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庫斯克:港獨集會後,獨派下一步是什麼?

陳、梁兩個獨派比較具代表性的人物發言,跟往後的講者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分別,就是沒有怎樣攻擊泛民和左翼社運。
2016年8月5日,本土派人士在添馬公園集會。

政府剝奪梁天琦、陳浩天、中出羊子等人的候選人資格之後,獨派下一步會怎樣做?

梁天琦就確認書問題申請司法覆核,但法院拒絕緊急處理,即是選舉仍會如常舉行。司法覆核訴訟肯定曠日廢時,而選舉呈請(election petition,在英系議會政體中挑戰選舉結果的程序)也很可能會花上兩三年。換句話說,獨派被攔截了,無法參與選舉。

獨派一直鼓吹「勇武抗爭」,批判泛民主派和社運界的遊行集會「行禮如儀」,以及「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路線沒有效果。獨派發起集會,不免令人想到他們對泛民和左翼社運界的攻擊。數上一次獨派發起的大型行動,是在七一當晚,由本土民主前線、香港民族黨與青年新政在中聯辦外號召的集會。活動宣傳有暗示參與者以黑塊(Black Bloc)裝束出現;結果警察在集會地點外圍不斷截查可能的參與者,令集會不能成事。

這次獨派再發行大型行動,人們都在猜他們會做什麼。

和理非集會的解魅

獨派集會前數天,民族黨陳浩天上載了一段影片,講述他對這場和平集會及獨派發展的看法。陳在發言中為「和理非集會」這個獨派禁忌解魅,嘗試說服獨派支持者,他們的和平集會不同於泛民及左翼社運的集會。

例如,他們集會是為了「集氣」、為將來的革命做準備。他還建議獨派支持者思考:為什麼泛民和左翼社運能號召為數不少的支持者,而他們不能。他也預告集會會有「大台」、播歌、演講等東西──這些一直是獨派支持者嘲笑泛民和左翼社運的東西。「拆大台」這三個字在雨傘運動(本土派稱為雨傘革命)期間,一直是勇武派的口號。

獨派對陳浩天這番說法的反應頗為正面,支持者們似乎接受這場事先張揚的和理非集會,不等於他們過去一直嘲笑的那種。他們眼中,泛民/左翼社運集會就是「消耗民氣」,沒有結果便會散場;而他們的集會將會凝聚民氣,即使散場還是會向清晰的目標進發。

第一次港獨集會

集會當晚,傳言現場有大量警察,且會截查參與者。筆者特別輕裝上陣、不帶背包,以減少被截查的機會。到達現場時,果然看到大量警察巡邏,氣氛緊張,不過未見有人被截查。

添馬公園草地目測大約有二千人以上,可能有三千。這個人數比新界東補選梁天琦的造勢晚會還要多,顯見獨派候選人被剝奪參選權,動員了大批支持者走出來。

集會安排了五名候選人資格被剝奪的參選者演講,依次序是陳浩天、梁天琦、陳國強、中出羊子,以及歸英派的賴綺雯。陳浩天對在場的群眾說,這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港獨集會」。

這場集會對獨派支持者來說,的確是歷史性的一刻。十年前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香港會出現一次正式而且人數不少的港獨集會。近年的港獨思潮最初以本土思潮面貌出現,在人大「8.31」框架否決香港普選後增溫,在雨傘革命失敗後迅速蔓延。中文大學最近民調數字顯示,香港有一成七人支持港獨,而35歲以下支持港獨的比例更接近四成。

「港獨」本來是一種不成文的社會禁忌。這一次獨派終於能「出櫃」集會,相信類似的集會陸續有來,而且人數可能更多。

「革命、執政準備」的願景

陳浩天說,獨派不是搞社運,而是要作執政準備。「執政準備」這四個字,泛民政黨很少提,甚至連親建制政黨也不會提。當然,什麼叫執政準備,這場集會沒有提供具體說法。批評者或會說,獨派距離有執政的準備還有十萬丈遠,這不過是政治口號情感動員。

關於革命,陳浩天說「革命要天時、地利及人和,所以好難講,需要時機。」梁天琦也說,「革命不是一時三刻的事」。至於革命如何實踐,梁說「革命本身就是一個社會結構權力分配出現根本性改變,一個從下而上的改變……由下而上扭轉社會的權力結構。」他呼籲支持者保持革命精神,爭取民心。

政治本是以願景來號召支持者,本來就是「講個信字」。泛民主派提供的願景是爭取民主普選;其支持者一直憧憬《基本法》承諾的普選來臨,直至後來人大釋法、政府的政改方案,以及「8.31決定」,願景破產。其流失的大量支持,多少注入了當晚的現場。

中共拒絕兌現普選引發雨傘運動。在那場前所未有的激烈群眾運動中,不少參與者曾經把「普選」視為爭取民主的最後希望。希望破滅就是絕望,絕望則轉化成對中國黨國體制的徹底離心,港獨便成了最容易吸引群眾的選項。

不過既然港獨不能一步登天,那麼獨派領袖們會否步泛民主派後塵,在多年無計可施後,令支持者感到無望而唾棄?這個問題,今天言之尚早。在民主選舉願景幻滅後,人們覺得橫豎沒有出路,至少新的政治認同論述,能為他們提供一種類似國族主義的充權感。

