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黎蝸藤:特朗普金正恩會談快速拍板,各自有何盤算?

雖然不少評論認爲,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實現美朝首腦會談不太可能。但3月13日,突然傳來了特朗普炒了國務卿蒂勒森的消息,掃除了這個不確定性的障礙。
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答應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定在5月底前會面,朝鮮半島局勢峰回路轉,成爲近日最震撼的國際新聞。圖為2017年11月5日,有團體在首爾示威,有身穿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示威者擁抱,抗議特朗普訪問南韓。

近日,北韓局勢出現戲劇性發展。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川普)在推特上表示,答應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面。就當人們對此半信半疑之際,美國總統就連時間也定出來了,要求在5月底前會面。朝鮮半島局勢峰回路轉,成爲近日最震撼的國際新聞。

北韓的宣傳攻勢

朝鮮半島的戲劇性發展,必須追溯到2月平昌冬季奧運會前,北韓主動向南韓釋放「和解」的信號。先是兩韓恢復軍事熱線;再在邊境板門店共同警備區舉行兩韓高級別會談;再派出體育代表團與啦啦隊參加冬奧,還組建兩國聯合女子冰球隊;還派出以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爲首的高級別訪問團出席冬奧會開幕式。

其中,金正恩妹妹金與正出席開幕式是「驚豔一筆」。金與正雖只是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宣傳部副部長,但在共產政權中,名義上的位次從不是最重要的權力指標,與最高領導人的關係才是。與金與正一道出訪的「第二號人物」金永南,在會議入座時給金與正讓座,充分顯示了真實的權力等級。被西方世界的北韓問題專家形容為「性格甜美、善良」的金與正,在南韓表現大方得體。即便同時出席開幕式的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訪韓期間不斷抨擊北韓,導致北韓臨時取消金與正與彭斯的會面,金與正也不發惡聲,贏得國際好評。在開幕式與閉幕式上,兩韓選手聯手出場,提升了南韓人的民族情感;北韓啦啦隊在冬奧會上也成爲亮麗的風景。總之,北韓的「冬奧和平宣傳攻勢」在南韓與國際輿論上為北韓扳回不少感情分,也為文在寅推進親北政策打入強心針。

被西方世界的北韓問題專家[形容為「性格甜美、善良」的金與正,在南韓冬奧會上表現大方得體,贏得國際好評。
被西方世界的北韓問題專家形容為「性格甜美、善良」的金與正,在南韓冬奧會上表現大方得體,贏得國際好評。

金與正向文在寅轉交金正恩邀請其訪問平壤的邀請函,提議盡早進行首腦會談。3月5日到6日,南韓國家安全室室長鄭義溶率領南韓總統特使團到訪北韓,受到金正恩的接見和晚宴款待,也遞交了文在寅的回信。回來後,鄭義溶即宣布,雙方商定,開通首腦熱線,並4月底在邊境板門店的和平之家舉行第3次兩韓首腦會談。

更令人吃驚的是,鄭義溶轉達了金正恩欲與特朗普直接對話的意願。金正恩還願意作出三個重要讓步:第一,北韓表明了實現半島無核化的意願,並提到若美韓對北韓的軍事威脅消除,北韓的體制安全獲保障,它就沒有理由擁核,亦有意與美國開誠布公地為無核化磋商,以及就恢復朝美關係進行對話;第二,金正恩對因平昌冬奧會而推延的韓美聯合軍演於4月重啟表示理解;第三,在美朝會面前,北韓不再進行導彈與核彈的測試。北韓的「讓步」一下子開啓了美朝直接對話的大門。

北韓擺出和緩姿態有幾個原因。

首先與最重要的是,北韓的戰略目標一直只限於自衛,即保住金家政權,最多是以後「統一」。它無意主動進攻美國。所以,核武器對北韓來説,只是防止美國進攻的護身符。以此為標準,核武器只需能阻嚇美國就足夠了,不需要具備「毀滅」美國的軍力。朝美核武博弈中,金正恩需要找到關鍵臨界點:即可以讓美國感受壓力,又不能讓壓力大到美國必須剷除自己才能安心的地步。2017年,經過一系列的導彈試飛與核爆,北韓基本上已經達到這個臨界點:氫彈基本研製成功,彈道導彈在空載的情況下能打到包括紐約、華盛頓在內的美國絕大部分地區。美國夏威夷在1月13日的「導彈來襲」事件,也印證了美國已經感覺到北韓的軍事壓力。如果北韓再進一步把氫彈放上導彈,就過了美國能容忍的臨界點。所以,金正恩的「兩彈冒險」止於此乃是其高明之處。

