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林愚波:面對性侵指控, 公衆應該 「疑罪從無」嗎?輿論能保持中立嗎?

林愚波:面對性侵指控, 公衆應該 「疑罪從無」嗎?輿論能保持中立嗎?

我提倡,面對性侵事件,相比起「疑罪從無」, 我們應「預設發聲者可信」。

【書摘】在台灣,女性經驗如何進入法律法規,並在實踐中發展?

【書摘】在台灣,女性經驗如何進入法律法規,並在實踐中發展?

社會上對於女性性別角色之定位與刻板印象,一再體現於實務運作及政策制定之中 。

V太太:被取消、社死?台灣MeToo運動中,不平等分配的同理心

V太太:被取消、社死?台灣MeToo運動中,不平等分配的同理心

對於「誣告」和「潑髒水」的擔憂,來自於一種不合理、不平等分配的同理心。

周芷萱:台灣MeToo的第一波道歉與反挫,MeToo支持者的回應與思考

周芷萱:台灣MeToo的第一波道歉與反挫,MeToo支持者的回應與思考

這個社會中的所有人勢必要一起開始反省:過去每一種理所當然是不是有更好、更平等的可能。

王臻明:印太安全新架構——北約再東擴,或組建印太版小北約?

王臻明:印太安全新架構——北約再東擴,或組建印太版小北約?

雖然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台海問題上,不過台灣是歷史問題,南海卻是現實的開發利益,南海的情勢也許比台海更不穩定。

喬瑟芬:台灣遲來的MeToo浪潮,民進黨性騷事件何以成漩渦中心?

喬瑟芬:台灣遲來的MeToo浪潮,民進黨性騷事件何以成漩渦中心?

為什麼長久以來,大家都「聽說」過某些事,卻無法讓這些人付出代價?

對話歷史,回應當代,連結彼此——《5月35日》到台灣後有什麼火花?

對話歷史,回應當代,連結彼此——《5月35日》到台灣後有什麼火花?

「我們擁有民主、自由、平等,可是,我們可不可以把它當成得來不易的東西,不要濫用它,或太理所當然把它交出去?」

台灣政壇MeToo風暴:造浪者捲起的性騷浪潮,將把民進黨帶往何方?

台灣政壇MeToo風暴:造浪者捲起的性騷浪潮,將把民進黨帶往何方?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好不好?很多事情不能就這樣算了,如果這樣的話,人就會慢慢地死掉,會死掉。」

中港台青年大對談:我們討論六四,因為它是關照當下政治的過去

中港台青年大對談:我們討論六四,因為它是關照當下政治的過去

「我們不能回歸正常,因為正常正是問題所在。」

私人記憶:34年,一個人的六四,紀念是什麼形狀

私人記憶:34年,一個人的六四,紀念是什麼形狀

「至今我仍無法回答這個問題,但我依然在紀念。」

「造浪者」的潮起與潮落:《人選之人》與現實政治的碰撞

「造浪者」的潮起與潮落:《人選之人》與現實政治的碰撞

「幕僚所做的一切,無論結果是正面還是負面,最終都是老闆要負責。」

V太太: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歧視爭議,「講幹話」與「長不大」作為一種特權

V太太: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歧視爭議,「講幹話」與「長不大」作為一種特權

講幹話與「長不大」,其實都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權,是只有擁有特定身分與資源的人才享有的自由。

是「家」還是「枷」:台灣兒少為什麼離家?一定要回家嗎?

是「家」還是「枷」:台灣兒少為什麼離家?一定要回家嗎?

「今天回去,明天又走,這樣算回家嗎?」

數據看「做人媽媽甚艱難」:母職懲罰、第二輪班及未完成的家庭友善政策

數據看「做人媽媽甚艱難」:母職懲罰、第二輪班及未完成的家庭友善政策

常言「世上只有媽媽好」,但數據告訴我們,世界對媽媽並不那麼好。

善意或是壓力?當「五成」純母乳哺育率成為台灣政策的KPI

善意或是壓力?當「五成」純母乳哺育率成為台灣政策的KPI

台灣純母乳哺育的高數據,背後反映的不是真正的「支持」,而是對母親的「壓力」。

2023新聞自由指數:中國倒數第二,香港接近「嚴重侵害」|一分鐘數洞

2023新聞自由指數:中國倒數第二,香港接近「嚴重侵害」|一分鐘數洞

被評為惡劣與受嚴重侵害的國家,這十年來從58個略增至73個。

台灣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返中被捕:各界輿論如何回應?哪些台人在中國被消失?

台灣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返中被捕:各界輿論如何回應?哪些台人在中國被消失?

「沒有比出版更應享有自由與人權的權利,沒有比出版更具正義的行為。」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劉芷妤:不只是子宮,也不只是女性主義者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劉芷妤:不只是子宮,也不只是女性主義者

在每次被視為一個子宮,被化約成一雙乳房、一束長髮,甚至是某個星座或某某主義者時,對我而言,那都不是我,都不夠是我。

「人社班」陸續停招之後,台灣高中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何以為繼?

「人社班」陸續停招之後,台灣高中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何以為繼?

「人社班是培養人文及社會科學人才的途徑之一,並非唯一途徑。即使沒有人社班,一樣可以給學生得到很好的學習。」

台灣狒狒脫逃事件:網路迷因與全民追緝外,我們「待牠如一隻狒狒」了嗎?

台灣狒狒脫逃事件:網路迷因與全民追緝外,我們「待牠如一隻狒狒」了嗎?

我們在真正了解這隻狒狒之前,甚至在有機會於行為上與牠親近時,反而先在心中為牠貼滿「標籤」,選擇與牠為敵。

林子立:雙英出訪的美中代理人之爭,與馬克龍的「第三極」強權夢

林子立:雙英出訪的美中代理人之爭,與馬克龍的「第三極」強權夢

台灣當然可以疑美,應該跟美國溝通台灣觀點的價值與利益,而非將自身的命運,交給一個政體、價值、信仰完全不同的威權國家。

【李明哲獲釋一週年】對談陳欽生:對抗威權,我們必須從自己的歷史找力量

【李明哲獲釋一週年】對談陳欽生:對抗威權,我們必須從自己的歷史找力量

我們不僅要認識中國,還要認識自己的歷史,才知道過去的人如何為了自由付出代價,我們才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