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疫情在全球爆發,恆生指數一度跌穿2萬3千點。一年過後,指數已反覆上升至3萬點左右,超越了疫情前的水平。至於香港樓市,則一直風平浪靜,沒有跟隨荒亂的世界大上大落,一年過後更錄得輕微升幅。
與此同時,香港經濟慘淡非常,失業率升至歷史高位7%,部份行業更早已處於雙位數字,經濟萎縮了超過6%,比不少疫情更嚴重的地方損失更嚴重。從來熱鬧的聖誕新年假期,街頭只見一片冷清。在夾縫中營業的商戶,都在提心吊膽做生意,擔心下一波疫情再度觸發政府的防疫抗疫措施。
香港的金融市場與經濟環境,似乎是南轅北轍的兩個世界。事實是如此嗎?
經濟、股市、樓市三者的歷史關係
一時的觀察,還需要歷史經驗的印證。下圖中顯示的,是1988年至2020年的經濟和股樓表現。每年實質GDP增長,由左Y軸標示,我們可見三十多年來香港只出現過三次負增長,分別是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9年金融海嘯、2020年Covid-19疫情。為了便於比較,我從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指數和恆生指數扣除通漲,換算成每年實質增長,由右Y軸標示,從中也可以清楚見到多年來的大小股災、樓災。
在這簡單的圖表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重要結論。第一,三組數據關係頗為密切,大致上齊上齊落,亦即當經濟不景之時,股市樓市一般表現較差。根據歷史經驗,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原來難分難解。第二,比較左右Y軸,可見金融市場的波幅比GDP增長大得多,縱使上落方向相似,但幅度是數以倍計的。
另一個在圖中不容易看出來,要用上一些統計方法才能得出的結論,是股市和樓市都是經濟的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亦即走得比GDP增長要早一點,有預測經濟去向的能力,其中尤以股市明顯。此關係其實不難理解:投資者對未來樂觀悲觀的看法,會透過買賣在資產價格上反映出來,而由於股市流動性較大,交易方便得多,於是比樓市更能傳遞最新資訊。相比之下,GDP等經濟數據反應就慢得多。
這三個結論,當然不是香港特色,看任何一個經濟體的數據,都得出大致相同的結果。經濟學一個大研究題目,正是解釋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the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real economy)的關係,既為股市樓市尋找基本因素,亦為追溯金融波動帶來的實質影響。
疫情衝擊經濟的特別之處
在這背景下,我們又如何理解今次疫情下的香港經濟?香港過去兩次衰退,都源自需求下降。回首亞洲金融風暴,聯繫匯率制度下被迫忍受通縮,加上股市樓市暴跌減少財富,消費投資大為減少,後來更遇上沙士,不景氣維持多年,可說是香港經濟有統計紀錄以來最漫長的痛苦時期。十年後的金融海嘯,香港受歐美的外圍因素波及,重災區主要是股票和其他相關產品(如雷曼事件),氣氛不穩,市民花錢變得謹慎,經濟雖然也折騰了好幾年,但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其實不大。
再過十年後的疫情,性質就很不同了。為減少病毒傳播,各地政府包括香港都以限制經濟活動應對,例如商舖不得開門做生意、建築工程暫停、工作學習轉移網上等等。對外交通流量,尤其是對香港經濟有一定貢獻的觀光客,亦為之銳減至近乎零。從經濟學角度看,這種生產受阻是一個巨大的供應衝擊,而這衝擊帶來的失業、倒閉浪潮,倒頭來亦會減少需求,進一步拖垮經濟。除此以外,疫情下前路茫茫,不知道困境何時方休,這種不確定性當然也不利消費投資,令情況更形惡劣。
雖有需求供應兩面夾擊,但經濟下沉得快,反彈也一樣快。金融危機帶動的衰退,悲觀氣氛可以持續很久,要等金融市場恢復過來,等財政狀況回到正常,需要以年計的時間。相比之下,只要疫情受到控制,加上各行各業各出奇謀的適應行為(例如送貨技術的大幅提升),當政府放寬管制,當市民放心出外,大部份經濟活動可以立即重啟。各地央行的「大放水」以及政府財政上的補貼措施,傳統刺激經濟的作用其實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確保疫情對個人和企業的打擊不會帶來長遠影響,藉以增加經濟復甦的速度。