其次,北韓手上既有核武(筆者參加的一個座談會上有專家認爲是10到30件)與彈道導彈,籌碼遠比以往談判多;而且已經成為「事實擁核國」的現狀,也更可能讓談判對手把底線不自覺地退到「默認現狀」上。

再次,金正恩始終把美朝高層直接對話,以獲得美國的安全保證,視爲解決北韓問題的唯一途徑。金正日在位時,北韓一度滿足在六方會談框架下討論朝核問題。但在奧巴馬(歐巴馬)政府推出「在北韓首先採取無核化措施前一直保持忍耐和等待,堅持不和談」的「戰略忍耐」政策後,六方會談長期中止。金正恩上任後不久,就放棄了六方會談,轉而要與美國直接對話。只是在2012年2月第三次朝美高層會談後,美國就不再理會。

另外,金正恩鬆口也與經濟制裁的壓力有關。去年下半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系列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決議。在此基礎上,美國不斷加碼,同時又敦促各國截查偷運到北韓的船隻。雖然不應誇大這些制裁的作用,但肯定給北韓相當大的壓力。今年9月9日是北韓建國70周年,金正恩也希望改善經濟。在新年賀詞上,金正恩呼籲,要在經濟戰線各部門打開振興的突破口,改善人民經濟。

最後,文在寅的積極對話與維持壓力「雙管齊下」的政策也起到重要作用。文在寅釋出善意,積極溝通,把主動權交到金正恩手上。在放軟口風的同時,文在寅也繼續如部署薩德、軍演、揚言組建斬首戰術部隊、支持制裁、截查走私船隻等維持壓力措施。這些政策雖然偏於軟弱,也多少促進了金正恩下決心談判。

核武器對北韓來説,只是防止美國進攻的護身符,朝美核武博弈中,金正恩需要找到關鍵臨界點:即可以讓美國感受壓力,又不能讓壓力大到美國必須剷除自己才能安心的地步。圖為北韓官方中央通訊社(KCNA)於2017年9月10日發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出席一場核科學家的技術演習。
北韓官方中央通訊社(KCNA)於2017年9月10日發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出席一場核科學家的技術演習。

特朗普真心想解決北韓問題

雖然特朗普與金正恩在去年互相指罵,似乎不共戴天,但特朗普當政對金正恩實現美朝直接對話來說,是一個巨大利好。這有幾個原因:

第一,奧巴馬時代,美國的外交策略以構建多邊條約體系為主導,從TPP到多國參與的伊朗核協議(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到六方會談解決朝核問題,無不反映這個思路。但特朗普不喜歡多邊體系,喜歡雙邊談判。這是金正恩能推動雙邊談判的最有利因素。

其次,特朗普自詡談判專家,天生喜歡談判,對預設立場要求不高。這是特朗普與奧巴馬乃至美國傳統外交國安界非常不同的地方。小布殊(小布希)時代,美國提出的框架是北韓需要以「全面、可核實、不可逆轉的方式」棄核(complete, verifiable, irreversible dismantlement, CVID),才可談判。奧巴馬降低了門檻,但在2012年2月美朝第三次高級別會談後發布的《229協議》中,美國為進一步雙邊會談設下的條件還是「中斷鈾濃縮項目、暫緩核武器和導彈等試驗、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監督入境」。其中,「可核實」還是一個關鍵條件。

北韓在過去六年不斷違反聯合國決議。要重開談判,美國爲此設立的門檻理應不低於「可核實」的要求。金正恩提出的讓步看似甚大,但偏偏少了「可核實」這個關鍵環節。按以往傳統,美國必定不會答應會面,但現在決定權在特朗普上,他或許不太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或許認爲所有問題都可以在談判桌上解決。總之,金正恩提出了「可以就無核化磋商」,已滿足了特朗普的門檻條件。

