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佘達明:從醫療系統角度看,香港公立醫院壓力爆煲,誰該負責?

過去20年,香港醫療的壓力點基本上在急症室、兒科、內科及老人科。隨着人口的老化,壓力點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一位市民步入伊莉沙伯醫院的急診室。
香港 公共衛生

【編按】:年前,香港的流感季再度來臨,公立醫院病患急增,醫護人員也壓力爆煲(爆表)。輿論每每出現針鋒相對的爭論,經典的論調包括批評拿單程證來香港的新移民(病患)太多、醫師人手不足、應該多爭取外來醫生來港等。實際上,香港推行醫療改革已有20年,牽連甚廣,因其不僅涉及醫患比問題,還包括醫療資源分配、人口結構變化、融資問題等,難以一蹴而就。

本文切入的角度是香港自身醫療系統存在的弊病,我們希望從此文入手,與讀者共同關注「醫療」這個世界各地都看重的社保制度,在香港遭遇的結構性、制度性困境。本文原刊於《明報》2月8日版,端傳媒獲作者授權轉載。現標題為端傳媒重擬,《明報》原標題為「醫管局自編自導自演的醫療爆煲」,內文小標題亦為《明報》編輯所加。

每年冬天的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的急診室及急症病房一定爆滿,醫護人員疲於奔命,病人亦苦不堪言。今年,護士及醫生分別舉行集會表示不滿,希望政府增加資源,減輕工作的負荷。

可是,是不是整間醫院,全院醫生都忙得這麼慘情?其實每間急症醫院都有壓力點,過去20年,香港醫療的壓力點基本上在急症室、兒科、內科及老人科。隨着人口的老化,壓力點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

醫管局自編自導自演

醫管局過去10年沒有理順資源及調整足夠的人手至壓力點,管理的墨守成規,導致急症室及內科人手緊張,病房陷於崩潰的邊緣,這全是管理層無視香港醫療的壓力點,增加的資源沒有用在壓力點上。

過去10年,政府給醫管局大幅增加撥款,從2010年度327億元增至2018年度的641億元,增幅接近一倍(96%)。政府確實在財務上大力支持香港的公共醫療。

醫管局的醫護人數一直增加。醫生人數從2008年的5058升至2018年的6336,增幅達25%。而過去18年公立醫院的入院人數及專科門診人數,卻沒有相應的增長。可是公立醫院爆滿、前線醫生疲於奔命的情况歷歴在目,這是什麼原因呢?

宏觀的數據分析,會發現過去10年專科醫生增加了1000人(44%),至約3500人,但前線醫生(受訓醫生巡房俗稱「耕田」)過去10年卻沒有增長,維持2300人左右。而其中在急症室、兒科、內科及老人科的1000多名前線醫生,及其上一級的專科醫生,更身在全港醫療的壓力點、前線中的最前線(不是醫生不足夠,是在壓力點「耕田」的醫生不足夠)。增加的1000名醫生,過去10年沒有調度支援壓力點。隨着人口的急劇老化及公民權利的進一步提高,公立醫院壓力點的前線醫生實在水深火熱、舉步維艱。

微觀地細看壓力點的專科,在大醫院的內科部門,除外派醫生外(40名,包括老人外展隊、復康醫院等),過去10年在內科急症病房的醫生人手沒有增加。伊利沙伯醫院10年前有90人,10年後仍然是90人。壓力點完全沒有處理,壓力點過了20年還是壓力點,這是什麼管理?

醫管局過去10年沒有理順資源及調整足夠的人手至壓力點,管理的墨守成規,導致急症室及內科人手緊張,病房陷於崩潰的邊緣,這全是管理層無視香港醫療的壓力點,增加的資源沒有用在壓力點上(有部分成了管理人員的薪酬和花紅),結果成為自編自導自演的鬧劇。

在公立醫院病房當值的醫生。
在公立醫院病房當值的醫生。

醫生不足的謬誤

所謂香港醫生不足,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真實是「公立醫院壓力點」的醫生不足。而香港私家醫生明顯是過多。

香港現有約1.4萬個醫生,政府佔了6000多人,私家佔了7000多人,而其中3000多個是普通科醫生、3000多個是專科醫生,許多是顧問醫生級和教授級的,也有為了逃離公立醫院壓力點的新晉專科醫生。

所謂的公私營醫療失衡,主要是指公立醫院以香港45%的公立醫院醫生(6300多人)去照顧約九成的香港病人,而私家醫生約7000多人(55%)照顧一成的香港病人。這個失衡情况,過去20年沒有改善。

