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黃冠能:重新想像一國兩制

在北京嘗試展現大國影響力,卻又面對美國重返亞太甚至可能圍堵中國時,香港的一制其實有很多有利於「一國」的可能。
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一場軍隊步操表演。

最近一個多月,從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的「特首地位超然論」,到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說特區沒有依法「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以及陳文敏教授不被委任為港大副校長,及至最近郵筒將去除英國皇室徽號之議,接二連三的令港人嘩然。京官強調「一國」大於「兩制」,港人驚恐「兩制」蕩然無存,天朝主義有剷平一切阻礙其權力伸展之勢。

鄧小平原本設計「一國」包含「兩制」

這一切的背後,源自於「一國」與「兩制」對立的想像,二者遇有衝突的話,北京當取「一國」而捨「兩制」,港人於是以保衛「兩制」反應。此想像十分內向,造成內耗,彷彿兩者必然衝突,終於會令北京與香港變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敵對狀態。港人無意亦無力推翻北京,於是小部分港人萌生港獨念頭,獨立建國派應運而生;北京正以民族主義維持其政權合法性,推動統一大業,必然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不容港獨。

但按鄧小平的原本講法,「一國兩制」並非只有「一國」和「兩制」兩個組成部分,而其實有三個組成部分──即「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陸」與「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和台灣)」,而「大陸制度」和「香港制度」都是「中國」的組成部分,不可分割,必須並存。鄧小平的原本構想,包容性很高,雖然陸港制度必有差異,磨擦在所難免,但絕對不需在兩個制度之間取捨,而且「一國」超然於「兩制」之間的磨擦。鄧小平明顯智慧過人,「一國」包含「兩個制度」的想像明顯要比天朝「一國」與「兩制」對立的想像,更為可取。

用香港支援一路一帶 解決 TPP圍困

這裏筆者想要進一步發展「一國」包含「兩個制度」的想像。此想像並不單單用於中國對內事務,還其實可以是中國面對國際的工具,尤其是那些與北京交往困難的情況。在政治學上,國家主權並不只處理對內事務,而更需處理國際事務,在北京嘗試展現大國影響力,卻又面對美國重返亞太甚至可能圍堵中國時,香港一制其實有很多有利於「一國」的可能。

「一路一帶」倡議是要連繫一眾發展中國家,促進共同經濟發展,發揮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可是此議絕對不會一帆風順,因為「一路一帶」沿途一些國家向來親美,或曾經與中國有過節,譬如印度。這些國家就算其實歡迎經濟發展的機會,也會礙於國內外反對或礙於面子,難以參與「一路一帶」。此情況下,香港就可以其獨特一制及其在金融商貿的國際地位,先加強它們經過香港經濟上連繫大陸,減少它們對中國的抗拒。香港在歷史上與不少亞洲國家有淵源,譬如印度與香港因曾經同為英國殖民地,相當數量的印度裔人口在港英年代,甚至近十年來港定居,香港要與印度加強經濟連繫有一定優勢。

最近美國領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取得進展,12個參與國家達成基本共識。國內外不同分析很多都認為TPP不利中國經濟,甚至認為是美國刻意排擠中國,經濟圍堵中國。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要參與TPP成為成員,在理論上卻毫無難度,美國亦曾經表示歡迎香港參與。如果美國真的要以TPP圍困中國,則香港這個中國窗戶參與 TPP可為中國解決部分重圍。

前設:各國認為香港有相對自主性

雖然以上只是兩個例子,已經可見香港的潛在利用價值,筆者相信香港還有更多這樣以小事大的發揮空間。但香港要發揮這樣的角色的話,有一個前設必先達到:世界各國認為香港是個有相對自主性的地區,是個會先為自身利益考量的地區,是個既服務大陸,亦服務世界的地區,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的自身利益正在於服務包括中國的世界。

如果北京繼續以天朝主義,內向地想像「一國」與「兩制」對立,毀掉香港的制度及其自主性和國際地位的話,世界各國只會視香港為天朝中國的一部分,香港做什麼也只被視為北京指令使然。國際政治上,中國不但從此只剩「大陸制度」,也不但從此少了一道板斧,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國會更加提防與中國交往,以防天朝蠶食自身的自主性,就像天朝蠶食香港一般。國際上,「香港是相對自主地區」的觀感已經時日無多,世界都在看着北京如何對待香港,世界也聽到香港人抵抗天朝中國的聲音。筆者膽敢論定:「保香港自治,可得天下世界;毀香港自治,天朝寸步難行」!

延伸閱讀:

革新保港 民主自治 永續自治──香港前途宣言

《香港革新論》網站

(黃冠能,香港城巿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部助理講師)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