第三,特朗普喜歡炫耀自己的功勞,強調自己能「實踐諾言」。朝核問題是特朗普從競選開始就一直攻擊「奧巴馬不能解決問題」的樣本,他自然要解決此問題。事實上,特朗普上任至今,在外交領域花費最多精力的就是朝核問題。爲了讓中國幫助解決朝核問題,特朗普還不惜推遲對中國的貿易戰。他也不放過每次能在北韓問題上「搶功」的機會,比如,2018年初,北韓同意舉行兩韓高級別會談討論冬奧會等事宜,特朗普就說是自己的功勞。此外,金正恩直接提出首腦會面,正好擊中了特朗普喜歡「壯觀」、「搞個大新聞」的好大喜功心態。如果金正恩提出的是普通的高級官員會面,恐怕特朗普還不會答應。5月12日是美國決定是否延續伊朗核協議的限期,媒體很容易對比伊核與朝核。親身上陣證明自己比奧巴馬強,才是好勝的特朗普最關心的事。

第四,作為一個不太在乎意識形態的總統,甚至被評論爲「獨裁者的朋友」,特朗普沒有小布殊那種推翻「流氓政權」的意願,也不像奧巴馬那種想通過吸納而促使北韓和平演變。這給金正恩一顆「定心丸」,至少在維持金家統治的目標,不會因爲美朝關係而受損。

特朗普喜歡炫耀自己的功勞,特朗普從競選開始就一直攻擊奧巴馬不能解決朝核問題,因此特朗普上任至今,在外交領域花費最多精力的就是朝核問題。圖為2017年9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美國空軍活動。
黎蝸藤:特朗普喜歡炫耀自己的功勞,特朗普從競選開始就一直攻擊奧巴馬不能解決朝核問題,因此特朗普上任至今,在外交領域花費最多精力的就是朝核問題。圖為2017年9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出席美國空軍活動。

炒國務卿蒂勒森所為何事?

雖然不少評論認爲,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實現美朝首腦會談不太可能。但3月13日,突然傳來了特朗普炒了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換上中情局長蓬佩奧(Mike Pompeo)的消息,掃除了這個不確定性的障礙。

特朗普與蒂勒森的矛盾由來已久,也屢次傳出特朗普要炒掉蒂勒森的風聲,但直到美朝會談消息出來後,特朗普才真的炒掉他,而且還是急不及待地趁蒂勒森出訪非洲時,用推特發布這個消息,充分表明特朗普一定要與金正恩會談的決心。

除卻盛傳蒂勒森說特朗普是「白癡」(moron)之外,特朗普與蒂勒森在外交問題上的主要矛盾有兩個,恰好都與核武器有關。一個是伊朗核協議(蒂勒森主張維持協議),一個就是朝核問題。在朝核問題上,特朗普一向顯示出來的是要走強硬路線,部署薩德、軍事恐嚇、極限制裁、推特吵架等多管齊下。而蒂勒森主張通過傳統外交手段解決,立場溫和。曾被特朗普在推特上嘲弄「白費工夫」,令他極爲難堪。

表面看來,特朗普現在同意通過談判,是蒂勒森大有可爲之際;反觀即將上任的蓬佩奧,在以往言辭中對北韓態度極為強硬,更曾說要推翻金正恩,又説在與北韓的談判中絕沒有退讓的空間等。特朗普炒了蒂勒森,重用蓬佩奧似乎自相矛盾。

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是蒂勒森「不聽使喚」,又堅持傳統的共和黨立場之故。他主張的外交手段是溫和理性路線,自然不認同特朗普的「極限」做法,也斷然不同意放棄先決條件就與北韓會談。特朗普在短短45分鐘內做出與金正恩會面的決定,徹底「反轉」了之前的立場,完全出於特朗普的本能,此前根本沒有與蒂勒森、馬蒂斯、麥克馬斯特等國安負責人溝通。可想而知,如果蒂勒森負責安排談判事宜,説不定就會使出各種「拖字訣」,妨礙特朗普的計劃。

最新又傳來國安顧問麥克馬斯特(H. R. McMaster)也會在近期被炒的消息。這是白宮與内閣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的一部分。聯繫到朝鮮半島局勢,麥克馬斯特是對朝最強硬的鷹派,「鷹派」的蓬佩奧被重用,何故麥克馬斯特又被炒呢?這也可以用「不聽使喚」的邏輯理解(儘管北韓問題未必是其被炒的主因)。

