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晚十時左右,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宣布在全國實施戒嚴,並聲稱將剷除「無恥的親北韓反國勢力」,同時發布戒嚴司令部第一號布告令,在戒嚴期間禁止一切政治活動,包括國會開會、政黨的政治活動、市民集會和示威活動。這是自韓國在1987年民主化轉型以來,首次有總統宣布戒嚴,並且還是在並無社會與政治動盪發生的和平時期。一時間,所有目睹新聞的人包括韓國民衆與韓國政治觀察者,都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也難以預計接下來事態會怎樣發展。
但很快人們發現,隨着戒嚴令到來的並不是肅殺的氛圍:韓國公營電視台KBS此刻正在YouTube直播戒嚴的相關新聞,這家被在野的共同民主黨狠批為官方喉舌的媒體,並沒有照本宣科不斷重播政府的戒嚴令,主播正在連線律師討論戒嚴的合法性及解嚴的可能性,還有在國會現場採訪的記者傳回的戒嚴軍人與國會職員們衝突的實時畫面……官方媒體尚且如此自由,被政府稱為民主黨喉舌的MBC,乾脆就直播該黨黨首李在明宣稱尹錫悅不再是韓國總統的談話。
最重要的是,雖依照戒嚴令國會被警察封鎖,但在野黨的議員們,甚至包括執政黨國民力量的部分議員,都成功進入國會並就解除戒嚴進行投票。在12月4日凌晨一時,韓國國會300名議員中的190人出席並一致投票通過解除戒嚴的議案。凌晨四時,尹錫悅再次公開演講,宣布依照國會決議,戒嚴令解除。
可是,這場僅僅持續了六個小時的戒嚴,還是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尹錫悅為什麼會走到政治大暴走這一步呢?
是誰給了尹錫悅勇氣?
從目前披露的新聞來看,尹錫悅宣稱戒嚴是為了「消滅親朝鮮(北韓)的反國家勢力」,因為國會自本屆政府上台以來發起22次對官員的彈劾,還揚言要彈劾辦案的檢察官,而且在民生預算等問題上作梗,這樣的「立法獨裁」將使大韓民國有亡國之虞……這些對共同民主黨的指責當然不可能得到韓國全體國民的認同,但在尹政府支持者看來也並非無的放矢。然而,雖然公布了戒嚴的論點和論據,在法理上卻顯得格外心虛。
尹錫悅作為韓國總統及三軍統帥,確實擁有《憲法》第77條賦予的發動戒嚴的權力。但是,戒嚴的前提是發生戰爭、動亂以及與此相當的國家緊急事態並有必要投入軍力維護社會秩序時。現在國家無事,而尹錫悅的談話乾脆就避開了這一憲法授權。名不正則言不順,對於有幾十年檢察官工作經驗並當過檢察總長的他來說,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錯誤是致命的,卻仍然一意孤行。
另外,無論是戒嚴還是解嚴,雖然尹錫悅都按程序事先召開了國務會議商討,並且19名國務委員中,有11人出席,滿足了最低要求,但是國務委員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反對戒嚴的,只是他們沒有表決權。更嚴重的問題是,據《朝鮮日報》12月5日的報道,包括權力二把手國務總理韓悳洙在內的國務委員們,是到了龍山總統室才被告知要戒嚴,也就是說尹錫悅並沒有向他們事先通氣,這樣嚴重的政治不信任就決定了他們在解嚴後必然集體請辭。另外,尹錫悅雖然是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黨員,但他也沒有事先告知黨首韓東勳,也難怪後者在得知戒嚴令後公開反對,他的派系18名議員就跟着在野黨議員一起投票贊成解嚴。最後,尹錫悅的龍山總統室的高級幕僚及首席秘書們也被矇在鼓裏,所以他們也請辭了。就這樣,尹錫悅政權本身的三大支柱都離他而去,因為他們被排除在戒嚴決策之外,已經令人非常失望與意外了,這些「自己人」受到的背叛感,絕對比在野黨與一般市民來得大。
