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澄碧藍天和翠綠山谷中的青海玉樹結古鎮,是青海的中心地區。鎮上有牧民在山坡放牧、村民在溪流洗澡、小孩在平房間互相嬉戲玩耍。當記者走進平房堆的時候,卻在轉角看到印有「救災」二字的藍色帳篷,仿佛提醒著鎮上居民,五年前的青海大地震就像晴空中的陰霾般,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縣發生黎克特制七點一級地震,結古鎮是地震重災區,多數房屋倒塌,滿目瘡痍。五年來政府大力重建災區,現在災區建了大量藍頂的水泥平房,讓災民有安身之所。政府同時亦在災後的青海興建了博物館和圖書館,惟這些公共設施只建了空殼,卻一直未開放使用。記者進內採訪,發現圖書館室內儼如廢墟。
玉樹地震不但摧毀中心地區結古鎮,附近的藏民村落也有大量房屋損毀。離結古鎮三小時車程的治多縣移民村住了許多不再放牧的藏民,地震奪去多人性命。2015年8月,
「昏庸無道」的2015,韓國人為了逃避荒謬的現實,因而大舉投進了《請回答 1988》裏,那一個從劇集虛構出來的1980年代韓國社會烏托邦中,尋求思想上的喘息空間。
與大多數同性戀者一樣,婚姻是掩飾自己性傾向的最好選擇。周恩來特殊的身份地位,更使得所有可能表明性向的情感經歷、婚姻狀況,都在革命、國家之名下,幾乎銷聲匿跡。
一年一度的吳哥攝影展本月初於柬埔寨暹粒舉行。攝影展活動包括相展、講座、工作坊及相集分享。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在暹粒的陽光和星空下互相分享拍攝的樂趣。
影展的重頭戲是「大師班工作坊」。工作坊讓一班年輕新秀攝影師,在四天內跟隨知名攝影師指導下拍攝一系列圖輯,然後在影展最後一天公開作品,讓現場約一百位攝影師評賞。今年的導師包括兩位Magnum圖片社的攝影師Antoine d’gata及Sohrab Hura。新秀拍攝的圖片故事水準甚高,題材由暹粒的村落、柬埔寨變性人、至抽象主題如人的疏離感等。參展攝影師帶著愉快輕鬆的心情,在繁星下喝著Angkor啤酒,躺在竹蓆上,在微風下欣賞各人的作品,甚有度假氣氛。
今年的第十一屆吳哥攝影展亦展出了香港和台灣的攝影師作品。組織Invisible Photographers Asia (IPA) 籌備的放映夜展出了台灣大師張照堂、
記憶即政治。不論何地,官方都希望牢牢掌握歷史詮釋的話語權,但在建構和推動官方史觀的同時,亦可能催生出民間記憶的反思和反抗。2015年兩岸三地的歷史話語權爭奪戰硝煙彈雨,記憶的拉扯越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