反觀蓬佩奧,撇開其表面強硬的立場,他基本上在各個議題上與特朗普保持立場一致,是特朗普最信任的官員之一。他此前的立場強硬,一來可能是作爲中情局長的角色需要,二來也是爲了與特朗普「同步」,未必是其真實的立場;即便是其真實的想法,也不見得會對特朗普陽奉陰違。特朗普臨時換馬,正反映了他對這次會談抱有高度期望,才要找一個聽命可靠的人。因此,雖然時間倉卒,就連會面地點也看似困難重重,這些都不構成對特朗普的障礙。至於有媒體認爲,美國的北韓問題專家流失嚴重,缺乏談判團隊,這在特朗普看來,沒有這些專家「指手畫腳」反而是好事。

中國會是輸家?

很多評論擔心,美朝會談會把北韓「拉到」美國一邊,對中國不利。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中國隨後表態,支持美朝會談,難以想像中國領導人從未設想過這種可能。事實上,自從去年放棄堅持「六方會談」,中國就一直支持美朝直接對話。中國不忘往自己臉上貼金,聲稱美朝會談證明自己提出的「雙暫停」是良方(其實美國沒有暫停4月軍事演習),實質就是向國内反對意見釋放信息,合理化中國的態度。中國之所以支持,無非是美朝對話符合中國現階段利益而已。

首先,中朝關係不見得好。習近平與金正恩從未見面,派去北韓的特使被冷遇,北韓多次刊發文章抨擊中國,喜歡在中國重要時刻「搞個大新聞」也已經見多不怪。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相當有限。美朝要會面,中國就算想阻止也阻止不來。事實上,在北韓問題上,中國的態度逐漸向俄羅斯靠攏,即主動不再扮演北韓問題的主角,退而變成北韓問題的利益相關方;把解決問題的重擔拋給美國,自己在背後阻止美國動武,又保證北韓經濟不會崩潰。這樣退後一步海闊天空,獲得迴旋的空間反而更大。

其次,隨着中國日益強大,國土安全基本不成問題,很難想像還會有國家敢攻擊中國本土。試想,中國即便在南海那些遙遠而具主權爭議的海島上興建人工島,海軍佔據絕對優勢的美國尚不敢阻止,中國本土的核心利益又有誰敢侵犯?從這幾年金正恩的縱橫捭闔看,他是大膽的賭徒而不是莽夫,是遊刃有餘的外交高手,利益計算非常精準。即便與美國和解,他又豈會主動當美國打手之理?況且,現代軍事強國的戰法也早以讓以往的緩衝區概念失效,所謂北韓親美後,美軍就會部署到鴨綠江邊之類的説法大可一笑置之。現在就連美國海空軍基地也有從第一島鏈轉移到第二島鏈的趨勢,又豈會部署到中國邊境之理?

第三,北韓如果與美國和好,那麼之後的首要任務還是發展經濟。中國可以在經濟上大力援助北韓,提供北韓急需的基建與資金,通過經濟把北韓再拉到身邊,這正是中國的強項。

第四,對中國來説,目前最關鍵的是朝鮮半島不能生亂。根據中國的理論,現在中國處於「戰略關鍵期」。確實,中國國內體制轉型有一堆矛盾要處理,國際上面對美國與西方對中國崛起的質疑,還要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等在「擠壓」中「和平崛起」,又要「重振東北經濟」,北韓穩定不生亂,才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倘若兩韓合併,「大朝鮮」確實能實質性地改變東北亞的政治格局。但從美朝談判到美朝和解還有一大段距離,更不用談兩韓合併的遙遠了。即便真的有這麼一天,中國也應早就渡過「戰略關鍵期」,更不擔心「大朝鮮」了。換言之,在北韓問題上,中國與時間賽跑,而且很大機會能跑贏。

