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2013年冬天,一批韓國大學生於大學校園內的民主牆上,留下了一個慰問其他同學的疑問:「你生活過得好嗎?」。想不到一石擊起千重浪,那一句說話引起了廣泛社會迴響。不少學生不單只以一句「我生活不好!」來回應,甚至把當時一件接一件韓國政治經濟教育等社會議題的不滿,如數家珍地羅列出來,滾筒式在社會蔓延這股忿恨。
從2013年至2015年的兩年間,我們見證了韓國青年人的一代,慢慢由最初的「慰問」心靈方式,喚醒了大學生對當下韓國社會不公義環境的意識,到兩年後的今天,他們透過目睹兩年間接連不斷發生的韓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爭議,還有韓國的政黨政治中,不論是保守派,現在連在野的民主黨派與獨立派人士也再不能讓民眾感到被別人重視,種種社會情緒把本來的一遍悲情,轉化為對當下政權的不信任與忿怒,造成了上周於韓國發生了自2008年反對前總統李明博的「美韓牛肉風波」後,韓國本土發生的最大規模反政府示威。
多議題,但一個矛頭
「再也忍受不了當下韓國的社會狀況」,是上周根據韓國民主勞總主辦的大型示威集會中,13萬韓國市民(警方表示只有68000人)中的共有感覺。這些不滿感覺,一直積累在民眾心中,待一次機會發生大爆發。遠的事,有如當下的韓國朴槿惠政府未有盡前年世越號沉沒事故後,針對着各政府部門失職的獨立調查責任,只是不斷在推卸,甚至忽略一直留守在首爾光化門廣場抗爭、希望取得一個公道調查的死難學生家屬的意見。另外,朴槿惠政府亦不但未有改善勞工保障,更變本加厲地延續重視大財閥的政策,給予它們更大的自由度肆無忌憚地開除工人。
而且,針對着早前5月份的另一大型反朴槿惠的遊行中,韓國警方與法院也從不理會群眾的聲音與訴求,只是一直使用公權力與司法權,追捕與起訴集會的組織者。經過多月來的拉鋸後,眼看着社會的低氣壓越見越低,感覺像在向一面永不聆聽市民聲音的高牆表達意見,群眾對朴槿惠政府已耗盡了應有的耐性,只是在等待更多的民怨引爆藥引,便會點燃了韓國另一場大型反政府示威的火頭。
這一次,把民眾再一次推上街頭的,是一連串韓國政府的高壓政策所引致的後果。上月我們知道朴槿惠政府在毫不理會有近六至七成市民反對下,強行與執政保守派政黨通過於2017年開始,於全韓國各大中學實施統一歷史教科書的高壓政策。這一本統一化的歷史教科書中,內容不但盡量減少了批評昔日獨裁政權對韓國社會的影響,更也取締了不少講述朝鮮政權的內容,令不少學生家長擔心他們的子女日後會被這些保守思想影響對韓國歷史的公正觀感,早前已爆發了數次反對政府硬推此政策的示威,當中不論大量學生、家長與教師也按捺不住走上街頭宣洩不滿。
除了教育爭議,青年人的就業問題也是這次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重點議題之一。早前韓國社會中創出了一個新近流行詞彙,稱為「地獄朝鮮」,是從青年人眼中看當下韓國社會模樣的一種聯想。從不少當下的韓國年輕人眼中,他們認為現在的韓國社會尤如昔日的朝鮮歷史時代一樣,充滿着門閥、世襲、不公義、封建與絕望。青年人向上流動的階級,已被一個又一個由於出身於富裕家庭背景的「富二代」封鎖,當下更進而世襲化。面對着社會資源與機遇被上層社會壟斷,無錢無權與欠缺希望的韓國青年人,除了感到無力,亦有一些面對絕望下選擇了結生命。
現在,韓國青年人失業人口達41萬,是自1997年韓國IMF金融風暴後的最高數字。就算有幸找到工作,現在三成半的韓國青年上班族,都是被僱主以短期合約制聘用,根本沒有任何工作保障。因而,就在「地獄朝鮮」一詞冒起後,三無 (愛情、婚姻與下一代)、五無(三無再加上工作與房屋),等等的青年人負面描述便更加激化,形成了一股對韓國社會現況的巨大不滿。
除了中學生與大學生,一批反對朴槿惠政府對外簽署更多的自由貿易協議的農民,因為韓國政府對外貿易越來越開放,導致稻米的價格每況愈下,影響他們的基本生計,也是這一次參與示威的主要力量。
武力鎮壓激化矛盾
上周末於首爾市中心舉行的反朴槿惠示威,從事前韓國政府各部門主管的公開言論、警方於集會示威時的部署與安排,還有示威衝突後這幾天韓國政府的回應,都是展露出一貫朴槿惠管治韓國社會的方針,就是「既不進行對話,並要標籤示威者」的行徑。這種態度,只會讓更多民眾加入反對其政權的力量之中,適得其反。
早於與示威者爆發激烈衝突之前,不少相關的韓國政府官員已表明不會縱容示威人士過激的挑釁行為,並宣言會按照法律以強硬手段回應。因而,就在示威者於首爾市中心光化門進行集會的範圍中,警方早已嚴陣以待,把一輛接一輛的警車一列排開,以圖阻隔示威人士繼續向前進。然而,據韓國自由派報章《京鄉新聞》的報導,原來警方卻未有按照自盧武鉉政府後修改的憲法內容,不再容許警方以封鎖車輪的方式,以一列警車排列阻礙行人進出示威區。而且,警方也因5月份世越號一周年紀念示威活動中,有示威者爬過警車的行為,結果於今次刻意於警車身上塗上食用油,令示威者難以再輕易爬上警車。
另外,在使用水炮問題上,已經有不少人權組織批評韓國警方未有按照指引,只會向示威者的下半身開炮,而且開砲的目的只能是在驅散示威人士,不能用作針對特定目標人士。結果,我們看到當時開水炮的片段,警方是在明確針對着一位70歲的老翁示威人士的頭部發炮,已是明顯地違反法律指引。事後,警方一直只在辯稱因為是示威者先違反了示威標準,警方逼不得已地以過度武力應對。這些解說,只會更加置警方與民眾於對立面的兩端,無助解決矛盾。
站在光化門中心韓國民族英雄李舜臣的銅像旁,示威人士希望他們心目中保佑韓國國民的圖騰能夠繼續協助韓國社會彰顯公義。可是,每每韓國社會爆發示威之時,總統朴槿惠卻往往以不同理由選擇外訪與出外公幹,不是留在青瓦台裏聆聽市民的訴求。或許這一次大規模示威只是反朴力量匯聚的第一次,若然她在餘下任期的兩年裏未有根深柢固地改變施政態度,更大型的示威抗爭看來只是指日可待發生的事。
(鍾樂偉,全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助理講師,研究韓國學者)
三無、五無是全球青年的全球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