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傳媒紐約文化沙龍預告:在美國報道「最熟悉的陌生人」

持槍的華裔政客,搞「文藝復興」的灣區碼農,為Shein送快遞的專車司機,為特朗普拉票的「川妹」——當我們被「華裔」的身分概括定義,我們是否知道「我們」是誰?
圖:Mantha Mok / 端傳媒

2月15日,端傳媒將與紐約文化沙龍合作舉辦一次紐約的線下端小聚,歡迎你報名參加

過去幾個月,美國——這個我們所在的國家,正在經受一場深刻的變革,甚至我們此刻還在理解和消化被改變的生活和自己,揣摩將會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更多挑戰。

作為以往容易被邊緣化、被看不到的華裔居民,我們也被捲入這一輪歷史轉變的深處。無論是在這個國家的邊境還是核心,無論被這個社會視為底層還是菁英,無論身處紅藍紫政治光譜的哪一個錨點,我們似乎都被「華裔」的身分捆綁著,與美國和自己不斷相遇、碰撞、和解,然後重新來過。

端傳媒的記者、編輯和撰稿人,在這風起雲涌的幾個月裏,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紀錄在地華人和華人社群的多種樣貌——在新英格蘭維護「美國優先」併名聲大噪的政客新星,拿著遞解令在紐約顛沛流離的走線移民、為Shein送快遞的專車司機,在灣區掀起「文藝復興」的非典型碼農,從各地趕到阿米什社區為特蘭普掃票的「川妹」,不投票的「最美華裔媽媽」…… 這些深刻且細膩的報道背後,有真實鮮活的人物,也有我們對身份認同、族群關係和美國社會變遷的記錄和觀察。

當我們被「華裔」的身分概況定義,去擁抱利用這個標簽,我們是否知道「我們」是誰?
我們還是這片土地上的陌生人嗎?
我們會是彼此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嗎?
我們仍會是彼此的陌生人嗎?

在這場對話中,我們會分享自己在現場和田野的工作與反思,更期待與你一起審視「我們」與外界和內部的多面關係,一同擺脫刻板印象的侷限,傾聽彼此聲音,用更敏銳的報道、更豐富的敘述,讓彼此從陌生走向真正的理解與聯結。

📌 時間:2025年2月15日 週六 15:00-17:00(14:30入場)

📌 地點:CAI Conference Center Floor 20 Yellow Room, 505 Eighth Ave, New York

📌 報名鏈接:點擊報名

主講人:

  • 端傳媒資深編輯:楊靜
  • 端傳媒特約記者:龔珏
  • 端傳媒特約撰稿人:鄭怡嫣
  • 端傳媒特約撰稿人:魯漪文

主持人:

  • 端傳媒總編輯:甯卉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