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為什麼大家都說「去墾丁不如去沖繩」?墾丁要如何才能翻盤?

坐地起價的市場生態、小團體的地域性經營模式,墾丁的「雪崩」是必然的嗎?墾丁輸在哪裏?

十一月的墾丁大街。

十一月的墾丁大街。 攝:王文彥/端傳媒

端小二2017-11-21 發起

網友列出去日本沖繩旅行的經費清單,4天3夜僅需不足1萬元新台幣,如果你有1萬元,你會選擇去墾丁還是沖繩?

端傳媒走訪墾丁大街攤販、計程車司機、民宿業者等,發現墾丁觀光業經營模式有地域性、家族性、集團式特色,你認為墾丁的衰落,關鍵在於什麼因素?

墾丁大街的衰敗與著陸於生態旅遊的社頂的重生成為鮮明的對比,觀光旅遊產業如何良性發展?

「去墾丁不如去沖繩」幾乎成為台灣網絡談論墾丁和旅遊時必然用到的標籤。不少網絡名人、討論帖等對「去墾丁不如去沖繩」幾乎都沒有異議,一位博主列出自己前往日本沖繩旅行4天3夜的經費,總花銷不到1萬元台幣,不少網友評論稱相比去物價飛漲的墾丁,還不如到日本沖繩遊玩。

墾丁真的敗給沖繩嗎?如果真的話,又敗在哪裏呢?

台灣屏東墾丁經營白砂露營區、遊樂區及多家民宿且擁有高知名度的業者「快樂熊貓」,於11月15日在其臉書專頁貼出「公司破產,停止營業」的公告,而已經營七年、曾主辦多場活動的「快樂熊貓」也只是墾丁觀光業「雪崩」的落難者之一而已。

成立於1984年的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擁有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社頂自然公園、南灣等觀光景點,是台灣熱門觀光勝地之一。

在1986年哈雷彗星接近地球時,墾丁曾被稱為台灣最佳觀星地點,長達一個月的觀星潮為墾丁帶來大批遊客;從1995年創辦延續至今、由兩位外籍人士首創開辦的戶外大型音樂節「春天吶喊」,也為墾丁吸引了大量人潮,其於每年春假期間(4月5日前後)舉行,並曾於2007年創下10個舞台同時開演、逾500組創作者/團體報名的音樂節的紀錄;此外,《海角七號》、《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取景於墾丁的電影也為其帶來了一波波的遊客潮。

自2008年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及《海角七號》電影上映後,墾丁遊客數量便不斷飆升,2014年與2015年,墾丁景點旅遊人次接連兩年突破800萬。然而,由於經營模式、政治變更等緣故,2016年遊客數量驟降,2017年上半年遊客量比去年同期更少了132萬,暑期(七、八月)遊客量也首次跌破百萬,不少台灣媒體以「雪崩」形容。

端傳媒走訪墾丁的大街攤販、計程車司機、民宿業者、潛水教練等,試圖還原墾丁的興衰並追尋其衰落的原由。除在政治影響下的陸客團紅利不再外,以墾丁大街為例,其觀光業自身的地域性、家族性、集團式特色,也它成為一個「成也人情,敗也人情」不自由競爭的市場,使得本地服務、經營模式、觀光產品等均保持守舊的態勢,並無太多創新。

然而與此同時,墾丁也有「從廢墟裏重生」的另一面,一度成了「被玩壞」的「酗酒之村」社頂,自2005年起,由25個導覽員一同創造起台灣第一個生態旅遊社區,每年最高帶來新台幣千萬的收入,超過20國遊客與專家曾來此登山取經。其堅持6條生態導覽路線、每條每天僅導覽100人次,同時堅持網路預約、不降價、只雇用經認證的解說員,因此形成自己的口碑和品牌,在旅遊業「雪崩」時,遊客量僅有1%到2%的影響。

坐地起價的市場生態、小團體的地域性經營模式,墾丁為何衰落?又輸在哪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