所謂香港醫生不足,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真實是「公立醫院壓力點」的醫生不足。而香港私家醫生明顯是過多。以所照顧的人口計算比例,大約是每1000人有10.7個私家醫生,這數字實際上比西方國家好得多。由於香港地小人多,醫生的密度亦是世界上最高的,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2.9個醫生。英國是每平方公里0.52個醫生。

最近很多言論說香港醫療爆煲是因為香港醫生不夠,鼓吹英聯邦國家醫生可以免試來港行醫;亦有埋怨香港的人口政策,醫療系統負荷不了多出來港的每天150個內地人口。

現行香港對外地來港行醫的醫生非常寬鬆,主要有兩個渠道:(1)外地醫生只要獲得醫管局或兩間大學聘任,可免試在香港執業;(2)考獲醫務委員會的執照考試,亦可以在香港行醫。

基本上,自回歸以來,不單止是英聯邦,世界各地來港執業的醫生,只要得到醫管局或兩間大學醫學院的聘請,都能夠順利免試在所聘任的醫院行醫。過去幾年,醫管局一共聘請了39位英國的初級醫生免試來政府醫院工作;醫管局還一直繼續聘請。據說每年申報來港工作的英聯邦醫生,約九成申請不符醫管局的最低聘用標準(見陳沛然議員的資料,2015年有40位英國醫生申請,醫管局拒絕了35位)。這些外地訓練的醫生,主要是官二代、富二代或醫二代,即使醫管局拒絕聘請,也希望用其他省力的途徑回流。

香港現行醫務委員會執照試及格率相當高,英國回來的及格率平均是50%至55%。及格率偏低通常是美國和中國大陸回來的醫生,因為兩地與英聯邦的醫學訓練制度截然不同。

故此,現在的呼聲,有醫管局前主席、有行政會議成員,建議香港引入英聯邦低於醫管局的最低聘用水平的醫生來香港,又如何能幫助香港的公營醫療?他們回來真的會在艱難的環境工作?香港社會難道對醫生只要求數字,而不要求質素?這是為求達標不惜倒退的做法,只會進一步降低香港的醫療水平。

亦有在新界區工作的醫生大呼控制外來人口,改變香港的人口政策以減少對公共醫療的負荷;還建議引入英聯邦醫生。可惜只有立場,並沒有新來港人口對香港的利益與福利負擔的資料及分析,沒有考量英聯邦醫生回來是否有能力在公立醫院工作。純是政治立場的表述,並沒有針對問題核心。

改善公私營失衡完全失敗

計劃基本上是失敗的,醫管局沒有目標及策略要分流多少病人去私人市場,結果官僚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自1999年推出的《哈佛報告書》以來,公私營協作計劃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解決辦法;另一個就是醫療融資計劃。

公私營協作計劃推行多年,包括普通科門診、耀眼行動、大腸癌篩查計劃等等。主要的普通科協作計劃,希望將穩定的長期病患者安排至私家普通科醫生跟進。計劃基本上是失敗的,醫管局沒有目標及策略要分流多少病人去私人市場,結果官僚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醫管局最後分流不到0.1%的病人至私家醫生,淪為公私營醫療的笑柄。這是典型官僚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長者醫療券的設立,亦是希望可以鼓勵長者多利用私家醫生醫治輕微疾病如頭暈身熱、傷風感冒等病症,避免使用急症室,亦可用於疾病預防。推行10年,由於過分寬鬆,長者醫療券已經偏離設立的初心,淪為眼鏡公司、海味商及其他輔助醫療所爭奪的市場。

筆者有五大建議:(1)醫管局應該改善管理,大幅增加壓力點的人手,不但要增加前線人手,上級還要減少管理會議;(2)增加前線醫護人員薪酬及超時津貼,加強前線人員的士氣及減少流失率;(3)公私營協作計劃要訂立目標,以有效分流病人;(4)優化長者醫療券,如傷風感冒券,確保所有資源能有效使用,從而減少急症醫院的壓力;(5)公立醫院停止為私家症服務,確保所有醫護人員全力支援前線工作。

(佘達明,香港醫學會會董;文章資料參考自報章報導、陳沛然議員及林哲玄醫師)

讀者評論 13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講到尾都離唔開供求問題,有錢/有保險自然睇私家,冇錢/唔捨得自睇公立,好自然嘅事,貧富懸殊係香港從來都唔係新鮮事,先唔討論新移民所帶嚟嘅影響,本身香港地塊餅係得咁大,有幾多人係度賺到笑/窮到喊?政府係醫療開支方面投入幾多?其實好多人都「以為」香港係福利型社會,但事實上香港非常之極端分化,政府會考慮咁多咩?外來移民又有幾多真係有心/有實力嘅人呢?

