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解放軍在台灣周邊演訓,中方稱懲戒賴清德謀獨
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4月1日宣佈,該戰區組織陸、海、空和火箭軍兵力,當日起在台灣島周邊展開演訓。演訓科目包括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和要域要道封控。
東部戰區發言人表示,演習「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統一的正當必要行動。」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則表示,演訓「是對賴清德當局猖狂謀『獨』挑釁的堅決懲戒,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蓄意破壞台海和平的嚴正警告,是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必要之舉。」該發言人又指,「『台獨』意味著戰爭,搞『台獨』意味著把台灣民眾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並稱反制措施針對「『台獨』分裂活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
在台灣,總統府發言人表示,總統賴清德第一時間已經指示國安與國防等單位嚴密應處,對於相關狀況皆有全面掌握。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指,國軍已成立應變中心。台國防部則表示,自3月29日起,即陸續掌握山東號航艦編隊等機艦動態,並發佈了一系列監控影像。
台灣總統府發言人評論事件時表示,確保台海及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最大共識,並牽涉全球共同核心利益。她還稱中國「中國......以軍事挑釁、海上灰色地帶襲擾等單邊行徑,破壞區域安全穩定、片面升高區域情勢、公然挑戰國際秩序,是國際社會公認的麻煩製造者,總統府對此嚴厲譴責。」
美國制裁六名被指破壞香港自治的中港官員,中國外交部及港府譴責
美國國務院3月31日宣佈,制裁6名破壞香港自治的中國及港府官員。被制裁的包括5名「參與了削弱香港自治的行動或政策(包括與針對居住在美國的個人的跨國鎮壓有關的行為)」的港府官員,以及一名參與實施《港區國安法》的個人。
被制裁人士包括香港國安委秘書長區志光,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香港警務處助理處長(國家安全)王忠巡和趙詠蘭,行將卸任的香港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以及香港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同日,美國政府還向國會提交了2025年《香港政策法》報告,批評港府以「國家安全」概念侵害法治及應受保護的權利和自由。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4月1日表示,中國政府貫徹「一國兩制」堅定不移,香港警方對外逃「反中亂港分子」採取行動完全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通例。他又稱《香港政策法》報告「充斥謊言謬論」,美方「濫施非法單邊制裁」,充分暴露出該國「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遏止中國發展的險惡用心」,予以強烈譴責。
香港特區政府同日亦發出新聞公報,強烈譴責和反對美國《香港政策法》報告,稱「當中內容明顯是為保護美國獨大的政治目的而編製,再次顯露美國霸權主義下的野蠻,為打壓其他地方的發展權利和安全利益而堆砌故事穿鑿附會,是明顯為服務美國自身政治利益而創作的製成品。」公報指制裁「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特區對美國所謂『制裁』嗤之以鼻」,「特區政府全力保障各人員的合法權益。」
美國發表全球貿易壁壘報告,特朗普考慮一律徵收20%關稅
路透社3月31日報導,特朗普政府將於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的執行方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發表報告,列舉被特朗普政府認定為「貿易壁壘」的全球各國政策與法規。
被指為貿易壁壘的內容包括大量技術性規章,例如歐盟對包含某些殺蟲劑殘留的農產品的進口禁令。報告也將一些長期以來的爭端視為針對美國的貿易壁壘,如加拿大對奶製品和禽、蛋的「供給管理」。目前尚不清楚報告將如何影響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方案。
路透社3月30日另報導,「對等關稅」將包括所有國家,而不只是與美國貿易不平衡的前10到15名國家。
至於「對等關稅」的稅率安排,《華爾街日報》3月30日報導,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對所有貿易夥伴劃一徵收20%的關稅。
南韓總統尹錫悅彈劾案定於4月4日宣判
韓聯社4月1日報導,南韓憲法法院宣佈,定於4月4日宣判彈劾南韓總統尹錫悅的案件。
國會指控尹錫悅於去年12月3日宣佈緊急戒嚴,並派遣戒嚴軍進入國會及中央選舉委員會,違反了《憲法》和相關法律。尹錫悅方面主張,戒嚴是警告性質,全過程遵守相關法律,從未指示過抓捕政治人士。
判決日距離尹錫悅去年12月14日被國會彈劾時過111天,較此前盧武鉉和朴槿惠的彈劾案用時更久。此前有民眾對宣判延宕表達了不滿。
若憲法法院裁定尹錫悅彈劾案成立,需要現任8名法官中有6人以上贊成,尹錫悅將隨即被罷免。若憲法法院駁回彈劾案或決定不予受理,他將立刻恢復總統職務。
以色列襲擊巴勒斯坦救護車,15名救援人員死亡
《衛報》3月31日報導,以色列此前襲擊了一架巴勒斯坦救護車,導致15名救援人員死亡。死亡人員中,至少有1人是聯合國僱員。另有1名紅新月會(紅十字會)人員在事件中失蹤。
報導指,襲擊發生在3月23日。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表示,巴勒斯坦紅新月會和民防人員當時正在拉法市(Rafah)救援早前被擊中的同事。該廳還指出,當時救護車有明顯的標記,顯示其救援車輛的身份,並有消防車和聯合國車輛伴隨。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方面指出,這些救援人員被一一擊殺。以色列方面的推土機還將救護車和伴隨的聯合國車輛掩埋,死亡的救援人員則被埋入萬人坑。加沙的紅新月會官員指,至少有一人是在被扣留後被殺,其屍體雙手被縛。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程處負責人指出,其中1名死者是該處僱員。
以色列國防軍尚未作出回應。此前,該軍曾表示在23日殺死了9名武裝分子,但未申明這些人是在空襲中死亡,抑或在救護車中死亡。
緬甸地震死亡人數超2700人,軍政府被指空襲災區和阻礙救援
緬甸中部實皆市3月28日發生7.7級地震。
路透社4月1日報導,該國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表示,是次地震的死亡人數已達到2719人,並可能超過3000人。他還指目前有4521人因災受傷,另有441人失蹤。
克倫民族聯盟指,軍政府在地震後空襲了受災地區。
路透社引用大赦國際稱,軍政府阻礙反對派活動區域的救援。該組織要求軍政府允許人道主義組織不受阻礙地進入災區。緬甸反對派「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駐澳大利亞的代表也指,軍政府設置檢查站,阻礙救援物資進入該政府及民族武裝控制的區域。
災區也有醫生透露,有醫療人員為接收價值1000美元的救援物資簽署了文件,但只收到了價值100美元的物資。這名醫生擔憂,這些未收到的物資可能進入黑市。
有關緬甸強震的更多消息,請參閱深度欄目此前的報導。
讀者評論 0