那麼,是誰提議尹錫悅冒天下之大不韙呢?媒體引用韓國國防部消息稱,是國防部長金龍顯。
這位陸軍前中將雖然從今年9月上任還不到三個月,但自從尹錫悅2022年5月就任以來就一直擔任總統警護處長,負責總統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保護工作。更重要的是,他還是比尹錫悅高一屆的的首爾衝巖高中學長。對於像其他韓國人一樣重視同門關係又缺乏檢察系統以外人脈的尹錫悅來說,這樣的人才能成為心腹,何況金龍顯長期在軍隊服役,正好可以彌補當年被免除兵役的尹錫悅的安保短板。此外,現任行政安全部長官(相當於內政部長)李祥民也畢業於衝巖高中。在8月份金龍顯的人事任命聽證會期間,就有民主黨國會議員質疑尹錫悅任用同門是為了策劃反彈劾的戒嚴令,不過當時被當成奇談怪論沒多少人相信。現在,尹錫悅、金龍顯、李祥民都在民主黨的「內亂罪」彈劾名單上,金龍顯已經請辭,李祥民則表示,雖然依據《戒嚴法》行政安全部長官職責所在可以提出戒嚴建議,但他本人事實上並沒有這麼做。
在宣布實施戒嚴之前,從尹錫悅的立場來看,他面對的國政難題,是一個在總統大選中以0.73%的微弱得票率之差輸給自己的共同民主黨黨首,率領淪為在野黨的共同民主黨議員們,在國會以175 席的過半數優勢立法「暴走」,加上側翼的韓國民主勞總(工會)發動街頭鬥爭,妄圖彈劾總統、癱瘓政府施政,進而重演2016-2017年以「燭火示威」逼迫憲法法院罷免朴槿惠後提前大選上位的「陰謀」。尹錫悅的五年任期才做到一半,中途被拉下馬豈能甘心?
而且,尹錫悅本來是一個與政治圈絕緣的法律專家,因負責偵辦朴槿恵案而被文在寅提撥為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檢察長,後來又榮升最高檢察機關大檢察廳檢察總長,一度被民主黨官員及議員稱呼為「我們的總長」,但是後來當他秉公查辦涉及民主黨的案件時,就開始被排擠、懲戒乃至停職,最後代表保守派的國民力量黨出馬競選總統,而韓國選民正是因為他的公正不阿及反感民主黨的打壓,才把他送上最高權位。可以說,尹錫悅是「敗也民主黨、成也民主黨」,雙方的這種恩怨糾葛在他上任後只會深化而不會緩解。
但是,民主黨的國會過半優勢,是選民賦予的。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即使碰上今年4月國會議員改選的機會,也沒能翻身改變「朝小野大」的局面。這一敗績,不得不說受到尹錫悅家人的問題牽連:尹錫悅從政才幾年,本人沒什麼歷史污點,但是他的夫人及丈母孃卻多次引起是非,丈母孃還一度入獄,而夫人金建熙雖談不上貪腐,檢方對其收受名牌Dior包等嫌疑已做出不立案處理,理由是她並非公職人員,也未向送包者提供好處,問題是拖延的時間太長,又特別請她在檢察廳以外的地方接受調查,難免給國民以偏袒徇私的印象。而且,她與一些政治掮客的錄音多次被曝光,給人的感覺是尹錫悅拿她沒辦法甚至縱容她,再加上遲遲不肯回應媒體查詢與國會質詢,道歉也姍姍來遲,尹錫悅的支持率在此次戒嚴前一天跌到了25%,差評則高達71%。這種超低支持率,一般出現在以前的總統們的任期末尾,但現在才是中期。
「朴正熙的孩子」
但是,韓國民主化以後的總統們,即使遭遇過比尹錫悅更低的支持率,也沒有人選擇過戒嚴這條不歸路。
