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康寧馨:動物保護,怎麼可以只有「零安樂死」?

改善台灣流浪動物的處境,亦應從始出之處、濫觴之端著手。

二、在上述計劃完備前,地方政府應暫停核可或嚴格審核換發繁殖買賣許可證照。

三、農委會應組成專案小組,全面清查、盤點全台寵物業現有動物數量、精準掌握每一隻種犬及幼犬之流向、晶片登記及動物福利狀況,追蹤業者改善及動物安置狀況,以為廢止其營業證照之依據。

四、儘速公告犬隻遺傳性疾病篩檢項目,嚴格追蹤管理,並公開相關資訊……等。」

其實早在 1999 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針對解決世界各國流浪動物問題,即指出需有多種方式「同時進行」,包括:一、飼主教育。二、犬隻辨認系統。三、透過嚴格對寵物繁殖買賣的管制,間接控制寵物生產量,避免寵物過量。四、以上所有方法都需立法,且被有效執行。

總結各方,處理人為流浪動物問題,事應鉅細畢舉。源頭上游,台灣亟需落實飼主教育;長久之計是將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哲學、倫理學思辯內容,納入基本國民教育中,使觀念得以潛移默化於日常。在法令管理方面,各縣市應訂立詳實方法,宣導並協助民眾進行家中同伴動物結紮絕育;中央及地方政府應嚴格管制繁殖買賣業,推廣「認養替代購買」,且加重棄養同伴動物行為之罰鍰。在設備人員方面,各地需參考推廣動物福利有成的其他國家設施,增進公私立收容所軟硬體設備、人員訓練,以期轉型為動物福利寓教場所。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在單位溝通方面,農委會動保科與防檢局,應促進跨機關溝通,以利全國動物進出口管理、登記事務。否則末端下游,一言以括之,各單位包括公立機關人員與非公立收容所、非政府動保組織,仍將在捉襟見肘的難題迴圈中,延續無米之炊。

安樂死與否?只是問題表面

擁有人類孩兒四、五歲心智與情感的牠,是一群牠們的縮影,遊蕩於人來人往城市鬧區、河濱公園、荒野郊地。
擁有人類孩兒四、五歲心智與情感的牠,是一群牠們的縮影,遊蕩於人來人往城市鬧區、河濱公園、荒野郊地。

「安樂死」,或「零安樂死」?二分法選擇引導的表面爭議,反而讓相關單位得以迴避嚴格檢視、管制、處理源頭起因。總顯得陳義過高的政策,問題百出,使得下游第一線人員與流浪動物,長年在資源缺乏、追蹤機制虛設的情況中,承受了更多不必要的苦痛。而一般人民離此類現場情境中的矛盾、難處,卻又過於遙遠。

擁有人類孩兒四、五歲心智與情感的牠,是一群牠們的縮影,遊蕩於人來人往城市鬧區、河濱公園、荒野郊地。流落各處尋覓棲身之所,歷經人情冷暖,捱烈日、寒風、暴雨,甚或數度進出死亡之境。無依的神色、慌亂的神色、哀傷的神色、畏懼的神色、欣躍的神色、飢餓的神色、示好的神色……一張一張變換的面容,穿越了時空裏一知半解的傷害與屈辱。牠從過去踽踽行來,未來又將往哪兒去?

為了你、我、牠,且複重申 ──── 欲改善台灣流浪動物的處境,亦應從始出之處、濫觴之端着手,朝督暮責。做對的事,遠比在末端把事情做對,來得刻不容緩,茲事體大。

(康寧馨,曾任《破週報》記者、編採、特約撰述,現為動保組織理事)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首先感謝筆者關注議題,文章講述的語調理性平和,難能可貴。
    文章內提到源頭管理最為重要,並歸咎繁殖業者有失公平。各公私立動物收容所及野外流浪動物問題,是以原生混種狗居多。敝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不成熟的動保意識的與台灣人愛心氾濫的特質條件下,自以為愛心任意餵食流浪狗(是的,特別是狗),看其可憐又不願意負責任帶回飼養,破壞物種平衡造成流浪狗數量居高不下,衍伸大量社會問題交由政府及全民買單。這種自以為是的愛心、自私為己積善功德、罔顧野生動物生存與社會安全的心態,才是最需要被看見的。媒體、各界動保人士、政府,因為照顧流浪動物看似是有愛心的行為,皆不願公開譴責。
    最後就是,無論是哪一方的人都提倡”源頭管理”,事實上,源頭管理絕不是動保組織鞭策、政府強化作為如此簡單,最需要遏止的,就是那些愛心任意餵食的行為。
    以上僅為個人言論,台灣動保成熟化需要各界的幫忙。

  2. 台湾政府不补贴或者自己设立收容所的话,我对零安乐死政策能落实到什么程度,又会不会反而迫使收留中心因为经费不足而关闭是持担忧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