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朱建陵:大陸看台港,就是折騰

港兩地社會念茲在茲,視為「普世價值」的民主,在北京眼中則不是一種「價值」,而只是一種「工具」。
2014年9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和前任主席胡錦濤(右)於人民大會堂一同出席國慶65週年慶祝儀式。

台灣的課綱爭議告一段落。對去年以來台港兩地的太陽花、占中、反課綱運動,大陸官方及社會輿論的看法可以簡約成兩個字——折騰。

「折騰」兩字是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炒起的。2008年底,在一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大會中,胡說:「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鬥目標。」這是古板無趣、四平八穩的胡錦濤第一次使用俚語,「不折騰」一詞迅速走紅。

「折騰」有很多解釋,廣被接受的解釋是「胡鬧」、「添亂」、「找麻煩」、「走彎路」,台灣、香港這兩年勃發的社會運動,就被大陸視為偏離軌道的「折騰」。

被問及對台灣學生反課綱的意見時,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意有所指的說:「學生運動在島內周而復始發生,原因在於他們對現狀不滿,對未來感到迷茫。」至於台灣學生對什麼現狀不滿,他沒明說,但由大陸官方及社會輿論討論可以知道,不是政治、不是兩岸關係、也不是課綱被修改,而是個人經濟前景問題,包含找不到工作、工作待遇太差、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看不到未來等,這是張志軍後一句話「對未來感到迷茫」的真義。

香港大學生爭取真普選,台灣學生爭取程序正義、表達對國民黨政策作為的戒心與反對,看在大陸眼裏,根本的問題在經濟,因為經濟不景氣,學生看不到未來,因此產生不滿,加上煽動者蠱惑,就選擇走上街頭。於是,台港兩地廟堂與街頭的政治紛擾,看在北京的眼中,就是折騰。

面對這樣的折騰,除了政治面的反對,北京有兩種反應,第一種是積極作為,放在台灣,就是加強「三中一青」(中南部、中小企業、中下層、青年)工作,以大陸的經濟實力為基礎,提供經濟利益、就業機會及發展前景。第二種是消極作為,用《環球時報》的語言來說,就是:只有中國大陸的硬實力更加強大,軟實力也能與之匹配時,那些「羞作中國人」的洋奴意識才能逐漸散去。

北京如此看待台港社會運動的原因,在兩地的價值觀差異。承接經濟決定論的看法,北京向來主張「發展是硬道理」,經濟是基本建築,政治、社會等都是上層建築,由經濟基本建築決定。

依據這樣的主張,台港兩地社會念茲在茲,視之為「普世價值」的民主,在北京眼中則變成了:民主與否的政治體制問題,不該是一種「價值」,而只是一種「工具」,目的在服務於經濟發展,至於哪種體制最好,就看誰是那隻抓到老鼠的好貓,而目前為止,大陸體制抓到了老鼠。

這種主張不只存在於官方,如今大陸幾乎全社會「一致向錢看」,曾經在大陸網路輿論中紅遍一時的台灣民主,在台灣經濟不振的前景下,經常淪於被嘲弄的對象,更別說近期超越規範性民主的「公民不服從」,看在大陸民間甚至學者眼裏,就是文革、民粹。

放大來看,大陸與台港價值觀差異各有歷史背景,在大陸崛起的過程中,「中國模式」的存在與否及未來走向也是各國關注焦點,「普世價值」與「發展是硬道理」之間,不只在台港與大陸,大家都想知道,未來究竟誰對得多一些。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