現在最着急的反而是日本。回想1970年代,美國瞞住盟友日本「越頂外交」,與中國和解,震驚日本政壇。這次,此前美日反復強調在對北韓行動上立場一致,特朗普卻突然決定與金正恩會談,事先沒有與日本商量,同樣有「越頂外交」的既視感。對一向被視爲與特朗普關係最好的日本首腦安倍晉三來説,更有被拋開一邊的感覺。好在素知特朗普一向出人意料,這次更連美國的國安高級官員也未諮詢過,作出決定後又最先向日本通報,才令日本感覺稍好。不過,日本已經有被邊緣化的危機。安倍晉三要趕在4月份與特朗普會面,又主動提出可以承擔核檢查費用,正是要顯示日本也是重要的利益相關方,也是提醒特朗普要堅持北韓無核化必須是「可核實」的。

作爲六方會議的參與者,俄羅斯一直被各方忽略。這次南韓特使四處通報,唯獨沒有通報俄羅斯。俄羅斯是金正恩的支持者,最近又與西方關係越來越緊張,普京如何看會談,會是一個有趣的觀察點。

雖然現在還存在不確定因素,美朝很大可能成功會面。不能寄望北韓棄核,如果北韓肯承諾停止核試與導彈試驗,並肯擺出願意進一步談「去核化」的姿態,就可以視爲會面成功了。即便最終朝鮮半島真能去核,也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黎蝸藤,旅美歷史學者,哲學博士,近年專注東海與南海史、國際法與東亞國際關係)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5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不认同这种中或最赢的论调。抛开作者对川普的偏见不谈,川普今年以来剧烈的人事调整其主要针对对象是中国,对华政策已然向全面对抗转变,经济上贸易战开打,开除白宫最后一个全球化主义者。军事外交上构建美日印澳军事联盟,加强南海军事压力,与日本在南海进行高规格联合演习。外交上提升台湾地位,通过台湾旅行法施加压力。蓬佩奥是对华鹰派而麦克马斯特对华立场温和,这是被炒主要原因。三胖读懂了川普的战略意图,主动缓和关系,方便川普在朝鲜问题上暂时脱身可以腾出手对付中国,三胖深谙小国生存之道就是要利用大国间矛盾,如今递上橄榄支,不仅可以保障政权安全,而且还可以获得大笔经济利益,何乐而不为?只能说三胖后生可畏,政治手腕,视野远超美国疯老头和鸡国宽衣帝!

  2. 不错不错

  3. 好文,個人覺得中國部分說得很對,中國在伊拉克就是這樣做的,典型的讓別人送死自己在後面得益,直接師從當年名為抗戰實為反叛。
    川普部分比較難理解,秀場習性可以解釋粗暴難堪的炒魷魚,但Tillerson對朝核的主張與兩人之間的矛盾無法解釋為何炒魷魚。川普這種拿國器當便器的極端反精英,倒是直如毛魔在世。
    極端反精英讓川普擯棄前任們的多邊外交協作,氣候協議/TPP/NAFTA/伊朗核協議皆如此。沒有北韓多次的有力協助,憑川普的低劣外交能力和惡劣外交形象根本無法推動新的聯合國制裁。
    極端反精英能結構,但未必能勝任重構。如不能重構精細的可持續的多邊協作,川金會也許只是兩天頭條,留下一地雞毛。

  4. 写的很好!

  5. 前題建立:一國的領導人的權力架構來原和自身的願景(先集中為了保持權力方面),大大影響他的領導方針。
    跟著那前題思考,中國或俄羅斯這種不是最開放選舉的國家,政策反而是最易預測的;合理的維持社會穩定,不介意用任何手段達成目標,目光也放得比較長遠。
    另一面西方那種選舉式的權力交替,近來反應出政府的政策很民粹;領導人(如德國和法國近一年)想定立一些需要「成本」的大計劃時,因為民意反應(那種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負面輿論壓力),給人大志不能展的感覺。
    極權國家(朝鮮)也比較好估計:任何可以保持自己權力穩定的方式,封閉國內民智和推行英雄領導主意的方法,是政策首選。
    最後是美國現在那個「瘋子」,他的商業上的發展,很可能正因為他夠瘋狂,令對手難以預料,他可以登上權力首位也是如此。他的瘋狂嚴格來說是不介意手段和別人死活,有如瘋狂科學家那種人…如果未能好好想下他最終的目標,全世界的人也必需成為瘋狂實驗的白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