

在這個年代,我們該如何反思勞資關係?日益高漲的勞工運動,將帶來什麼結果?

香港:「谷到爆」大遊行,與「尊嚴勞動」大遊行

5月1日, 香港職工會聯盟(後簡稱為「職工盟」),下午在維園發起主題為「谷到爆」大遊行,現場有28個團體參與,其中主要參與工會包括,新世界第一巴士總工會、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紮鐵業團結工會等。據大會稱,此次遊行人數達到4500人,警方則稱最高峰時有3400人。

「谷到爆」遊行隊伍於下午3時出發,由維園行至公民廣場集會,沿途高喊「人工低、工時長、谷到爆」、「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五一勞動節,工人大團結」、「還我集體談判權」等口號,一路行至政府總部。

此次遊行主要有五大訴求,包括爭取立法標準工時每週44小時、保障集體談判權、修訂職安條例、時薪不少於54.7港元、拓展勞工法例保障自由工作者等。

在遊行前,職工盟發起為工傷意外喪生及過勞死的僱員默哀一分鐘。職工盟主席吳敏兒表示,本港打工仔工時長、工資少,「揾極都唔夠食」,導致壓力高企、累積怒氣,甚至有打工仔長期承受長工時,不堪壓力下自殺,她呼籲政府不要再逃避為標準工時立法。

3月中旬,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女教師林麗棠墜樓事件,令教師工時問題再受關注。香港全面立法規管工時討論多年,但最終僅以推出合約工時方案草草收場,令勞工團體頗為失望。時至今日,標準工時立法事宜推行仍遙遙無期,香港勞工權益仍未獲保障。

與此同時,吳敏兒還指出,現時政府每兩年才檢討一次最低工資,工資水平難以追上經濟增長速度,令打工仔承受在職貧窮問題,因此她督促政府將最低工資水平改為每年一檢。

而在此次遊行三天以前,4月28日,香港勞工社團聯會還曾發起「尊嚴勞動」大遊行。此次遊行有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飲食業等約1500名工人參與。勞聯認為現時香港勞工政策未能全面保障工人,要求政府回應勞工界訴求,改善工時過長、最低工資、退休保障等問題。遊行約二千人由灣仔修頓球場出發,並舉起訴求橫額,遊行至政府總部。

《星島日報》報道,勞聯提出的訴求包括延長產假至14週全薪、侍產假至7天全薪;設立全民退休金保障;每年檢討最低工資;立法制訂標準工時;盡快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劃一勞工假期至17天等。

香港勞工處1日發布公告稱,香港法定最低工資自5月1日起由時薪34.5元調升至每小時37.5,升幅8.7%,是歷來最大升幅,估算有7萬5千多人受惠。就僱主備存僱員的總工作時數紀錄的金額上限,亦同時由每月14,100元修訂為每月15,300元。

然而工聯會指,雖然最低工資今日調升至$37.5,但認為仍遠離實際需要。根據經濟增長速度變化,職工盟提出提升時薪;又促請政府將公眾假期及法定假期劃一為17天,以及立法規定惡劣天氣工作安排,授權行政長官可於緊急情況宣布停工。

勞聯主席林振昇表示,強積金對沖每年損失400億元,但政府提出2024年始落實取消,令不少將近退休的工人未能受惠,促請當局盡早實施,惠及更多打工仔。他亦不滿政府漠視勞工界長期關注的議題,尤其是劃一假期。香港有約30%基層及前線工人只有12天勞工假期,而且工時長但工資低,但假期較17天的公眾假期更少,十分不公。

2016年,瑞士銀行瑞銀集團分析了全球71個城市僱員的平均工作小時,結果顯示,香港位居榜首,香港人平均每人每週工作50.1小時,台北則排行第8。另一方面,香港人平均有薪年假日數(撇除法定假期)為17.2天,71個城市中排第56;台北則是12.9天,排行67。最多有薪年假的城市,則是全年工時僅次於香港的孟買,平均有33.7天,幾乎是香港的一倍。

據香港統計署今年三月發表的「2018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報告,在2018年5月至6月間仍有17,300人時薪僅為34.5元;而時薪低於37.5元的則多達91,900人,佔香港總人口的約1.2%。隨著最低工資水平上調,這1.2%的勞動人口,由今日起就可獲「加薪」至每小時最少37.5元。

樂施會曾在去年倡議推行「生活工資」,水平定為每小時54.7元,相當於月薪11,378元。沿用生活工資的3人家庭的平均收入已可以高達近2萬元,高出去年政府所定立的貧窮線標準超過三成,能改善工人的生活。