明白疫情下衰退的性質,我們就明白為何香港金融市場好像跟經濟脫軌了:現時香港經濟雖然一片黑暗,但投資者可以清楚看到一切回復正常的不久將來,所以在資產價格上先投下信心一票,讓股市樓市一如以往成為領先指標。去年三月股市一度大跌,是因為當時投資者對情況茫然無知,眼前只有漆黑一片,看不到將來。
大流行不平均的破壞
除了前瞻性,疫情對經濟的破壞亦有另一特別之處,令香港的金融市場相對風平浪靜。以行業分類,飲食業、旅遊業、零售業都是疫情下的重災區,多為規模不大的個體戶,生意可以突然間消失大半。以收入高低分類,這些行業則亦低技術勞工為主,工作性質難以在家工作代替。可以安坐家中打開電腦網上工作的,如公務員、專業人士、教師之類,平均收入較高,疫情下雖然要改變生活方式,但收入影響較微,被裁機會亦較低。
先看股市。最受疫情影響休業結業的中小微企,根本沒有上市資格,不會出現於香港恆生指數。再者,疫情下有贏家有輸家,人人留在家中,提供網上購物串流娛樂等科企明顯受惠,得以把握機會擴充規模,而這類股票,在指數佔很大比重,自然令股市表現更為出眾。至於銀行、地產、公用事業等主要成份股,則跟疫情關係不大,沒有隨經濟表現向下。真正受疫情影響的航空業,雖有災難性跌幅,但權重不大,也就「瑕不掩瑜」了。再加上愈來愈多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香港股市中真正以本地業務為主的企業比例一直下降,真正的「港股」已成少數,股市跟市面氣氛的關係就更為薄弱了。
再看樓市。經過兩次與金融相關的衰退,金管局為避免負資產的悲劇再現,為香港樓市設下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首期成數高,收入要求也高,加上一連串限制交易的「辣招」,從壞處看香港樓市猶如冰封,從好處看是這個市場可謂無堅不摧,除非收入暴跌,否則通過「壓力測試」的業主不太可能陷入財政困難。此外,在香港能成為業主,薪高糧準差不多是必要條件,而這類市民正是疫情下受害較少的一 群。
徵收股票印花稅是取長補短
港府最近推出的財政預算案,將股票印花稅由0.1%輕微增加至0.13%,香港股市立即有所反應。由早上11時陳茂波宣讀開始,收入最受股票交易影響的港交所立即大跌,整日損失超過6%,蒸發了超過4百億港元。一些以短線炒賣為主的股票,當然也成為了犧牲品。
收這一筆金額不大的稅,是否值得?多年來我反覆指出的,是香港政府財政狀況十分穩健,穩健得世間罕有。雖然一如其他地方,疫情下財政開支增加收入減少,赤字難免,但就算扣除了這巨大的一筆,政府仍然有過萬億港元的各種儲備可以自由使用,足夠應好幾年同一程度的財政困境。再加上香港政府根本沒有負債,政府選擇在這艱難時期加稅,可說是有點倒行逆施、反世界潮流而行。另一不解之處,是政府收入多年來的問題不是太少,而是不夠穩定。波動主要原因,是政府收入不少來自金融市場。正如剛才提到,樓市股市一方面跟經濟有關,一方面上落更大,過份依靠印花稅和賣地等收入,自然令政府「三更窮五更富」,收入預測年年出錯。現在增加股票印花稅率,只會令此問題惡化。
不過,考慮到官員面對的政治局限,選擇在此時向股市開刀,亦有其合理之處。面對前所未見的財政赤字,考慮到「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等多年來奉為圭臬的教條,作為財政司長,總要作一些具象徵意義的動作,以示盡忠職守。樓市已經有各式其式的印花稅,二手市場早已進入「冰河時期」,難以再從中榨取收入。剩下的唯一對象,就是疫情下仍保持興旺的股市了。對大部份市民來說,除非是交易頻密的即日鮮一族,否則受此政策影響甚微,反對聲音有限。對低下階層來說,此稅亦有劫富濟貧的意味。金融業界罵聲四起,也許就是陳茂波為平衡各方勢力付出的代價了。
文章欠缺討論中資進駐香港股市,對實體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的分析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