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民族主義
豆瓣「一星運動」:小粉紅當警察,這回倒霉的是小津安二郎?
年輕一代的「小粉紅」和「道德警察」正在利用上代人努力爭取的網絡言論自由,用看似民主的打分進行着某種無形的封殺行動。
端問答:如果戀人的政治立場與你不符,甚至是個小粉紅,你會怎麼辦?
要是結婚生子,把子女交給小粉紅教育,我做不到。
評論|
新時代民族主義的四個特徵:習時代的「愛國」動員,與過去究竟有何不同?
今天官方對民族主義塑造同過去的一個最大區別,是習近平第一次有意識地把民族主義作為國家戰略,成為所謂的全民族的共同意志。
評論|
跨境獵殺港台藝人,中國市場這碗飯不是那麼好吃的
對港台來說,中國娛樂市場的現實是什麼呢?
評論|
科普、舉報與流量:中國網絡世界最新的獵巫戰場
在舉報者眼中,如果說以前會見達賴喇嘛才算政治錯誤的話,現在就連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也已經算勾結境外勢力了。
端問答:過去兩年裏,我們的生活被改變了多少?
「雖然很愛香港,但想移民了。」
紐約客樊嘉揚的兩個祖國
「我的『忠誠』不再屬於一個國家、甚至一種價值觀,而只屬於我的良心。」
評論|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下)——「被害妄想」與民族塑造
一方面要誇耀歷史上和文化上的「中華民族」之偉大,另一方面要強調「中華民族」受到了來自「滿清」的深重的民族壓迫。
評論|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中)——從民族主義到「國家主義」
由於民眾被「民族」所替代,在20世紀的中國國家思想中主權在民、國民主權的口號變成了一紙空文。
專訪白睿文:《武漢日記》之後,續寫「痛史」
無論是給中國讀者還是海外讀者,日記的內容是一樣的,但人們知道這本書要在海外出版,它就成了旨在「傷害中國」的國際陰謀。
評論|
王柯: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誕生與明治日本(上)——單一民族國家的日本根源
民族主義之所以一直能夠在中國(漢族)社會找到巨大市場,與百年前它從日本導入中國時所鼓吹的「單一民族國家」思想的途徑有關。
評論|
什麼是「華語語系」: 從港臺、滿洲、跨太平洋看華語世界的去殖民與流變
「香港人在台灣生活,很容易被問你的中文講得好不好?這個中文指什麼?因為在香港很多人講粵語,那麼他們指的就是普通話。」
1
...
4
5
6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