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帶你看:美國期中選舉,親台議員誰主浮沉? 攤開美國國會第113屆、第114屆及115屆的法案提案、議員公開新聞稿、國會記錄三組重要數據,我們試圖比較川普任內的第115屆國會與過去過去第113屆、第114兩屆歐巴馬任內的國會,在對台相關議題的立場和實際行動,呈現何種消長趨勢。
評論|華建平:暴力陰影下的中期選舉,特朗普點菜,共和黨如何埋單? 整個共和黨此刻也只有跟着特朗普的思路走。沒人會去指出這位總統的問題。因為如果這樣做了,那就是在關鍵時刻分裂共和黨,任何失利的鍋都會被扣上。
評論|美國中期選舉前瞻之五:瞄準搖擺州州長寶座,「小特朗普」們能夠成功上位嗎? 此次州長選舉中最具看點的,便是以佛羅裏達州為代表的將近十個搖擺州戰場,尤其是特朗普麾下持保守路線的共和黨候選人,同持激進進步立場的民主黨人將發生激烈碰撞。
評論|美國中期選舉前瞻之四:為何在多個深藍州,會產生穩穩連莊的共和黨州長? 在阿肯色、德克薩斯等深紅州中,共和黨州長穩贏不足為奇。但在麻薩諸塞、佛蒙特等新英格蘭地區深藍州中,為何也會出現深受愛戴的共和黨州長?這對於今年中期選舉而言又意味什麼?
評論|華建平:從馬克思為特朗普「助選」,看「恐懼」如何成為催票利器 馬克思的生日(5月5日)早就過了五個月了,而離美國中期選舉卻只有兩個星期。這時打出馬克思的旗幟,並將其和對手掛鈎,當然是為了中期選舉。
評論|美國中期選舉前瞻之三:共和黨參議院以逸待勞 亦須提防陰溝翻船 綜合近期民調來看,共和黨大約有七到八成機率保住參議院,但另一方面,如果共和黨不能在今年擴大自己的微弱優勢,那麼未來兩個參議院競選週期中將會非常被動。
評論|華建平:彭斯開火,中美冷戰搭起新框架,但要如何長出肉來? 套用冷戰邏輯,如果之前美國對中國的戒心主要體現在圍堵/遏制(containment)上,彭斯則發出了明確的要推回(rollback)中國影響力的信號。
評論|張躍然:特朗普時代的美國勞工運動,觸底反彈還是釜底抽薪? 在特朗普執政的第一年,美國的工會會員總數不降反升,佔全體勞動力的比例也沒有進一步下跌。美國工會自1980年代以來的頹勢,似乎被打斷了。這一現象與特朗普的施政之間,存在什麼關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