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宏觀經濟學的經濟學者,頗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到貨幣政策上去。既研究在理想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如何能夠減低經濟的波動,也研究中央銀行實際上根據什麼來制定貨幣政策。宏觀經濟學有其他重要的題材(如經濟增長、財政政策、失業現象等等),但以研究的數量計皆及不上貨幣政策,為什麼?除了因為貨幣政策受傳媒關注,較為「入世」,亦由於其跟各個資本市場(股票、外匯、樓市)關係密切,更透過利率影響消費和投資的行為,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埋藏着不少有趣的經濟學問題。
且以最近的一次議息結果為例。
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於9月17日宣布維持利率不變,亦即目標聯邦基金利率維持0至0.25%的區間。翻看這次會議的官方聲明,內容幾乎跟上次6月時的一樣,不外乎重申聯儲局的兩大政策目標,即最高就業(maximum employment)和價格平穩(stable prices)。(其實還有第三個目標:溫和的長期利率水平(moderate long-term interest rates),但少人提及。)
價格平穩即通漲低兼穩定,一般以個人消費支出(PCE)的物價來量度,以2%為界限,沒有大變易於預測,好讓投資者和普通市民容易計劃將來。美國近年的通漲甚低,不計入食物和能源價格,以CPI和PCE計的通漲均未達2%。
所謂最高就業,經濟學者一般從自然失業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的角度看:在信息不全、勞工市場的規管(如最低工資)等非關經濟週期的因素影響下,失業率是多少?這個數字不能觀察,只能估算出來,而以美國的經濟結構,一般認為是6%左右(勞工市場規管較多的歐洲,自然失業率較高)。只要失業率達到6%,最高就業的目標已達,就是時候收緊貨幣政策了。尷尬的,是美國失業率「愈跌愈有」,跌至最近的5.1%,而通漲卻沒有半點上升的跡象。失業率的「龍門」一直在搬,聯儲局的注意力都放到通漲上,只等待回升2%之日。
以上的討論,以物價和經濟表現決定貨幣政策,都不是新鮮事。新鮮的,是聲明中的一句「最近全球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或會稍為約束經濟活動,相信會短期內為通漲帶來更大的下行壓力」(Recent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s may restrain economic activity somewhat and are likely to put further downward pressure on inflation in the near term)。這句話看來很平常,指的明顯是中國經濟,怕其增長減慢導致什麼全球性的危機。不過,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句話卻是有點古怪。
經濟學者對貨幣政策有兩種看法,一為奉行規則(rule),一為因時制宜(discretion)。前者指的是央行的行動有其法則,失業率升幾多、通漲升幾多,都有相應的利率改變以應對之。這不是指央行要有一條白紙黑字的方程式,而是央行的行為大致有跡可尋,讓市場看得通透,並將央行成員主觀判斷的影響減到最低。後者指的是央行因應不同的情況作出判斷,同樣見通漲由1%上升至2%,央行可在某情況下以加息回應,在某情況下卻不作行動。因時制宜依靠的,是央行的眼光和預測能力,最近流行的宏觀審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ies)就是一例。
聯儲局留下了一條怪尾巴
回說聲明中那一句話,其中提到「全球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意思其實非常含糊。哪些「發展」跟美國經濟有關,哪些不相干?「發展」何時不再影響經濟活動?最重要的,是這個因素如何量度?這些問題,相信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成員都沒有一致的答案。這句話反映的,是聯儲局向因時制宜的方向走,只要認為這個「發展」不再是威脅的時候,就可以加息。
我認為這是敗筆,給未來加息的決定留下一條怪尾巴。下次有機會加息之時,假設失業率維持不變,通漲達到2%的水平,但中國經濟又出現什麼異象,聯儲局也可以用同樣的理由延遲加息:全球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有暗湧,有機會影響需求,通漲達2%只是暫時的現象,於是決定維持利率不變。這條尾巴,為投資者和普通市民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利率升跌除了看國內失業率和通漲,還要留意國際事態發展,大大增加了預測的難度。買樓消費、借錢投資等決定,都不敢輕舉妄動。對資本市場,這種不確定性亦令風險大增,下次議息結果更加難估,而開估之時的衝擊會特別巨大。
除了這份聲明,伴隨會議結果的還有一份經濟展望(Economic Projections),其中也可看出一個微妙的變化。對未來經濟走勢的預測,分別跟上一次會議不大,但委員會成員的看法,似乎是軟化了。三個月前的會議,17名成員中有15名認為2015年加息最理想,僅有兩人認為要等到2016年。今次會議,支持2015年下跌至只有13名,2016年增至3名,更有1名認為要等到2017。至於加息的幅度,亦見明顯下調。有趣的,是有一名成員(相信跟選擇2017年的是同一人)認為要於今年和明年實行負利率!
從這個「意見調查」可見,成員對2015年必然加息的態度已有軟化。在8月中,我在《信報》的專欄預測聯儲局不會在9月加息,當時是有點冷門的選擇(過半數的經濟師預測在9月加息)。貪勝不知輸,我今天的預測更冷門:低通漲最少持續至年底,聯儲局會在本年餘下的三個月出口術,今年將不會加息。我的想法是,聯儲局面對極大「加錯息」的風險,除非相當確定通漲有上升的趨勢,否則都不願冒彈弓手的險,寧願維持貨幣政策不變。
(曾國平,香港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客座副教授/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