  2. 文中只是提前線公立醫院醫生的壓力問題,卻沒有留意到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床位嚴重不足。

  3. 哪怕本文已经列出详实的数据证明新移民跟医院就诊人数爆煲无关,但下面的不少留言仍然坚持问题在于新移民的观点,但目前支撑该观点的只有个别医护人员的感觉而已,可见大家偏见之深

  4. 为什么没有前线医生发声说跟新移民无关?我觉得这是因为把问题归咎到新移民在目前香港社会里是政治正确的事,哪怕是支持建制的市民,对新移民也抱有一定的偏见和埋怨。要怪罪新移民可以凭感觉,但为新移民发声则需要加倍的努力和详实的数据,试问这样有会有谁去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5. 很喜歡在端這個平台上跟不同人士作討論,容或大家的立場不一樣,然而大多根據事實作理性的分析。
    Fai大說得對,我們還能對特區政府有所期望嗎?近這三個月以來香港社會出現的問題,全跟社會民生事務有關,4000元派發,中環繞道,三隧方案流產,沙中線醜聞,老人金申領由65歲降至60歲,以至現在討論的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全都是民生問題。正因如此,特區政府才相對緊張地回應問題:因為已觸及他們的基本盤了。他們一直號稱不要政治化,為民生盡力。然而在不同範疇的民生事務上,連日來都不約而同出現大量問題,醫療,老人福利,交通及惠民措施上,全盤失守。
    回到本文的討論。筆者可以斷言,在未來一次的流感高峰期,香港的醫院定必再以爆煲告終。這老舊問題已成為香港醫療領域的風土病。然而這次為何引起社會的激烈討論,是因為這次前線醫護人員直接劍指新來港人士為問題所在。是的,到現時為止他們仍未提出具體數據,惟有一點大家都忽略了:如果新來港人士真的如部分講者所言,並非問題所在,那為何到現時為止,仍未有前線醫護人員站出來為新來港人士洗白,還他們一個公道,直接說明問題不在於他們,他們只佔香港公營醫療服務比率很低的份額?這是因為新來港人士為香港醫療系統的沉重負擔,已成為前線醫護人員的共識?抑或是部分知道”真相”的人怯於眾聲喧嘩而不敢發言?
    亦抑或,政府及建制機器還未能動員,現在只靠醫療系統的管理人士發聲?
    回歸事實,仍是那句,缺乏具體數據的討論,必然是有缺憾的討論。提出議題的人士非常歡迎作深入的探討,然而,政府的取態呢?

  6. 不給數據當然是不應該的,而且,合法嗎?
    如果一定要把問題連繫到新移民或整個人口政策,醫管局是要提供回歸伊始,移民(有明確定義的)使用公營醫療服務的同比增長率。醫生只是站在他們的角度回應社會問題,其他社會部門也應該這樣做,要給出數據的不止是醫管局,還有教育局,入境處,房屋署……我們才能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社會圖景。
    我不以為感覺一定非理性,只是不足夠而已。現在是,特府能不能合理回應這個感覺,關鍵字是「合理」。只是一旦回應,就意味着要有所行動。可惜現下特府表現出集體龜縮失能的作風,相當聰明,罵不臉紅,打又不疼。

  7. 在沒有具體數據之前,任何立場都是憑感覺吧?那麼我想問,一個是站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一個是坐在冷氣房中的醫董,哪人的感覺會準確點?
    前線醫生討論這問題時也不想憑感覺,也想憑數據。但當他們向醫管局查詢相關數據時,當局拒絕提出。
    那麼,這種做法,又不知以理性掛帥的人,如何評價?

  8. 好文章,有理有据,比起凭感觉的150论点要令人信服很多。压力点在儿科,内科,老人科,在基本可以说跟每天150人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9. 這篇文章很明確。
    醫生護士們說:因為醫療超負荷,所以要停掉每日150。
    反過來是不是說,只要停掉每日150,醫療超負荷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呢?
    這要看醫生們到底想怎樣?是要解決醫療負荷問題?還是想解決每日150?
    如果是前者,就算每日0入境,醫療問題存在。如果是後者,則醫療緊張成了一個信心拈來的由頭。說到底,這是兩個不同的議題。
    但有一點意同「亮紅燈」,如果受過最佳教育的精英分子,最能講道理的那部分人,不惜頂着那麼大一個邏輯漏洞(新移民只是構成醫療需要的其中一部份而已,醫療服務緊張不足以構成叫停移民的充分理由)都要要求政府停止移入內地人口,那個心理上的牴觸不值得警惕嗎?

