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當廣告模式步入安寧病房,我們這樣嘗試「知識變現」

時代變動的速度超乎我們想像,新媒體才剛站穩腳步就已搖搖欲墜,還要面對企圖趕上新媒體的傳統媒體。
編讀手記

2016 年對媒體業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2016 年 10 月,AT&T 宣布併購全球第三大的電視娛樂公司時代華納,若交易完成,旗下的 HBO、CNN 從此易主,將震撼媒體界。網路媒體方面,美國電信龍頭 Verizon 也正在收購 Yahoo。這些收購案的背後,有各方利益盤算,但共同認知是:「媒體很有用,但是不賺錢。」

誰吃掉了媒體的餅?

長久以來,媒體主要的收入來源都是廣告,然而廣告投放目標也正在轉型。根據數位行銷協會 DMA 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台灣地區 2016 年上半年數位媒體的投放量,超越了電視廣告。傳統媒體眼見大餅縮水,加大力度前進數位平台,追逐廣告金流,力圖轉型成「新媒體」。

然而新媒體就能夠賺到比較多廣告費嗎?

很遺憾,細分成「關鍵字、影音平台和社群媒體」的數位廣告,在台灣差不多都流向 Google、Youtube 和 Facebook。其中又以社群媒體最高,佔了 2016 上半年台灣廣告投放量的 29%。過去媒體打造內容,吸引觀眾,然後把觀眾賣給廣告主。現在,社群媒體跟搜尋引擎直接把觀眾賣給你,而且超級精準。對業主來說,投廣告給媒體,還不如自己下網路廣告有效。

當媒體不分新舊,都用社群媒體來傳播內容時,其實是加速把廣告預算送給社群平台,同時也等於不斷提供免費內容給社群平台,讓人們更加依賴社群平台。而新舊媒體主管們,卻還在慶祝精準的廣告投放帶來的大量觸及率,宛若飲鴆止渴。

泛科知識集團在 2012 年開始經營新媒體,憑藉與Facebook的緊密連結而成長。然而當泛科長成一棵小樹時,Facebook 已經衝破雲霄,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媒體,還不必雇用任何記者。在過去一兩年,各家媒體的「社群小編」多少都體會過被 Facebook 「玩弄」的經驗。尤其是今年 10 月,Facebook 隨機隱藏了某些粉絲專頁的粉絲數,不知道讓多少管理者崩潰。

優質新媒體輩出,缺乏財務永續模式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許多優質新媒體登上舞台,產出大量高品質的深度採訪內容、專欄評論,讓大眾對新聞報導重燃希望。然而,圈內媒體人想的是:「他們能撐多久?」

更令我們惶恐的是,傳統媒體抱著他們上個世代的殘餘,正準備揮軍殺入新媒體市場。相較於電視等傳統媒體,網路廣告的餅或許變大了沒錯,但都只能一起搶食 Facebook 和 Google 掉落的芝麻粒。在這樣新舊媒體相煎,數位平台把持通路的困境中,我們認為「做內容、衝流量、賣廣告」的模式,已經步入安寧病房;線上做內容,線下賣活動的商業模式,也會被大幅擠壓縮水。

要突破這個困境需要嘗試其他新作法。我們觀察到「訂閱制」和「問答打賞」兩種模式。「訂閱制」的成功案例,不是需要很強的「明星」支撐,就是要非常貼近訂閱者的牟利需求跟情緒渴望——前者例如中國「羅輯思維」與「得到 app」的進階收費模式,或台灣知名政評者人渣文本的「渣誌」,後者如股市基金老師,跟星座算命大師。相對而言,其似乎比較不適合單純分享知識、提供內容的網友。而「問答打賞」機制,我們則看到美國Quora、中國的知乎、付費語音問答「分答」等,似乎更適合專業知識的變現。

結合打賞的問答平台,嘗試讓知識變現

回歸到媒體的原點來看,媒體如何選擇新聞?其實是一小群人,可能是主管、編輯、記者,大家想像讀者對什麼話題有興趣,然後提出一個問題,再推論出「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想知道」,以此來決定要做什麼報導。然而從這次美國大選,主流媒體的看法與大眾的落差,最明顯不過了。因此我們尋思:在社群時代,為何要替大眾去想像他們對什麼好奇?為什麼不讓社群將他們的問題,送到彼此面前?

在這個出發點上,我們構思了一種結合「打賞機制」的專業問答平台——泛答(尚未公開)。我們希望能透過跟社群共同深入探討議題與事件,逃離被行車記錄器、小貓小狗、Youtube影片綁架的新聞內容,開始認真的去檢視我們社會中的大小事件。換句話說,我們希望讓社群告訴我們,社群對什麼議題有興趣,並設法讓專家來回答這個問題。套用目前流行的說法,我們希望能 hack 知識產業的價值鏈,讓知識傳播達成點對點的效益。

更重要的是,這個平台設計了一套點數系統,可以用來打賞、支持知識擁有者。它背後的邏輯很簡單:知識是有價值的、分享知識的行為該被鼓勵,因此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分享知識,獲取知識的人則透過點數來支持分享者。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平台,建立一套點數轉換機制,讓獲得打賞的回答者,能將點數兌換成現金,這就是「知識變現」。讓知識產業能夠擺脫廣告與流量的束縛,不必用讓人驚呆的標題來騙點擊率,而是直接讓扎實的知識,呈現它的價值。

泛知識節的虛實整合實驗

平台的專家社群怎麼建立?即將在本週末(11月19-20日)的「泛知識節」,將是我們一次試圖整合線上/線下知識交流的大型實驗。這場活動以「知識版春吶」為想像來打造,邀集了上百位專業達人,涵蓋科學、科技、人文,甚至演藝產業等五花八門的主題。

這次活動最重要的設計,是參與知識節的聽眾,可以在聽講同時,在線上平台針對演講內容提出問題。講者在現場問答時,則可以先瀏覽平台上的問題回答,日後還能在線上持續與聽眾互動討論,延伸議題深度。透過將實體活動帶回線上,我們希望讓知識利用最大化。而活動的參與者,也能透過線上點數系統打賞講者,給予實質鼓勵。與 Facebook 這種不利於積累跟搜尋,而且夾雜太多私人往來的平台比較起來,泛答可被視為專業人士與知識愛好者建立個人知識履歷的空間,更方便知識的動態紀錄與互動傳播。

新舊媒體短兵相接的此刻,決定挑戰新領域非常冒險,畢竟台灣不是沒有問答式的網站。但是若能延續過去泛科社群建立起來的科普精神,帶進問答打賞機制,或許有機會扭轉現有的知識產業生態,發展出在商業上能存續的知識傳播模式。

時代變動的速度超乎我們想像,新媒體才剛站穩腳步就已搖搖欲墜,還要面對企圖趕上新媒體的傳統媒體。泛科知識作為新媒體的早鳥,正在探索更新的媒體形式,但無論時代怎麼變,我們相信人對知識的渴求是不變的。比爾.蓋玆說:「Banking is essential. Banks are not.」(銀行服務是必要的,但銀行則未必)。對比當今媒體生態,這值得大家思量。

(陳建瑋,泛答營運經理;鄭國威,泛科知識共同創辦人)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