從反「和理非」到反教條主義

梁天琦說,發起集會不代表放棄舊有抗爭模式,他呼籲放棄的是教條主義。他說「哪一個方式可推翻政府的就繼續去做,和平就繼續和平,勇武的繼續勇武。」這說法在習慣了支持勇武抗爭、嘲笑「和理非」的獨派支持者中本是禁忌,提出這樣話的人很容易被指為「左膠」。這次集會為獨派路線定調轉向;要不是由有被政府打壓光環的陳浩天,和有補選一役民氣支持的梁天琦提出,大概會引發另一場罵戰。

現在獨派提出,他們也要利用泛民和左翼社運的方式來動員。有人質疑:如果把其言論中的「港獨」換成「普選」,其實與泛民本質上沒太大差別。那麼兩者分別在哪裡呢?

短期而言,梁、陳等人還可以用個人號召力,加上催化類國族主義情緒,來維持支持度。不過長遠而言,提出類國族思想來抗衡中共,難免會遭遇泛民和左翼社同樣的指控──只會抗議,抵抗不了一次次的壓迫。另一方面,即使是獨派提倡的勇武抗爭,在警察不斷升級的佈防和監視之下,將會像七一中聯辦一役般,愈來愈難成事。

大部分反抗運動停滯時,便會出現路線之爭。如何令運動長期保持動能,是獨派領袖必須正視的問題,這要花三四年時間驗證。但至少有一件事應該會發生:獨派應會減少譏諷泛民及左翼社運的「和理非」做法。

獨派轉向是否因為選舉臨近,他們想為能入閘的盟友吸引更多支持?抑或是因為他們真的認為,是時候走這種和平和勇武兩條腿走路的路線?還需要時間觀察。

少罵泛民左膠和區隔統獨?

陳、梁兩位獨派較具代表性人物的發言,跟往後講者有個明顯分別,就是沒有攻擊泛民和左翼社運──這實在有別於人們對獨派、本土派的印象。這是否代表他們打算改變定位,不再利用人們對泛民及左翼社運的不滿來鞏固支持?

泛本土派圈子時有討論「群眾支持是 X 回來還是感召回來」(群眾支持是罵回來還是感召回來),即是罵泛民左膠只能吸引少數最憤怒的人,但會趕走不少群眾 ,但如果不罵,則難以團結最忠實的支持者。相信日後這問題會繼續在泛本土派圈子內有爭論。

另一方面,陳浩天在這次集會多次區別統派和獨派,呼籲支持者不要投給統派。問題是:誰是統派?是否指所有泛民政黨?如果是的話,公民黨也曾因為主張自決而被《文匯報》批評為港獨黨,香港眾志也要求前途自決,他們又如何算?抑或是「不支持港獨」的政黨就是統派?那麼聲稱要永續《基本法》的熱普城聯盟是否統派?

梁天琦收到選管會通知之前,已經找了「Plan B」,即是讓支持者轉投青年新政;但即使是青年新政也只是倡議自決,不算嚴格意義的港獨。至於陳浩天,他在台上要求他的支持者投票給獨派,但所指的是誰,即使記者追問,他仍未有公開說明。

統獨區隔這回事,也許每天緊貼獨派政治文宣的支持者才分辨得到,或者到選舉時靠被取消資格的參與人站出來,才能識別。

壓力愈大,反作用力愈大

這次對獨派候選人的打壓,究竟是特首梁振英為了連任製造的、愈亂愈好的鬧劇,還是北京政權授意的國家政策?目前還是謠言滿天飛。

無論如何,這次打壓的客觀效果就是助長獨派聲勢。之前看民調數字,獨派就只有梁天琦一人有望當選。把他攔下來,反而刺激獨派聲勢,很有可能令立場接近獨派而能夠入閘的暗獨派得到更多席位。假設中共是理性的話,這結果出現的意義是什麼?那可能是為了讓港獨議題正式在香港政治生態系統落地生根——對於中共或其代理人來說,「港獨問題」浮現,其實有利加速23條立法和進行更強硬的維穩工程。

壓力愈大,反作用力愈大。現在香港正處於一個被中共趕狗入窮巷的兩難,中共愈把港人逼到牆角,究竟港人會是跳牆、馴服,還是反抗?維穩,是愈維愈穩還是愈維愈不穩?這場集會象徵著獨派運動的起步,他們將會利用可能得到的議席及資源推動意識形態上的範式轉移,而且他們開始發現可以仿效主流政黨進行動員,日後會有什麼蝴蝶效應,沒有人會估計到。雖然他們仍有可能變成他們曾經批評的泛民,但民間智慧告訴我們,莫欺少年窮。

筆者走在集會人群當中,看到的不只是台上的慷慨激昂(當然不是每個講者也是演說能手),還有場群眾的同仇敵慨。雨傘革命之後最失落沮喪的一群人,其實就是需要這種精神為之一振的充權感。

作者按:以評論人身份在現場觀察

(庫斯克,香港知名網上博客、專欄作家)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