這就要從尹錫悅的價值觀說起,一般來說,韓國的檢察官在政治上是偏保守的。尹錫悅從政後選擇加入保守的國民力量黨也合乎邏輯,他上任後多次在講話中提到「反國家勢力」,也是一個古早的名詞:在威權時代特別是朴正熙全斗煥總統任內,它指的是被烙上「從北(朝鮮)」紅字的左派,如今則用來不點名批評主張對朝鮮友好的共同民主黨。1960年出生的尹錫悅,在朴正熙十八年統治期間(1961-1979)度過了從小學到大學的青少年時代,這一代長大成人的韓國人又被稱為「朴正熙的孩子」,加之他是擁有當教授的父親的中產階層出身,對於帶領韓國擺脫貧困、躋身「亞洲四小龍」的朴正熙不可能不感激——這種感情並非孤例,今年6月韓國民調機構蓋洛普調查顯示,從2004年到2024年這20年間,韓國人最喜歡的總統排名榜,朴正熙起初就名列第一,後來才被盧武鉉超過而位居第二。
尹錫悅上任後,多次在談話中肯定朴正熙的「民族中興之功」,並前往朴正熙故居、國立顯忠院墓地拜祭,成為在任總統參拜朴正熙的第一人(朴槿惠任總統時都沒拜祭過她爹的墓地),他甚至還拜訪當年被自己偵辦下獄的朴槿惠,向她道歉並笑稱「我倆好像姐弟」,可以說,朴正熙是尹錫悅精神上的父親。
而且,除了心意相通外,朴正熙的鐵腕治國手段,在尹錫悅看來是頗有成效的:朴正熙十八年任內,靠着發布五次戒嚴令、兩次衛戍令、一次國家非常事態宣言、九次「緊急措施」,平定了1964-1965年學生為主在野黨政客為輔的「反對韓日屈辱外交」大示威,鎮壓了1979年釜山馬山民衆抗爭……度過了政治上的驚濤駭浪。而尹錫悅此次發動戒嚴,被不少人認為是模仿去年收穫1300多萬名觀衆的電影《首爾之春》中的全斗煥,其實是一個誤會:首先,全斗煥從未擔任過戒嚴司令官,當上總統後也未發動過戒嚴;其次,尹錫悅在1980年就讀首爾大學法學院時,曾搞了一次模擬審判判處光州事件主犯全斗煥死刑,為此還逃到外地,後來直至全斗煥於2021年死亡都無甚交集,而且他就任三年以來每年5月18日都去光州國立5·18民主墓地參加紀念活動;最後,全斗煥在韓國的名聲很臭,前述蓋洛普韓國總統好感度最新調查中,他慘遭淘汰,前十不入。尹錫悅犯不着自找晦氣跟全斗煥扯上關係。
準確地說,尹錫悅此次政變更像是效仿朴正熙在1972年10月17日的「維新憲法戒嚴」——朴總統否定了自己制訂的第三共和國憲法,改訂以總統間接選舉、任期不受限制為核心內容的第四共和國憲法。但這並不是說,尹錫悅追求的是朴正熙晚年的終身執政,事實上他多次反對修改總統僅可任滿一屆五年的現行憲法,而且即使修改為可任兩屆每屆四年的新憲法,也不能適用於主持修憲的本屆總統。因此,尹錫悅戒嚴的真正目的,是類似朴正熙時代的「政治淨化法」,即剝奪政敵在若干年內的政治活動權利,不讓他們對自己後半任期的施政礙手礙腳。
很顯然,這套五十多年前的執政思路,很難被在尹錫悅戒嚴談話中求助的韓國國民理解與接受,更不用說被他跳過的執政黨、政府、總統府圈內人,以及反對他的民主黨人了。更關鍵的是,自從1993年金泳三總統剷除了軍隊內的私人組織「一心會」,韓國已完成軍隊國家化,它不可能成為效忠某個人的私人武裝,基層官兵的認識更是如此,而這樣的軍隊是不可能心甘情願為莫名其妙的戒嚴賣命的。
順便說一句,尹錫悅宣布解嚴後,不少網民為韓國人的抗爭、軍人的消極抵抗喝彩,這當然不錯。但是,如果尹錫悅決心一條路走到黑的話,還是很可能會至少牲犧幾條市民與士兵的人命。正如1987年六月抗爭時,盧武鉉與文在寅所在的釜山市民抗議聲浪比首爾還要激烈,兩人在回憶錄中非常自得,但他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就在全斗煥準備發動戒嚴令的6月19日上午,青瓦台召開了公安工作會議,統轄韓國警察的治安本部長(現改名為警察廳長)用電話向全斗煥報告說,釜山有些危險,但用警察力量可以阻止事態發展。當時出席會議的青瓦台秘書室長和警護室長本來是要宣布「釜山戒嚴令」,出動軍隊的,但在場的執政黨民正黨代表盧泰愚說,「現在軍隊出動是不行的,神甫們在坦克面前臥倒怎麼辦?」他還拉着治安本部長的手要求「無論如何要用警察力量抵擋住」,後來才沒有發布戒嚴令,避免了大規模流血衝突。
尹錫悅會被彈劾嗎?
