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
2020年,我們曾關注和錯過的故事
我們盤點了2020年最受會員關注的文章和專題,以及這一年的一些新嘗試。
-
為安撫中國監管部門,馬雲曾提出把螞蟻部分業務移交給政府
面臨困境的中國億萬富豪馬雲在11月初試圖修復他與中國政府的關係時,曾提議將麾下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部分移交給中國政府。
-
端 x 華爾街日報
醫生追蹤新型冠狀病毒長期影響,輕症患者亦有出現後遺症乃至殘障
醫生和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病毒會給一些患者帶來持續時間較長的奇特併發症,如嚴重疲勞、心動過速等,嚴重的甚至可能致殘。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陽光下,暗角裏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美國高校就此走向衰落?
對許多美國人而言,需要攻讀四年的全日制本科學位因性價比不高,不再像從前那樣成為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選擇。
-
端 x 華爾街日報
謝家華之死:從Zappos卸任後深陷酒精、毒品和極端行為的漩渦
這位商界奇才和他創辦的企業曾經惠及和鼓舞了許多人,但他從公司管理崗位退出之後,人生似乎迷失了方向。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英雄」和「惡魔」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螞蟻集團消費貸擴張暴露中國金融系統的「阿喀琉斯之踵」
短短一年內,通過螞蟻集團平台獲得貸款的中國用戶就達到5億;螞蟻集團促成的消費貸餘額幾乎佔到中國短期消費貸餘額的五分之一。
-
中國與北韓的隱蔽貿易公開化
美國官員稱,中國越來越無視國際社會對北韓的制裁,也不再隱藏其部分偷運活動,意圖在於幫助北韓抵禦特朗普的施壓。
-
女性權益
侯奇江:拐賣、家暴和冥婚,中國底層殘障女性的生死掙扎
作為不平等社會中的底層,農村殘障低智婦女是全社會的犧牲品。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在纏鬥中墜落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美國與華為CFO孟晚舟討論了結刑事指控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正在與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討論協議,以允許她回國,來換取承認在一起刑事案件中的不當行為。
-
法庭外的12小時,弦子訴朱軍案開庭首日
外賣小哥來到法院門口,舉起快餐向在場的人高喊:「誰是弦子的朋友?」「我們都是。」在場的人同聲道。
-
端 x 華爾街日報
矽谷人才加速出走中小城市,離開科技巨頭轉投初創公司
美國一些科技人才在考慮搬離灣區,他們想要改變的不僅僅是居住地點,在考慮新工作機會時也把搜尋範圍擴大到了更多內陸小公司。
-
三名網紅如何擊退了美國封禁TikTok的計劃?
三名TikTok網紅狀告美國政府勝訴。但知情人士稱其幕後是由TikTok及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策劃的。
-
懷疑自己感染冠狀病毒的人
因病因不明,他們得不到系統治療和家庭的理解,復工困難,終日在恐懼與焦慮中。「那些醫生和專家知道我們的存在嗎?」
-
端傳媒榮獲台灣「卓越新聞獎」新聞敘事創新獎
〈莫拉克十年專題頁面:雨停之後,台灣日漸改變的臉〉記錄這場讓中央山脈南端地貌大幅改變的災難,脫穎而出,獲該獎項唯一大獎。
-
讀者評論精選
讀者十論:社會的鏡子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費城大選記
雖然是個並不投票的中國人,但從某種更廣義的角度來看,在現場的我也有種我們選出了「Our president」的感覺。
-
端 x 華爾街日報
對這些華爾街大佬來說,支持拜登是一場豪賭
新一屆美國政府上台後, 華爾街又會出現新一批金融界大佬,而對比起特朗普政府,這一批人在拜登政府中的關係恐怕沒那麼硬。
-
週末讀書
【書摘】王賡武:我為什麼選擇當歷史學者
去中國念大學最後沒有讓我留下來服務祖國,但確實將我從1947年自怡保啟程時心中懷抱的稚嫩希望中解放出來。
-
端 x 華爾街日報
馬雲講話引發高層憤怒,習近平親自叫停螞蟻IPO
中國政府高層對馬雲批評監管機構感到憤怒,叫停了螞蟻集團的IPO,這是馬雲與中國政府多年來緊張關係的一次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