台灣:從遊行到罷工

同時,據中央社報導,五一勞工大遊行1號中午也在台北凱道集結登場,今年訴求為「多休假、多保障」,期盼改善全台勞工的勞動條件,遊行中途還舉行了行動劇及大合唱。

今年遊行隊伍分成4個大隊,以民營企業工會為主的各縣市產業總工會為主力,也包含國公營事業工會、金融業工會、電信業工會,還有近年來活躍的各產、職業工會,包含教師、教保、 醫師、護理、航空、社工、派遣、郵政、NGO、電子等各業工會。

今年遊行訴求為「多休假、多保障」,一共分為9大訴求,包含增訂國定假日、產假90天、推動「長期照顧安排假」入法、勞保年金維持現制並建立基礎年金及4人以下強制納保、勞動基準一體適用並廢除責任制、反對非典型僱用並讓派遣直接轉正職、反對罷工預告期及廢除集會遊行法、保障工會參與並設置勞工董事讓利潤公平分配以及反對教師法修惡。

台灣解嚴之後,勞工遊行活動開展,民國87年達到巔峰,當年的五一遊行超過1萬人走上街頭。今年初的華航機師罷工事件,是繼2015年華潔罷工和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後,華航集團四年內的第三起罷工,也被視之為台灣近年來工人運動漸趨成熟強壯,對原有的社會結構中有愈來愈多的突破,也在原有的社會結構中碰觸到更多困境。此次事件也為台灣民眾上了一場勞動教育課,逐一再檢討和重新思考整個過程中的這些問題,也是勞權教育中無法廻避的課題。

中國大陸:暗流湧動的勞工運動

中國大陸在五一勞動節未有爆出遊行事件,但勞工運動仍暗流湧動。

去年8月13日,位於香港的非營利組織中國勞工通訊發布了《中國工人運動觀察報告2015-2017》。報告指,工人集體行動的發展勢頭趨於強勁,正在從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迅速向內陸省份擴展,組織性也大大提高。報告稱,報告期內,該機構共收集到工人集體行動個案6694起,其中5177起的訴求是追討欠薪,303起的訴求是增加工資,兩類訴求個案佔比超過80%。

去年深圳佳士工人維權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工廠工人指公司存在超時加班、嚴苛罰款、欠繳公積金等違法行為,希望通過組建工會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去年5月,數名佳士工人開始籌備組建工會,但隨後有積極組建工會的工人代表遭到不明身份人士毆打,也有涉事工人被開除。去年7月27日事件進一步發酵,一些佳士工人及其支持者前往工廠要求復工,但遭到警方逮捕。工人們和到現場支援的學生自發組成了現場聲援團,呼籲釋放被捕工人。

同樣在深圳,去年11月,300多名塵肺病工人與工亡工人家屬聚集,要求政府履行對他們的基本勞動保障的承諾,解決他們的醫療費用和生活保障問題。根據中國官方的數據,中國有超過70萬塵肺病患者。塵肺病幾乎不可能是自發性的,是一種典型的職業病。但是,這些工人們沒有醫療和工傷保險,甚至很多工人因為沒有勞動合同,勞動關係得不到承認。而在勞動法不完善的背景下,沒有勞動合同是非常常見的情況。300多名工人和家屬聚集在深圳市社保局的辦公大廳,希望能夠和深圳市政府協商談判。官方原本答應派出市委秘書長和工人談判,但接近傍晚時,卻出動警察強制驅散靜坐的工人,出現了暴力毆打工人和使用辣椒噴霧等手段,有多名工人或家屬因為被毆打或辣椒噴霧受傷。

最近熱傳的「996工作制」爭議,則是互聯網產業的「勞工運動」。

由於近來中國大陸裁員風聲此起彼伏,996工作制成了一些企業逼退員工或是變相增加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績效指標)的手段。此次 996.ICU 主要以法律作為維權手段,稱996工作制度嚴重違反了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及《勞動部貫徹〈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的實施辦法》中的多項規定。在 996.ICU 網站中,明確寫着項目的原則和目的:「996.ICU 是 IT 從業者發起的一項倡議,我們歡迎其他領域、其他國家的人士加入討論。這不是一個政治運動,我們堅定維護勞動法,我們要求僱主尊重僱員的合法權益。我們想要創造一個主張保護勞動者權益的開源軟件許可證。」

勞動節的意義在今日應如何得到重視和反思?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