  10. 本文作者沒有直接對有關新移民問題對香港醫療系統的影響,作深入、全面、理性及數據化的討論,而將之一棒打死為政治立場的表態,這又何嘗不是將問題模糊化的兩面策略?這又何嘗不是政治操作?前線員工已直接拋出命題,政府及醫療機構高層不以理據回應,動輒斥之為政治活動,如此能使市民及受壓人士心服?抑或只是一時的禁聲而等待未來更大的反彈?不辯自明。
    香港已普遍瀰漫仇中情緒,而且不斷擴散,中港矛盾日趨激化,這是事實。內地來港人士(不論為旅客抑或來港居留者)對香港各方面構成重大影響,這對普羅大眾而言,不是政治問題,而是切切實實影響日常生活的民生問題。這次醫療事件,以及醫護人員提出的訴求,重要性在於:1.問題針對的是具體的民生問題而非空泛的政治論述;2.提出者非政治人物而是專業界別人士。潘朵拉箱子經已打開,一群平日在沉默中忍受的中產人士不再忍受於沉默之中,而是從各範疇提出內地人士對港的影響。如此,政府再不回應,不作為,不處理,甚或用抹黑的方式以圖解決。天下事有如此輕鬆處理乎?當然,當日後矛盾激化為言語或肢體衝突,上述人士即事後孔明式的回應:我早就說提出150問題者就是別有用心者,果不其然。這種論述經已不再新鮮。
    政府或建制人士,常奢言理性討論。如此,請直接回應近日醫護界人士的疑問及意見吧。

  11. 除了你说的连锁、名医、就近原则钳住了价位,我觉得大型医疗机械高昂的价格也让小诊所竞争力下降而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让连锁、名医更把控住了价格的话语权。但你也说每年的毕业生就那么少、很好消化,我就在想如果每年的毕业生超级多,会不会有更多的萌芽医院从香港的土地上开花、最终成为市场的竞争参与者呢?大陆的互联网以前人才很少,最近几年风投开始后产生了大量的转专业码农,虽然他们水平不比科班出身的精英,但也确实让很多新小企业招到了人,医疗行业会不会同理呢?另:新年快乐!

  12. 你唔係香港居住,並不清楚香港私家醫生的情況。
    首先係現在的私人醫生其實有為數不少的人投身連鎖醫療集團。當然有不少老資格的私人醫生係自己的區內靠口碑營生,更有名醫。
    事實上,這一類醫生從來都不會降價競爭,因為降低價格會做壞自己嘅朵。連鎖醫療集團得醫生素質參差不齊,但價格確實基本一致。這是因為香港的市場細,細得來區區還會細分市場,所以每個區都有唔同ge名醫⋯⋯並且看急病是不會考慮差個1,200蚊,如果有間診所價格明顯低反而會讓人質疑。所以在香港醫療業不存在降價競爭。要知道,在市場經濟當中,如果同類的商品價格上升,你要長期保持市場的佔有度,是跟著加價而非減價。
    而大病,私人醫生更是能按照名氣開到天價,篩選出優勢客戶,客戶貴精不貴多,賺取豐厚診金。
    所以在私人行業中,在客源極度受時間和就近原則限制的情況下,不會有任何降價競爭這種事情發生。而在慢性,專科領域,更不會有人以價格選擇醫生。所以造成私人醫療行業的盈利不考量而考已經完全固化的定價,以及優勢的客戶(中產,有錢人)。
    令一個原因是由於有公立醫院的存在,醫療市場不是完全自由市場。就好比香港的樓市,要麼公屋,要麼豪宅,而賣豪宅,是寧願賣少一點,也要盡量衝價格。就好像私人醫生,寧願少接待一點病人,也要把價格維持著依然能賺大錢。
    私人醫生中也有不少是眼科,牙科這種業務相對輕鬆但更易賺錢的分支。如果說私人醫生真的過多那肯定是牙科。我就被牙醫盯住從一年一次變半年一次,行業風氣就是這樣。而這類醫生和公立壓力線完全不相關。
    總體來說,醫療行業不受供需影響價格,不存在供給多過需求就會降低價格分流公立醫院的病人。當然在這個行業也不會有突發的供給增長,畢竟每年畢業的醫生也就這點,很容易消化。
    公立醫立的問題在於,工作壓力在和私人醫生有不明顯差距時,沒有改善問題。到了差距明顯的時候,就不會有人只憑熱情就會加入公立陣營。
    在香港,你說讀醫的人功利心不重只是少數,哪有什麼醫者父母心。

  13. 如果私人医生增加,那么在私人诊所就诊的费用就应当因竞争下降,使得更多不那么富裕的人也看得起病——然而这并没有发生。本质上还是私人医生也不够多,只能为数量有限的人提供医疗服务,而不是把医生从压力点分流至私人诊所导致90%的人不能接受更好的医疗服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