那麼,發布戒嚴令又解嚴的尹錫悅會被彈劾嗎?目前以共同民主黨為首的韓國國會六個在野黨共191名議員,已於12月4日下午聯合向國會提交了關於彈劾總統尹錫悅的議案,他們計劃5日將該議案提上國會全體會議議程,並在6至7日之間表決。如果能說服執政黨9名議員加入這一彈劾案,那麼就達到了議案通過的全體議席三分之二門檻。而之前贊成解嚴議案的就有執政黨的18名議員,再次拉攏他們似乎問題不大,不過,也有執政黨人士稱,解嚴與彈劾是兩回事,國民力量黨如果再退就等於斷送了韓國保守派的政治前途。今天凌晨的最新消息指,國民力量黨議員大會通過決議,反對針對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中央日報》稱提案當天國民力量全體議員可能不出席會議。由於國民力量在國會擁有108席,若國民力量籍議員集體投下反對票,則彈劾案不會通過。
此外,問題還可能會出在負責審理彈劾案的憲法裁判所(即憲法法院),因為該法院本來有九位憲法法官:三位由總統任命、三位由國會推薦、三位由憲法法院院長推薦,但是由國會推薦的三位法官已經在10月17日退休卸任,而民主黨議員佔多數的國會又遲遲不肯推薦繼任法官,憲法法院不得不在10月14日做出臨時決定:即九位法官中如果沒有七位以上出席就不能進行審理的條款被暫停效力。即使如此,當時共同民主黨指摘憲法法院「自行立法」;現在迴旋鏢打到民主黨自己身上,他們很可能會迅速推薦增補法官,但這種「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別人點燈」的雙重標準,韓國國民一定會看在眼裏,到時勢必引發憲法法院「合法性不足」的朝野攻防戰,想將彈劾變成罷免沒那麼容易:當年盧武鉉被國會彈劾後,正是在支持他的國民的抗議下,憲法法院駁回彈劾令其復位。畢竟,熟悉韓國政治的都知道,韓國的最高法其實不是憲法,而是國民的看法即民意,而它的變化又很難掌握。
金大中有本書叫《韓國:民主電視劇與期望》,這場在網上直播六小時的戒嚴電視劇可能比一些韓劇還精彩,但是即使在華人世界內部,在中國大陸與香港、台灣之間,在台灣各黨派陣營之間,都會因為各自立場與利益不同而對它抱以不同的期望,然而如果不能跳出自己的同溫層的話,只會對韓國這個鄰居越看越朦朧。
一言以蔽之:尹錫悅的戒嚴,不是重演史劇《首爾之春》,反而像模仿那部2002年有很多明星出演卻被當成爛片的架空作品《緊急措施19號》:青瓦台秘書室長與沉迷於追星的女兒鬧矛盾,他與某明星撞車並被當成開餐館的後,一怒之下利用職權發布「緊急措施19號」(其實是把朴正熙當年的「緊急措施1-9號」合併),出動軍隊逮捕演藝人士,結果令人苦笑不得……雖然拍得挺拙劣,但對眼下這場戒嚴鬧劇來說,卻也很有啓發意義。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